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定结:隐秘的后藏湿地王国(5)

喜欢
大字
小字
中国国家地理 微博 | 2013年01月04日15:44

  第二天,温暖的晨光给残缺的城堡抹上了一层金粉,而我们已在此守候多时了。阳光普照时,我们终于有机会仔细打量它的庞大身躯。原来,这是一处将寺庙、城堡、碉楼等建筑样式融为一体的大型建筑群。在藏地,除了著名的布达拉宫,我从来没有见过结构如此繁杂、建筑样式如此完美的建筑。废墟上还有一座寺庙叫曲热寺,建在山体约2/3高度的山腰上,昔日金碧辉煌的庙宇早已坍塌,但转经筒和晒佛台尚在。山体四周围绕着一道城墙,四个角落分别有一座佛塔和碉楼。我们一行三人从不同的线路向古堡高处攀登,最终汇聚在中部的一座碉楼废墟。这是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藏碉,由粗砺的石块砌成,高约10米左右。让我们惊叹的是,碉楼的每个箭孔都对应着山顶或山脚的一个重要位置,那些内小外大的箭孔,如一只只睁开的眼睛,注视着四面八方的敌情,恰好可以覆盖整座山体,没有留下任何射击盲区。

古娃村过去至少有五六座高碉。(绘图/刘震宇)古娃村过去至少有五六座高碉。(绘图/刘震宇)

  关于曲热寺和整座废墟的历史,多布杰没法讲清楚,我也没有查到相关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片被战火洗礼后留下的巨大废墟,足以证明这里曾经是一座繁盛的城池;这片广阔的湿地不仅是一块生存宝地,也一定是宗教传播的温床。诚如多布杰所说:“正是为了捍卫宗教的权威,保卫寺庙的财产,才有了那些坚实的城堡和碉楼。”碉楼、城堡、寺庙之间有条条石阶路相通,像一条条骨骼、经络,把一座座独立的建筑联在一体。后来,当美轮美奂的建筑变成一片废墟时,这些经络和骨骼却几乎完好无损。如果从空中俯瞰,这些线条与废墟的平面仿佛是一张潦草的建筑图纸,可以勾勒出整个建筑群的大体轮廓。

 曲热宗四角各有一座碉楼,如今只留下了被战火洗礼过的残躯 曲热宗四角各有一座碉楼,如今只留下了被战火洗礼过的残躯

  我爬得越高,视野中湿地、湖泊就越像一幅巨大的唐卡,一节一节地竖起来,露出每一个细节。那一刻我觉得,沼泽、湖泊、草地、雪山、碉楼、古堡、寺庙、石窟、村庄、牛羊、神灵和谐地共居一块土地,形成了一个比建筑群更巨大、更复杂、更完美的有机体。我甚至觉得,这片湿地本身就可以被视为一座巨大的建筑:山峰是立柱、河谷是走廊、平地是厅堂、植被是花园……

  经过共左错,我们马不停蹄地继续向北,探访更加壮阔的高山湖泊——错母折林(注:又名多布扎错),那块大泽周围隐藏着一处更大的诱惑——定结宗古堡。定结宗位于定结乡,是定结县旧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统治西藏的萨迦政权在元朝末年开始衰落,而雄踞山南、主宰藏传佛教帕竹噶举教派大权的朗氏家族悄然崛起,其领袖人物绛曲坚赞在明初开始建立宗(宗,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县)一级权力机构,而宗的驻地常常修筑坚固的城堡,藏地统称宗堡。

图中的定结宗在20世纪前一直是定结地区的政治、军事、宗教中心。图中的定结宗在20世纪前一直是定结地区的政治、军事、宗教中心。

  藏地宗堡名声最显赫的,是因20世纪初西藏抗英而闻名的江孜县宗山堡。鲜为人知的是,始建于1384年的定结宗同样是一座重要的宗堡。它是一座土木结构的藏式建筑,上下呈梯形,原有五层高,现存两层,但庄严的气势没有因建筑的损毁而减弱丝毫。走进宗堡内部,四周房间围成一个正方形天井,楼层之间有木梯直通上下,俨然一座放大版的碉楼。与江孜宗堡相比,定结宗堡背后依山,前方傍水,多了一道“护城河”。

  越野车穿越湿地,到达定结县政府所在地江嘎镇,天色已晚。一路上强悍刺眼的光线开始冷却,变成了温柔的淡黄光。这一路沿着叶如藏布穿越,散落在河两岸的碉楼时隐时现,像一群群埋伏在路旁的士兵,随时都可能从草丛中冲杀出来。在所有的碉楼遗址中,最壮观、最完整的要数江嘎镇古娃村的碉楼群。在古娃村采访时,即使年岁最大的人也不知道这些碉楼的来历,甚至忘记了它们的建造时间。这碉楼就像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母亲,孩子们似乎永远也说不清母亲年少时的模样。人们从小在碉楼里玩耍,爬上碉楼眺望雪山,玩累了就回到家中,碉楼则像母亲般默默地守望着他们。

  十几年前,当我在四川丹巴美人谷首次见到碉楼时,我就开始对它们充满迷恋。藏族历史学者杨嘉铭在《千碉之国——丹巴》一书中划分了三个高碉分布的密集区:“一是西藏的山南地区,二是四川的嘉绒地区,三是四川茂县、理县羌族地区。”

  然而,这三个密集区并没有将后藏日喀则地区包括进来。而《西藏志》则有记载说:“自炉(炉,今四川康定县炉城镇)至前后藏各处,房皆平顶,砌石为之,上覆以土石,名曰碉房,有二三层至六七层者。”这说明,后藏地区曾经也有大量碉楼分布。几年前,后藏西部的聂拉木县曾发现过几处规模较大的碉楼群。聂拉木与“千碉之国”横断山区相隔一千多公里,但两地的碉楼建筑风格、样式却基本一致。我们不禁产生疑惑:后藏腹地的定结、岗巴、亚东等地区真的没有碉楼群吗?答案是否定的。

  这一次我们在后藏腹地行走,亚东、康马、岗巴、定结、定日等沿线均发现了不同数量的碉楼群,只是保存的完整程度不如横断山区的藏、羌碉楼。原来,后藏并非没有碉楼,只是它们隐藏得更深、被战争破坏更严重而已。对于嘉绒、羌族地区的碉楼群,我先后做过深入探访,唯独这喜马拉雅山北麓的后藏碉楼,多数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

  写文章时,我从历史学者手中找来一张《茶马古道图》,这条闻名于世的西南古道跨越横断山区,向西一直通向边贸重镇——西藏阿里地区的普兰。对照我们在后藏的考察,这张地图并非无懈可击,因为它似乎遗漏了一条穿越后藏腹地的重要路线:帕里—岗巴—定结。古代帕里曾长期为西藏南部的贸易中心;岗巴则位于拉萨与日喀则之间的交通干道上;古代定结宗为定日到亚东的必经之地。因此,昌盛时期的茶马古道不可能不经过这里。

  在地图上,我们可以轻易发现定结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它东接帕里镇,可从亚东口岸进入印度、不丹;西连定日,可从聂拉木口岸进入尼泊尔境内;北通萨迦、拉孜,向东可到达日喀则、拉萨;南面虽然狭小,却也有陈塘、日屋等边贸通道。学者谢继胜据史料绘制了《唐以前佛教石窟分布线路图》、《“于阗样式”由藏区西部进入卫藏地区传播路线图》,其中“吉隆—定日—定结—岗巴”均为重要的传播路线。今天,定结、岗巴境内发现的众多历史遗迹恰恰在佐证这样的史实:后藏存在一条被历史遗忘、被学者忽视的文明之路。茶马古道上那些来往的茶商、盐商、僧侣、使者、官员们一定不会忽视这条便捷的通道。

  茶马古道为定结地面上留下了精彩纷呈的历史文化遗存,如羌姆石窟、扎西群培林寺、沙里寺、劣岭寺、格巴寺、贡寺、多吉曲登尼玛寺、国鸡寺、乃甲切木石窟寺、帕尔寺、葛夏寺、杰龙寺、桑丹林、曲果德庆林寺。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宗堡、碉楼、神殿、古墓,或许还隐藏着诸多未被发掘的奇观。

1 2 3 4 5 6
分享到:

我有话说

您还可以看看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大家发现

为我发现

发现攻略
    发现微博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立即注册
    X

    sdasda

    您有 条新提醒

    @明日香 提问中
    1/140
    此问题会同步到你的新浪微博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