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路走时,看见一位40左右的路人,便走上去询问。他很认真地看着照片,然后疑惑于这么古老的清真寺。在一番疑惑以后,他认为这么古老的清真寺附近肯定没有,很可能在几十公里外的乡下。
我知道他是一种经验推断,也没有当真。
这时,他知道了我来自中国,于是引我前往路边一个简陋饭店。店铺门前,一位头戴白帽的华人穆斯林老者正在炸油饼,见我到来,放下手中工作,和我探讨起清真寺。他的年龄已经如此之大,似乎口齿已经稍有不清,眼神也不是很灵光。不过他坚决地说,那个LP上的照片,就是旁边那个古晋大回教堂。
我简直不情愿接受这一点。不过他唠叨起这个清真寺的历史。说这个清真寺经历了三次扩建。LP的图片中的那个清真寺是第二次扩建后的样子。由于地方不够大,逐渐不够信徒使用,于是就有了第三次扩建,成为一个两层建筑。他对这段历史的回顾,口齿虽含混,表达却清晰,让我不得不信。
老者的面部肌肉已经有些僵硬,行动有些迟缓,语速有些缓慢,但从眼神里我看到了一种很特别的东西,有一种特别的欣喜如同故人相见。除了清真寺,他和我聊三国刘关张,如同一段评书登台,释放的,是说话的欲望,以及特殊的感情。
我知道,只是因为我,来自中国,来自北京,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
不舍告别。写到此处,依然情绪浮现老者音容,内心涌出复杂感动。
再次回到清真寺,仔细阅读门外的铭牌,老的清真寺建于1847年,而新的清真寺于1968年完工,和老者说的一模一样。于是完全相信了老者。
看来,很有可能,LP那张照片,用的是很久以前的资料老照片。也许,作者根本没有来过,或者来过以后没有更新图片。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没有找到那个真正的古老清真寺。
再次拍下这个清真寺样子,然后离开。
来到古晋,那张照片的诱惑,不是最为主要的、却是非常重要的情感动因。那木质立柱,那天花板,那色彩,那种神秘感,都催生了内心深处的诱惑。而今天,居然,图片中的那个诱惑不在,而我为了证实这个诱惑的不存在,足足花去半天。
怅惘不语。
往回走,路过了邮政局,其欧式风格一览无遗,居然有十分的气派。
想到在越南胡志明市的邮政局,也是如此的富丽堂皇。想到100年前,在那种技术条件下,信息往来全靠邮政局,邮政大臣自然也就是很显赫的官员,邮政局自然也是重要的部门。直到互联网的出现,真正边缘化传统的邮政业务。
古晋以“猫城”(CatCity)而著称,因为Kuching一词在马来语中就是猫的意思。这其中还有一段历史典故,就是1941年12月24日下午,在日本军队攻占古晋之际,古晋的邮电人员在就是在这个大楼,发出最后一份电报:“Pussy'sin the well”也就是“猫落井里”,报告了古晋陷落。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凭空为这座建筑增添了一种历史的想象。在我读历史的时候,看到当年日本人只用了十多天就全部占领沙捞越,这种进攻速度显然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周密谋划,也能揣度,在当时的日本人眼里,沙捞越的重要性。
閺呯儤濮�璺�鐠у嫯顔� | 鐞涘奔绗熸稉鎾冲隘 |
|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