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托尔斯泰被安葬在庄园,长眠于幽静的绿荫丛中。按照他的遗嘱,这块墓地没有墓碑、没有碑文、也没有十字架。我从白房子里出来,已经快到四点了。当天还要赶回莫斯科,时间有些紧迫,但还是不想放弃寻找坟墓。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我怎么走,我记了个大概,向她指的方向连走带跑过去。跑了有一公里的样子,气喘吁吁,还是没找到坟墓。前面有几条小路,周围没有一个人,只有小松鼠跳来跳去。我向雾蒙蒙的树林深处望去,希望能和托尔斯泰洞悉一切秘密的目光相遇。周围那么安宁,雨声沙沙,草木芬芳,如童话世界。还有什么不满足呢?我停住了脚步。托尔斯泰埋在哪里已经不重要,他不希望被打扰,就像我现在不愿意被任何人、任何事情打扰一样,只想专注地感受每一点每一滴流逝的时光。
据朋友们回忆,索菲娅最后几年瘦了,体弱而少言语。但她每天都要走一俄里路去托尔斯泰长眠的地方。夏秋两季,她每天都带着鲜花去上坟,在那里的一张长凳上久坐,陷入回忆。不少人谴责索菲娅,认为是她逼走了托尔斯泰。她不能理解他,有时会歇斯底里大发作,与他对着干。他想过简朴的生活,她认为是自虐,他倡导禁欲,她就讽刺“那你为什么要结婚,还生了这么多孩子呢?”当他把所有财产包括大量的农民转到妻子的手中时,她却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农民的处境比原来还要糟糕,这让攻击托尔斯泰的敌人迅速抓到把柄。
他们也曾幸福过,如同《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和吉媞。 “百万人当中只有一个像我这样幸福。”索菲娅说,她有一种奇特的广博无垠的感觉,这正是与另外一个人融合的真实感受。两人初识的时候索菲娅年仅12 岁,刚刚退役的托尔斯泰则小有名气,对于这个童年挚友的女儿他没有太深刻的印象。再次相逢,索菲娅已长成婷婷少女,令托尔斯泰十分钟情。托尔斯泰求爱的过程是《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求婚的现实版本,当时他用一点铅粉在桌子上撒出了他不敢齿的词的第一个字母,索菲娅毫不费力地猜出他要说的话:“您的青春和对幸福的需求十分清楚地提醒我,我已经老了,不可能得到幸福。”托尔斯泰震惊了,他认定与自己共度终生的那位姑娘只可能是她。
要使托尔斯泰幸福可没那么容易,他非常善变,念头飘忽不定。孩子病重,妻子分娩,都不能让托尔斯泰受干扰,即便如此,索菲娅还在手足无措地检讨:“是我的过错,直到今天还不知道丈夫喜欢什么,不能忍受什么。”诗人费定说过:“索菲娅是在刀刃上走路”,托尔斯泰最后的诀别信则将刀子彻底扎进她心里。而就在三个月之前,他还声泪俱下地对她说:“我觉得,没有你,我简直无法活下去。”托尔斯泰过世后,有人去拜访索菲娅。她像换了个人似的,满面倦容,但是从容大方,说话的时候不笑,也不提高嗓门。
就是在那个时候她说了下面的话:“我和他生活了48 年,也不清楚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她也自认为对托尔斯泰出走负有责任,但临终之时仍然对孩子们说:“我要告诉你们……我爱他,整整爱了他一辈子,我始终是他忠实的妻子。”托尔斯泰到底有多复杂?他用人类精神中一切最精致最丰富的东西充实着自己,也把最矛盾冲突的东西集中在自己身上。正如他自己说的:“我是什么?理性对这些心灵的问题不作任何解答,只有意识深处的某种感觉在解答。自从有人类以来,他们解答这个问题不是用语言即理性的工具,不分生命的表象,而是用整个生命。”
站在树林里,我望向外面的天空,已经比刚来时晴朗了。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我的小说的主人公,就是真。在生活中也好,艺术中也好,只需要做到一点:不说谎。”这样一个用全部生命来追求真我的人,告诉自己“要时刻准备死,学习更好地死”的人,还会继续感动着世界上向生活的荒原大呼“我不能沉默”的人。
相关阅读: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