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让文人走近你(组图)

喜欢
大字
小字
位于 同里古镇 | 新浪旅游 微博 | 2009年08月11日10:24

  7月30日——8月1日的三天时间,本应该是炎炎大暑、烈日当空,来迎接中国作家“同里行”采风团一行作家的,可老天,偏偏要以时雨时阴、晴雨不定的手法,展示千古同里的矜持与骄傲。于是,就有了叶兆言火车站涉水、瓢泼大雨中来同里;韩静霆船篷中与鸬鹚合影;三桥雨伞中,作家们品茗、听戏和观雨,雨后初霁肖甸湖湿地看翠、听鸟语等一幕幕动人、诗意的场景……

叶兆言在穿心弄

叶兆言在穿心弄

  再不会“混起来”的同里

  在苏州接站叶兆言老师的时候,雨下得真是超大,由于大雨连续下了一段时间,整个火车站成了水汪汪的一片。我想等雨下小点儿,再上来接站的车,可叶老师一个劲地说:没事没事。我是打着光脚、提溜着裙子走道的。穿戴整齐的叶老师,结果是鞋袜湿了,裤管也湿了。

  在与叶老师的闲聊中,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同里我肯定来过,但现在都给混淆起来了。基于这,风雨兼程后本该休息的叶兆言,还是忍不住地走进了古镇,成了这次“同里行”作家古镇采风第一人。

  一路走来,叶老师能说出好多与退思园相关的人与事,比如园主人姓任,在安徽为官;再如任宅不大,但建筑结构非常独到,退思园是以细节取胜的等等。在游览明清街时,说好退思园就不进去了,当走完明清街,来到退思园附近,叶老师却在我前面走进了退思园。微雨中的退思园,几多妩媚几多缠绵,深思中的这位“先锋派作家”在想什么呢?

  穿心弄又称串心弄,也许真的跟人的心思有关。走这弄的人,无论是普通游客、还是文人墨客,都对这条鸡肠子样的窄弄,情有独钟,大名鼎鼎的叶兆言也概莫能外。在穿心弄,叶老师看脚下光滑的条石、看弄上方窄窄的天空,他惊讶地说:这么长这么窄的弄堂,还真是没有见过。叶老师担心,两人在弄内贴身而过会鼻子碰鼻子。知道叶老师平时很少出镜,当我提议,在穿心弄拍照留念时,叶老师惋惜地说:早点想到就好的,最窄的地方已经走过去了,但他还是欣然地在弄口留了影。

  南园茶社,是叶老师此行采风的最后一站。在茶楼的墙上,叶老师看到一张张南社成立、南社雅集等的老照片,当得知陈去病是同里人,他的故居就在南园茶社的河对面时,叶老师很是敬然,并迫不及待地说:能不能去看看?可一看时间,已是下午3点多了,4点整将召开本次作家采风启动仪式。伫立着、遥望陈去病故居的叶老师,却反过来安慰我道:不急不急,等以后来了再去也行。

  听人说,前不久,叶老师又出新作《江苏读本》,写了江苏省13个地级市。看来,他念叨的“混起来了” 一说,与此有关吧?这次采风,退思园中的沉思、穿心弄里的留影、南园茶社上的遥望……这一切的一切,同里还会跟别的地方“混起来”吗?

肖复兴在罗星洲

肖复兴在罗星洲

  三桥边的风雅聚会

  太平、吉利、长庆是名闻遐迩的同里三桥,自成风俗的同里人,从新婚大喜、孩子满月、寿辰之日,都要走三桥,在同里人眼里,三桥是吉祥桥、幸福桥。省作协从容作家说,她更是把同里当成“心灵的家园”,每逢遇到烦心事、开心事都喜欢到同里走一走,让心灵沉静下来,坐在三桥边喝喝茶、发发呆就会心旷神怡。也许,喜好在三桥边喝茶、发呆是文人墨客的通病。

  三天采风,作家们两到三桥长坐不去。一次是白天,一次是黄昏,风景却是各不相同。古镇采风的第一天,作家一行坐手摇小木船,微雨中阅尽同里水巷风情。因游兴未尽,下午他们干脆坐长坐在了一家叫“小光头”沿河茶座前,捉对或三五相对地聊起了天。茶摊主人小光头,用糯米、茶叶等精心焙制成的“阿婆茶”,来招待这批远道而来的文化人,主人自幼学昆曲,对江南小调也情有独钟。于是,喝着阿婆茶、吃着通红的西瓜,听着江南小曲和伞上滴下的雨,看着水中的船、岸上的人……恍惚中,不知是岸在走?还是船在行?

  耶或是文人惜离别,耶或是三桥的风情实在不能让作家们释怀。临走的前晚,说是相约了去感受同里的夜景的,走着走着,也不知是谁,提议了再到三桥去坐坐的建议。青年作家朱文颖,雀呼着第一个响应:说是还要到小光头那里去。

  夜的同里,是无法用简单的“美丽”一词形容的。从中川桥到古戏台一带,沿街有卖西瓜水果的、也有卖真丝睡衣睡裙的,摊主店主有看电视看书的、也有聊天做活的,一路行来,没有一个前来拉生意,有问才有答,那份自信令人羡慕。

  古戏台往西,河巷两侧,幽绿的立体河灯,将驳岸边的树和房舍、将桥和桥上走着的人,都倒映在了泱泱的河水之中。一路前行,老远就能看到三桥沿岸屋檐翘角下的大红灯笼,以及红灯笼下悠闲的游客,他们或三五小酌、或打牌厮杀正酣。可作家们的目的地——小光头的茶座,却是桌凳全无。工作人员马上联系了摊主小光头,也只几分钟的时间,小光头就颠颠的跑来了,火速置上桌椅板凳,沏上他的“阿婆茶”。闲聊中,才知道,这位光头老板,白天生意兴隆做累了,晚上早收摊,去舞厅放松了。小镇小老板,最普通的生活方式,竟然惊得一群大作家“哇哇”直叫:真是神仙过的日子呀!

  照例的品茗、聊天和听曲,一次别过再次来,摊主自觉与这批作家有缘,就亲自下厨为作家们炒上了螺蛳、毛豆子炒萝卜干等水乡家常菜。在这天然美的小河边、在这“自家小子”样的摊主面前,作家们一个个放下了不菲的身价,大声笑侃、手抓螺蛳……同里的夜、同里的三桥,也因有了这样一批批文人的欢愉而无眠。

李敬泽在水上游码头

李敬泽在水上游码头

韩静霆与鸬鹚合影

韩静霆与鸬鹚合影

  作家眼中的同里

  用“近乡情更怯”几个字,来形容著名作家肖复兴的最初采风感受,是一点不为过。肖老师七八年前就到过同里,当他再次踏上同里这块古老而又热情的土地时,他担心,这么多年过去了,同里也会跟这次下榻的五星级宾馆一样——随着旅游市场的开发变得现代化?

  其实,这样的担心,不只是肖复兴老师有,在这些前来采风的作家中,几乎都有这样的想法。尽管,他们中大多数是第一次来同里,但现代生活气息,很难不渗入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江南水乡名镇。所以,这是他们共同的担心。

  当坐着电瓶观光车,从坐落在古镇东的同里湖大饭店出发,经过宽敞的古镇居民生活衔接区,进入古镇保护核心区后,才知道,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在退思园、在三桥、在穿心弄,作家们都在各自的心中,寻找顾长卫《情归同里》片子中的场景。在三桥品茗、聊天、听曲,接受苏州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肖复兴老师感慨地对记者说:自己曾于七八年前来过同里,感觉同里几乎还是以前的老样子,古镇不易变化,保持古朴风貌至关重要;传统文化,对于创作是一种补习。

  著名军旅作家韩静霆到了同里,烟雨朦胧的古镇美景,让他快乐得像个孩童似的。看到莲蓬买莲蓬,看到鱼鹰就要合影,导游员的讲解,他更是听得津津乐道。厅堂花园、古树名木,甚者是碎石铺阶的说法,他都一丝不苟。最后感悟:退思园“退而思过”告诉今日世人,不仅是退了之后要反思功过,而是常要“退思”,然后以更好的姿态,继续奋斗,才能不断成就事业。

  知名评论家、《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李敬泽,2002年第一次来同里时,走在古街深巷中,心是宁静、飘逸的,领悟的是传统生活之美、是一种生活的精神价值和伦理价值,同里是文人的共同故里。他感谢同里人保存下了老祖宗的一个梦境,一个秩序井然的精神家园。他说,同里与其他古镇不同之处,就是这里有正常居民的生活气息;古镇不仅是一个旅游的地方,更高的追求是为艺术家、闲人提供一种生活方式。

  著名散文家汗漫,更是用“一见钟情、二见倾情” 来高度概括对同里的印象。同里有独到的一面,气质散漫,看似保守,骨子里则自信。同里也有智慧的一面,后现代的结构,动静结合,希望可以在同里生活下去。

  著名诗人、散文家王小妮在来同里之前,没到过任何一处江南古镇,在墨尔本旅游时,羡慕那里的乡村以及生活在乡村里的乡绅,觉得人应该住在乡村。作家朱零则将同里镇党委书记范建龙比喻成致富一方的儒雅乡绅,正是有了一批像范建龙一样的“乡绅”领导,才使得同里的传统文脉得以延续,同里才是今天真正意义上的千年文化古镇。

  “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这是同里东溪桥望柱上的一幅桥联,也是历史同里浩浩文脉经久不衰的真实写照。同里曾出过40多位进士、90多位举人,甚至还有1名状元。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曾为泽国同里吟唱、诗画,沉醉不已。10年前,余秋雨、叶辛、赵本夫等一批文坛大家以及陈从周等古建筑保护专家,都曾纵笔抒怀同里,并出版了《在水一方——名人笔下的同里》一书。今天,中国作家“同里行”老中青三代作家代表又采风同里,这一拨拨文坛大家的到来,为同里古镇增色增重!相信,在他们的感召下,同里将更具文化品位;同里的国际化旅游品牌,也将层楼更上。

  拍摄:灵犀、沈菊英 编辑:王彩凤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有话说

同里古镇

同里古镇四面环水,镇区被川字形的15条小河分隔成七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小岛串为一个整体。建筑依水而立,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是目前江苏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水乡古镇,已列为太湖十三大景区之一。

您还可以看看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大家发现

为我发现

发现攻略
    发现微博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立即注册
    X
    @明日香 提问中
    1/140
    此问题会同步到你的新浪微博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