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味道 一幅拉萨美食风俗画(图)(2)

喜欢
大字
小字
《西藏人文地理》杂志 | 2011年03月28日15:07

  央宗家一日三餐的结构略为固定,内容则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每年开春后和萨嘎达瓦节之前,盘据餐桌的荤菜除了牛肉和少量猪肉,央宗还会为家人做“跎跎鱼”或生鱼酱,对于拉萨人来讲,所谓藏族人不吃鱼纯粹误传,在史籍《贤者喜筵》中就有赞普之妃吃鱼的记载。虽确有一些地区的藏族不吃鱼,比如牧区和一些半农半牧地区,但这不适用于生活在拉萨河边的拉萨人,拉萨谚语里说:“春天的鱼皇帝也不容易吃到,秋天的鱼狗都不吃!”究其原因,大致认为是冬天河水结冰,待到开春时,在水底躲藏了一个冬天的鱼类比较肥美,待冰雪融化后,鱼会随激流游动消耗掉身上的脂肪,到秋天时就剩一张皮。这点和养殖鱼是相反的。再者,高原河流所含矿物质较多,鱼体内毒素会随季节变化,春天的鱼相对无毒,拉萨人常吃的生鱼酱需选择无寄生虫附殖的原料,而春季过后,寄生虫开始在拉萨河繁殖。但无论哪个季节,鱼籽和鱼内脏一律不吃,含矿物质太高的缘故。

  生鱼酱和跎跎鱼都是老式贵族家庭厨师留下来的做法,将拉萨河里新捞上来的裸鲤去皮去骨捣成肉浆,拌以加入了一种特殊香料“夏廓唐杰”的辣椒酱,讲究点的用勺子舀着吃,不讲究的直接用手掇在手心吃。跎跎鱼则类似川菜,将鱼宰成跎过油捞出,用油炒作料再浇在鱼上,加入高汤熬制,上桌前收汁。

  藏历四月萨嘎达瓦节后,蘑菇、野生菌和各式当地菜蔬出现在走街窜户的叫卖声里,夏天的菜式相对清爽,牛肉仍是饭桌上亘古不变的主导,除去牛肉炒菌类、牛肉炒时蔬,内地运送过来的草鱼、鲫鱼等也渐渐被央宗家接受。夏季也是央宗收集藏式香料的时节,拌辣椒酱的“夏廓唐杰”,拌面条的“泼汝露”、“泼日里”,炖土豆用的“者布”,以及野蒜“果巴日果”,小茴香“葵绿”等,都可以在乡野的田间地头找到,主妇们需要将这些新鲜香料晒干捣成粉末存贮起来,备家里一年之需。

  藏历七月初雪顿节吃酸奶的习俗由来已久,酸奶的吃法五花八门,甜的、辣的、酸奶拌饭、炸酸奶包子、酸奶浸入水果切片等。央宗家吃得最多的两样,是加入辣椒和各种调料拌成的“雪苏”,和加入米饭、白糖、人参果、红枣、酥油拌成的“雄则”。央宗补充说:“咸酸奶一般是在宗教活动上才吃。”

  冬天晾风干肉也是央宗每年必做的课题,晾肉多选择在冬至那一天,过早晾晒的肉会硬,咬起来不脆,太晚也不行,因为风干肉可是藏历新历里最具规格的宴客零食。拉萨家庭制作的风干肉与牧区有很大不同,后者更多是为贮存每年入冬之前宰杀的牛羊肉,拉萨人不缺鲜肉也不用为贮存鲜肉费神,制作的风干肉是让家人耐过严寒冬季的下午和夜晚时随手可取的零食,因此拉萨人制作风干肉极为精细,将耗牛肉――因为是零食,一般会选取瘦肉,洗净用刀划拉成细条,稍作腌制后挂在檐下阴凉处,让冬天的干风彻底带走其中水份。晾好后的风干肉放在竹簸萝里,细长如一支箭矢,随手一掰,断口处扬起细细的碎沫来。央宗家每年晾晒的风干肉可供家人持续吃到来年雨季来临之前,雷雨过后,空气中水份增多,风干肉吃起来不再那么脆,咬到嘴里不再有沙沙响声。这时,这一年的风干肉即可谢幕。

  央宗说,原料的季节性很重要,如“春食鱼,夏食奶酪,秋食肥牛冬食羊”,很多原料过了季,食用价值就降低了或失去了。

  祖母的养生知识和厨艺并不仅仅隐含于日常生活,每到藏历年底,位于雪新村民政宾馆门口那一排铺面被一致腾空,随后被一长溜卖“卡布赛”――藏历新年所用油炸面点的小贩填满。这是近十年来才兴起并扩张的营生,在此之前,为藏历新年准备“卡布赛”是每个家庭主妇必备的功课,而现在,只有家有年纪稍大一些的阿妈的家庭还保持着亲手做的习惯,年轻一点的阿佳们更乐意去买现成的,因为“做起来太麻烦”。

  央宗不仅会亲手为藏历新年准备“卡布赛”,新年第一天早晨还会煮“滚颠”和“楚嘟”,“楚嘟”是将干麦片饼混入牛肉沫、羊肉沫和奶渣小火熬制而成,熬时需不断搅拌,熬的时间越久“楚嘟”味道越香,有的家庭为了省事,直接用高压锅压制“楚嘟”,央宗评价说:“喝起来不香”。

  出远门的藏族人总爱随身携带一个羊皮小口袋,装上糌粑、奶渣和一小块酥油,是为路餐。在现代方便食品充滞拉萨人日常生活、餐馆无孔不入地占据了公路沿线的各个据点的今天,对于旅客来讲,途中吃饭已经变得轻易,甚至可以有多种选择。即便如此,央宗家仍保留着为出门的家人准备路餐的传统,煮好的大块牦牛肉或羊肉和土豆,拉萨人爱吃纳金电站附近乡里种出来的红皮小土豆,那片区域沙土多,土豆沙且甜。煮土豆用的是煮肉剩下的汤,土豆里浸进肉香,油油的,躺在竹编食盒里,三五天也不会变质。

  几乎每个藏族家庭都备有三五个竹编食盒,平时可以将上下分成两个,作为盛干果油炸果的器皿。盛装路餐时,在较小的那半个里铺上沙布,盛满烙面饼和牛肉块、小土豆。以较大的那半个为盖盖好,再用大块方巾打包系成包袱。这种食盒透气性好,竹制品不会影响食物本身的味道,相反还会在隐约间辅佐以一点竹子的清香,让人感觉清雅。

  布达拉宫宫廷菜

  位于北京东路布达拉宫脚下的布达拉风情餐吧曾在整理出一套较为齐全的“布达拉宫廷菜谱”。这项工程的策划人之一、曾在西藏旅游局工作多年的桑林晋美一开始就对这套菜谱的名称表示异议:宫廷二字容易让人误解为这个菜谱是布达拉宫内平日菜肴,而实际在平时布达拉宫内多为僧人,在饮食上都必须遵守僧人戒律,吃得最多的还是糌粑、酸奶、酥油和一些简单的牛羊肉。布达拉风情餐吧整理出来的是旧西藏噶厦政府的宴客菜谱,更多流传于旧时贵族世家中,跟布达拉宫关系不大。

  被赞为西藏八大名厨之一、曾出过多本藏菜菜谱的次仁群培证实了这一说法,八十年代时次仁群培曾拜访喇嘛的宫庭厨师嘎玛曲央,后者告诉他,过去布达拉宫内有十八个僧俗人员专门负责达赖的日常饮食,嘎玛曲央在《达赖喇嘛的膳食机构》一文中说:糌粑必须是上等青稞,由正副细马(糌事官)押运夏钦角炒房炒熟并脱皮(普通人吃的糌粑不脱皮),然后送往位于拉萨西郊娘热乡的“甲玛曲固”磨制,这种糌粑又白又细,炒制的火侯把控得最好,不仅溢出青稞粉那种暖烘烘的香味,口感也最佳。为了供做酸奶米饭的酸奶,和各种仪式上使用的酸奶,正副佐莫尔(侍奶官)在布达拉宫的下的雪村的一个大院里养了30头奶牛。正副细卓巴(侍肉官)负责去河坝林和哲蚌寺下面的唐巴两处屠宰场取专为达赖喇嘛准备的上等牛羊肉。正副乔苏巴(侍水官)负责达赖喇嘛的日常用水,凡属达赖用水,均取自拉萨药王山下的圣泉水。此外还有专门负责茶点、面食、材料管理的官员。

  此文中还记载有藏历重大节日期间布达拉宫宴请僧俗官员的食物,这些食品仍由膳房负责供应,在烹饪方式上都颇简单,多为十七层糕、油炸面点、酸奶米饭、牛羊肉等。

  过去布达拉宫偶尔会有由旧西藏噶厦政府组织的大型宴会,此时膳房只是辅助作用,噶夏政府会到各大贵族家借用厨师和餐具。五十年代,布达拉宫才在景德镇订制了一批专门的宴客餐具,这批餐具底部均烙有“哲仲嘎”字样,“哲”指布达拉宫,“仲嘎”意思是接待客人用的。

  西藏和平解放后,由噶夏政府组织的最后一次最隆重的布达拉宫宴会,是1956年陈毅元帅率中央代表团赴藏时的接待会,当时噶厦政府集中察绒、车仁、德木等上等贵族家的厨师,上了140多道纯藏餐。

  庄园里的私家菜

这里也有小资情调这里也有小资情调

  英国人斯潘塞。查普曼在《圣城拉萨》中多处记载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拉萨贵族的家晏宴菜谱。

  曾作为英国拉萨使团成员的斯潘塞,在拉萨逗留期间曾与西藏达官贵人多有接触,此处摘录的是是他在赤门噶伦享受家时的菜品。

  1.  烧汁鱼翅和羊肉末  2.  肉末拌粉丝,烧汁芹菜和白菜

  3.  肉馅丸子  4.  皮质坚硬的鱼片(可能是金枪鱼)配以洋葱、胡萝卜和熟咸肉

  5.  海参猪肉汤  6.  圆形肉饺

  7.  烧汁绿豌豆及肉末  8.  煮老了的鸡蛋(切成四块)和酱汁肉末(也分成四份)

  9.  水饺  10. 猪肉笋丝汤

  11. 烧汁猪肉,洋葱鳗鱼  12. 葡萄干樱桃八宝饭及其它果汁

  13. 蘸汁的小块甜面包干  14. 果酱包和蛋糕

  15.(1)鲨鱼肚 (2)熟肉和胡萝卜 (3)牦牛口条块 (4)羊肉片 (5)蒸米饭及花型、桃型及马蹄型的粘乎乎的点心,还有汤鱼翅、海参、对虾等海鲜也会出现在旧西藏贵族家宴海鲜仅流行于较大的贵族世家,普通人和小贵族吃不起。

1 2 3 4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有话说

您还可以看看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大家发现

为我发现

发现攻略
    发现微博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立即注册
    X
    @明日香 提问中
    1/140
    此问题会同步到你的新浪微博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