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民俗
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音色清脆响亮、曲调优美流畅、节奏清晰明快,将自然之美与人心之美典雅地融合在一起,用音律构成诗画,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愉悦之感,故被称为“意境音乐”。它以本土生活为基础,通过独特的音乐形式表现出本土乃至岭南的文化与艺术风格,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2006年,广东音乐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宋时期,何氏家族迁居沙湾,为沙湾音乐的孕育奠定了良好的人文与物质基础。继元、明、清乃至民国,其乐曲经历了萌芽、发展和成熟等各个阶段。何承添说,沙湾镇是广东音乐的发源地。当年操持这门手艺的艺人,都必须经过沙湾镇专家认可的这道关,才算正式具备演绎的资格。
据《沙湾何氏族谱》记载,甲房七世祖何文可于元代不仕而称逸士,他“少好礼,且悦乐,善弹琵琶”。他的元配夫人区氏,出自名门宦族,“亦通音律”。他们“夫唱妇随”。这是沙湾人擅音乐的最早文字记载。何文可长子何子霆、次子何子和亦擅律吕丝竹之学。他们父子两代成为了擅弹能唱、琴瑟相和的音乐之家。此后沙湾何氏擅音乐者,不但代有传人,且日见其多。后来何文可的七叶孙何廷兆,在族谱中被称“赋诗钓傲,鼓琴引鹤”。据考,何廷兆活动于明嘉靖年间。
晚清是沙湾广东音乐的发展时期。此际以“琵琶大王”何博众为代表,他不但旧谱新曲共冶一炉,时加创作,还精擅琵琶,独创出“十指琵琶”弹奏技法。其乐曲之创作取材自生活,融汇于自然,悦耳流畅,流传甚广。
民国时期,以沙湾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为代表的众多粤乐创作名家,在继承前人音乐特色的基础上,吸收粤剧、戏曲和西洋音乐的养分,锐意改革和创新。创作手法从朴素的现实主义过渡到浪漫主义,打破传统模拟自然的局限,强调节奏的转换、旋律的优美、音色的华丽、调式的变化,以曲抒情,使沙湾的广东音乐创奏日臻成熟,并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典雅流派。
建国后,沙湾广东音乐的发展又进入了新的阶段。柳堂乐社、翠园乐社、群艺乐社、锦弦曲艺社等民间社团相继成立,日常积极开展“私伙局”活动,并不断参与镇、区、市的文化活动展演。镇内多所学校成立了少年民乐队,努力培养年轻一代的广东音乐新苗。2000年,沙湾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广东音乐之乡”。
沙湾飘色
传统的沙湾飘色造型别致、制作精巧,连接“飘”和“屏”的“色梗”尤其精妙。在多年积累和发展的基础上,如今的沙湾飘色规模宏大、内容新颖、影响广泛。
沙湾飘色,在结构上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色柜,即活动小舞台;二是色梗,即支持用的钢枝;三是扮演“色”的演员,坐在下面的叫“屏”,一般由10-12岁的小演员扮演,上面凌空的叫“飘”,一般由3岁上下的小孩扮演。
沙湾飘色在色彩艳丽,造型大方、装置奇妙、讲究力学、内容含蓄的特点。在“飘色”游行时,每两板飘色之间配有一台八音锣鼓柜,形成声、色、艺组合表演的流动立体舞台。
沙湾飘色究竟起源于何时,以及如何产生,在沙湾当地,一直以来流传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清代粤剧艺人李文茂率众响应太平天国起义,最后失败,清朝廷大为震怒,明令严禁粤剧。当地群众想看戏却又看不成,于是想出新的法子,以小孩扮成戏曲中的人物,抬着在各村游行,似演习但又不唱戏,也就产生了如今熟知的飘色。另一种说法是,在明代,沙湾人李路远在云南做边关大将,当时云南有两族人为争夺朱元璋始造的北帝塑像,几乎要发生械斗,结果由李路远出面调解而重归于好,于是两族人感谢他清廉正直,办事有方,为两族人免去了一场恶斗,就把北帝塑像送给李将军,并被其带回沙湾,此后每年旧历三月初三北帝诞辰之日,都要抬着北帝塑像出游,同时配合书会及舞龙、飘色等民间艺术助庆,久而久之就产生了现在的飘色。(文/图 南方日报记者 向杰)
相关阅读: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