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好,做了奥运样板区”
这里搬进来贵宾?没有。出土了宝贝?也不是。除去那些已变做旅游景点的四合院名人故居,以及私人宅邸,多少年了,老百姓们早已习惯了在四合院,准确说是大杂院里私搭乱建,挤着肩膀搬煤块过日子。而61号院的住户一个都没少,居住环境却比住楼房还敞亮。
宽敞的小院干干净净,当中是一个袖珍小花圃,月季、迎春争奇斗妍。旁边是一口老北京石头鱼缸、一棵老柿子树和一棵小玉兰树,分别种在院子的东北角和西南角,前者等待着秋季的丰收,而后者则经历了落英缤纷,等待下一个花期。而小院四周,一水儿红镶绿的塑钢门窗,美观、尊重历史不说,还防盗;一水儿的青砖灰瓦,磨砖对缝,仔细观之,嗬,其实后搭的小厨房和储物间也还在呢,只不过被巧妙“隐秀”了。
“当年我嫁进来的时候,还有垂花门、木雕游廊呢。但那会儿正是人口爆炸式增长的年代,一切能利用上的空间都被居民用上了。”40年前成为这个院西屋主人的李淑娥阿姨娓娓道来,“那会儿奥组委驻在东四地区,东四自然也成了奥运样板区,旧城改造需要选样板,您猜怎么着?嘿!三条、四条、五条就选中了我们这院了。”一分钱不用花,修缮的事都政府管了,那谁不乐意啊?“这天上的大馅饼能掉到我们头上,也得归功于大家自觉,加上机遇吧。”因为威信高,被戏称为“院长”的李阿姨打开了话匣子,“附近这些院,以前的格局肯定和我们都差不多,但后来私搭乱盖得太多了,根本没法恢复到以往的格局。而我们只需要把堆出来的家伙什儿清了就成了。选试点肯定得选基础好的啊。”
“现在给我两居室都不换”
住在南屋的刘宝增今年54岁,出生在旁边的东四五条,7岁时搬到这院儿。“原来我一家7口人住这房子里,也就21平米,特窄巴儿。屋子常年见不到阳光,大白天的还要掌灯。一到夏天就怕下雨,外边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冬天受那罪就更甭提了。一开门那大北风呼呼地往屋里灌,屋里一点热乎气儿都没有。每天脸都懒得洗,洗澡就更甭提了。”
说起这房子以前的种种不堪,刘宝增滔滔不绝。可也奇怪,既然有这么多困难,刘大伯干吗还不搬走?“真不为别的,就是舍不得老街坊老邻居。老北京四合院没了人,那还叫老北京吗?”而房修好后,现在就住三口人,绰绰有余的地方还做了个洗澡间,安了浴霸。“你现在给我个两居室也不换啊!住这样的院儿,整个心里都透亮儿,透着一个舒坦。”
街区秘史
微缩的北京 “东富”的样板
据说这奥组委当初相中驻扎在东四,是认为东四是北京形象的经典代表。而作为城中不多的几处完整的风貌保护区,东四三条到八条就是东四的代表。而这东四四条,更是其中的样板,因为它最符合老话“东富西贵”中“东富”的感觉。
从西口进入胡同,路南那座门牌号为86号的二层小楼颇为惹眼。虽然颜色素净,但中西合璧的造型非常独特。大门两侧的对联更是特立独行:“镜里人是一是二,笛中意至妙至神”,二层则还有繁体大字“照相”、“洋货”,敢情这就是民国时著名的“恒昌瑞记”,虽然比不上同在东四的“四大恒”钱庄那般财大气粗,但也堪称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浓缩版古典shopping mall。
它斜对面的85号院,那高高的台阶和硕大的抱鼓石倍儿有冲击力。仔细一数,光倒座南房就13间,墙上还有几个当年的马洞,一派大户风范。“这儿清朝当过王府,到了民国倒腾给了大商人,日本人来了之后,又住过他们的特务头子。最后一个住在这里的大人物是大文豪、‘三家村’里的廖沫沙,现在是我们单位宿舍”。一位下班回家的中年人一边忙不迭把自行车搬过高高的门槛,一边说道。
鏅烘姇路璧勮 | 琛屼笟涓撳尯 |
|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