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知道嘎尔东兴盛时期的状况,也许今天普兰县科加村保存的那几套贵族妇女服饰还能让人想象昔日的盛况。在科迦寺外面,我请一位妇女穿戴她祖传的服饰,她如约前来,一个破烂廉价的旅行包里装着那套无价的古老服饰,现在是她的表演行头,穿戴着让旅游者拍摄。整个科加村如今有6户人家保存下6套传统服饰,她们靠着这套服饰挣钱有些年头了,手往哪里放,腿怎么站都训练有素,脸前的华丽珠子也没遮住她嚼着口香糖的动作。此前讲好的价格是100元钱穿一次,最后付钱的时候要了300元。但不管怎样,那美轮美奂的服饰依然令人震撼。当屋角的铜铃在风中响起的时候,她从转经筒前走过,就像远古飘过来的精灵。
科迦寺离嘎尔东有几十公里,寺庙里有三怙主: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和金刚手菩萨。在 藏地的信仰里,三怙主是人一生中要拜偈的三“觉沃”(觉悟者和引导者)之一。民间传说,有一年嘎尔东来了七个人,他们把一包银子交给一位长者保存,这一存就是9年没人来取,长者说用它做一尊佛像吧。人们在中尼边境上的谢尔瓦,请来了印度、尼泊尔和卡契(克什米尔)的银匠,在谢尔瓦的噶仓林铸造了精美的文殊菩萨像后,运往嘎尔东,但到了途中的科加村时,被一个会发光的阿莫黎噶圣石卡住了,最后佛像留在了科加村,并修建了科迦寺觉康殿堂。
在辜卡尼松城堡的小拉康角落里,我发现一幅镶在镜框里的照片,那是上世纪初西方探险家所拍摄的科迦寺“觉沃”,身体呈优雅的S型,在腰部为轴心,头和胸部转向不同方向,这是典型的克什米尔风格的佛教造像艺术。后来,我问科迦寺的管理者,今天的三怙主是“文革”后修复的还是原来的,他犹疑了一下说,是部分修复的。如今阿里的许多寺院里都放着这样一些老照片,人们在昔日的影像里回味着早年的辉煌。在辜卡尼松城堡上面,凛冽的寒风吹着我们,村民们唱起了一首古老的民歌:像玉石一样的盆地,是山羊和绵羊幸福的地方;曲吉琼布像流动的牛奶,那是仙女洗头的地方;那沃琴草场像流油的罐子,那是牦牛和犏牛幸福的地方;挡日的山色多美呵,山下面有丰饶的农田……回到嘎尔东去吧。
相关阅读:
鏅烘姇路璧勮 | 琛屼笟涓撳尯 |
|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