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大街小巷 寻找“没落儿”的扬州(2)

喜欢
大字
小字
《Voyage新旅行》杂志 微博 | 2012年03月13日11:18

  小巷

  巷头巷尾皆经纶

  沿着东关街,随意一条小巷弯进去走走,都有风光。小巷有些极短,区区一二十米而已,有些极窄,窄得仅容一人走过,窄的、短的小巷又连着长一点、宽一点的巷子,小巷就这样密布起来。

小巷中的手艺人小巷中的手艺人

  昔日的大部分遗迹已经在多次战乱中毁坏了。今天的小巷人家,不少也在巴掌大的院落里铺了地砖,把门窗换了铝合金的,若一味地寻古幽思,无疑也是不切实际的一厢情愿。就比如观巷里有清代包世臣的“小倦游阁”,可走到近前,除了门口的一块小小介绍牌,哪里还有优美的“小倦游阁”呢?

  失望之际转入一条巷子,忽见一醒目的黄底黑色幌子,上书四个大字“琴友之家”,想来这里或许是琴社教琴,抑或是琴友聚会的地方,广陵派的余韵尚在,扬州人怎么可能丢掉了古琴?恰如安乐巷巷口贴着的广告不是奥数或者钢琴,而是书法,教人写好毛笔字和钢笔字,且有自编的教材。电脑大行其道的今天,扬州依然认为有一笔漂亮的字是起码的体面,这又是古城才有的坚持。

  隔上几条巷子,就有专门磨黑芝麻糊的。墙上贴着极为复杂的配比,以黑芝麻为主,老人、孩子、产妇等不同人群所需配比还有不同,枸杞、杏仁、红枣、南瓜仁、红皮花生,林林总总。冰糖都是老冰糖,很精细,透露出扬州曾经阔过。阔过,才会如此普及地磨黑芝麻糊,又细分了应对的顾客。

精美的园林精美的园林

  巷子里还有招揽游客卖“扬州三把刀”的铺子,“三把刀”指的是菜刀、剃头刀和修脚刀。扬州人喜好喝茶“皮包水”,喜好泡澡“水包皮”,喜好在喝茶和泡澡时有美食相伴,“三把刀”是与享乐紧密相连的。

  扬州的剪纸博物馆也在小巷里。新建的,却深藏不露,迎合扬州的气质。早在唐朝,因扬州有不少造纸作坊,剪纸已经点缀人们的生活了。2006年,扬州剪纸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清秀、细致、玲珑见长。张永寿先生1970年创作的《百菊图》被家人捐献到这里。第一次看到白色剪纸衬在藏蓝色的底子上,每一朵菊花都娴静文雅极了。菊花品种繁多,在张老先生的神剪之下,略带一点透视感,花瓣肥硕,层层叠叠,花瓣丝一样细长又打卷,像极了“懒梳妆”,纸剪得那样细密,风吹来,一阵缭乱缠绕。

  相关阅读:

  扬州个园:春夏秋冬尽在满园竹石里(组图)

  扬州何园:四个“天下第一”的晚清第一园

1 2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有话说

您还可以看看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大家发现

为我发现

发现攻略
    发现微博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立即注册
    X
    @明日香 提问中
    1/140
    此问题会同步到你的新浪微博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