玉灵观景区位于三清山景区风门以 下至金沙、龙泉桥一带,为东部登山的通道。景区内曲折盘旋的山道,迂回于奇峰岭嶂之间,穿行于青松绿竹林荫之下,于攀登中览赏,一路水月松峰,直叩风门云关。
暂无
龙尾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因砚石产于婺源县龙尾山而得名,婺源古棣歙州,物以州名,故又称歙砚。歙砚巧妙的构图和精心的雕琢,是我国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它不但是实用品,而且是艺术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是历代朝庭贡品。新中国成立后,常被作为国家礼品赠送国际友人,随着人们文化、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歙砚已成为一种高雅时尚的亲朋馈赠礼品。
相传明万历年间,婺源沱川人余懋学任南京户部右侍郎时,因巡守有功,神宗皇帝赐御花池内的红鱼作为奖赏。余懋学告老还乡,带回红鱼繁殖成现在的婺源荷包红鱼。婺源荷包红鱼蛋白质含量为21.0%,脂肪含量为2.67%,烹饪多为蒸、炖、焖为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1985年钓鱼台国宾馆已将荷包红鱼列入国宴,受到外国元首赞赏。荷包红鱼还具有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此鱼有和脾养肺,平肝补心,滋阴养阳之功能,已被中家水产总局列为国家淡水优良养殖品种。
清华婺酒以优质大曲酒为基础,加当归、砂仁、檀香、灵芝等12种名贵药材配制而成,曾被誉为江西四大名酒之一。清华婺酒色泽金黄,芳香浓郁,营养丰富,具有补血,活血,健胃养颜之功效。
婺源绿茶叶色碧绿,口味香郁,唐朝时就被陆羽载入《茶经》。婺源茗眉是婺源绿茶中的上品,它的外形弯曲似眉,翠绿紧结,银毫披露;味道鲜爽甘醇。
天桂梨,由水晶梨引种培育而成的地方名优产品,肉质脆嫩,不变色,糖份含量高,系广丰县农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由于弋阳大米洁白透明,韧性好,做出的年糕似玉般透明光滑,不粘牙,不油腻,久煮不糊,咸甜皆宜,作法多样。
鱼肉色红味鲜,细致滑嫩,清蒸既不破坏营养,也不会影响鱼肉的鲜味,可谓人间极品。
此菜质感鲜嫩脆爽,色彩雅致悦目,虾仁盛入盘内,形似粒粒珍珠。
在婺源吃东西很方便,如果住在当地人家里的话,每人每天多加十元钱,就可以让主人包饭了。
婺源的红鲤鱼味道鲜美,享有盛誉,去了一定要尝尝。当地的饭馆里都有这种鱼吃。你也可以在市场里买好鱼让房东煮给你吃。
用上饶特有的粗湿米粉,经水捞后依不同口味,加入不同佐料烫、煮、炒而成。又猪肝粉、大排粉
、羊肉粉、肥肠粉等多种种类,色香味俱全。在上饶铅山汤粉颇为出名。
傩舞是我国古代长江流域流行的一种舞蹈,舞者戴着各种质朴而夸张的面具,带有鲜明的巫术色彩,最早是一种祈福和祷告的仪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舞蹈。在《论语》、《古今事类全书》和《后汉书礼仪志》等书籍中均有记载。傩舞在婺源段莘乡庆源村、秋口乡长径村和李坑村一带颇为盛行。
傩舞的面具有四五十种,一般为木雕,脸谱生动,忠奸贤愚、喜怒哀乐都是表现的主题。傩舞的传统节目有《开天辟地》、《刘海戏金蟾》、《双猴捉虱》、《后羿射日》、《张飞祭枪》、《判官醉酒》、《猴王降耗子精》等数十个,舞蹈动作粗犷而朴实。
每年的的元宵节前后,在玉山、婺源、上饶县等一带的农村都有舞板龙灯的习俗。即用竹骨彩纸扎成龙头龙尾,龙身由各户自扎,每户各置一长条形板凳,上扎二至五个花灯为龙身。各节花灯内点蜡烛,每节板上两盏花灯,长达2米,由一人手持。一条龙灯由上百节板灯连接组成。元宵之夜,穿行于村镇小道,灯光映天,如巨龙游走。引来万人空巷,场面非常壮观。
每年的端午前后,上饶市的信州区和滨湖地区的波阳、余干等县都会举办各种规模的龙舟赛。在信江流域,在鄱阳湖上,彩旗招展,鼓声阵阵,各式龙船争先恐后,吸引了两岸大批民众加油喝彩,一时道路为之堵塞。
赣南是我国重要的客家人聚居地,有着众多优秀客家传统文化。发源于上犹、赣南独有的大型民间灯彩"九狮拜象"就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优秀客家文化遗产。
据说:"九狮拜象"起源于明末清初,是在广东、福建等地引入的龙灯、狮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型灯彩,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原多为"姓氏龙灯",是为了显耀家族势力,人丁兴旺,或显示本姓中有人做过皇帝、宰相等大官。后来逐渐淡化了姓氏色彩,具有祈福、驱邪、歌功颂德、展示威武强盛、喜庆娱乐等丰富内涵。
"九狮拜象"一般由1龙、9狮、1象、1麒麟、1牌灯和2锣鼓彩亭组成,在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元宵节期间进行表演。龙是中华民族所崇拜的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物,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狮是百兽之王,是威武、雄壮、强盛的象征,九狮象征九州。麒麟是传说的仁德之兽,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象,谐音"祥",能预兆灵瑞,是兽中的"德高望重"者;象又可指天象,古书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因而象又象征上天,象征大自然;象与佛教又相关联,佛教又称象教,拜象即是拜天、拜佛。牌灯是前导灯,彩亭是乐队依附的"亭子"。将这些灯彩融为一体,在春节期间表演,蕴涵歌功颂德,迎春接福、九州同庆、万象更新之深意。由以上纸扎造型组成的灯彩造型同真的动物一般大小,栩栩如生的狮、象、麒麟、龙在整个表演过程中采以舞蹈的形式,翻头转颈、舔嘴咋舌,尤其是眨眼摇耳的狮子千姿百态,表现出或温和或凶悍、或憨态可鞠或活泼调皮的各种态势。"九狮拜象"是一个综合的艺术,它融音乐、绘画、舞蹈等多种艺术于一体,表演的队伍有一百多人组成。器乐有沙喇子、唢呐、锣鼓,演奏起来喜气洋洋,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其表演手法有"小狮戏龙"、"金龙穿花"、"金龙蟠柱"、"金龙戏水"、"龙狮相耍"、"群狮相戏"、"九狮拜象"、"麒麟狮象团龙"等蔚为壮观的场景。"群狮相戏"寓意万物争春、人寿年丰;"麒麟狮象团龙"寓意团结和合、万众一心;"九狮拜象"寓意必须尊重、崇敬大自然,上天才会庇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