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停车场到山门有一公里的徒步路,经过一座六十米高的隋塔,转过“寒拾亭”,只见“隋代古刹”一照壁,过丰干桥再向东数步,才看到很低调的山门,悬“国清讲寺”匾额。山门朝东,有人说是因寺南开阔地不足,也有人言为“紫气东来”的风水。寺名加个“讲”字,是指注重研修讲说佛理的天台、华严等佛教宗派;因国清寺是天台宗寺院,所以被称为讲寺。
进山门转直弯,甬道两旁浓荫蔽日、修竹夹道,平添了深幽神秘的气氛。首先是弥勒殿,中间是笑口常开的弥勒,身后是护法神韦陀,典型的宋代之后的标准佛寺配置;但两旁分立的确是两位金刚力士,却是隋唐时期的结构特点。
“四大天王”被安置在后面的“雨花殿”,颇有些佛寺从隋唐到宋代过度的味道。
再其后是“大雄宝殿”,前供佛祖后立观音,十八罗汉分立两旁,也是典型的宋后风格,拜廷上有四株数百年的古柏,更显大殿古朴庄严。
国清寺占地面积很大,总面积七万多平方米,有八千多间房屋,寺庙依山就势逐级递高,既有佛教建筑严整对称的特点,又给人以灵活自如之感。
閺呯儤濮�璺�鐠у嫯顔� | 鐞涘奔绗熸稉鎾冲隘 |
|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