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刺绣 享誉整个西北地区
城固民间刺绣,自古至今使用非常广泛,并在整个西北地区享有盛誉。刺绣可分为丝绸刺绣和棉布蓝色调为主的挑绣两大类,特别是代表着长江流域文化清秀特质的城固架花刺绣工艺,从形式到内容,在整个西北地区,可算是独放奇葩。
刺绣的工艺要求是:顺,齐,平,匀,洁。顺是指直线挺直,曲线圆顺;齐是指针迹整齐,边缘无参差现象;平是指手势准确,绣面平服,丝缕不歪斜;匀是指针距一致,不露底,不重叠;洁是指绣面光洁,无墨迹等污渍。
清人薛志评论说:“女工之刺绣,其精妙不在顾绣、湘绣之下,世多珍之。有秀巧之美,无粗拙之态,此亦民性之自然流露也。”其代表作品“五果花图”,由金瓜、柿子、桃子、佛手、石榴组成精美图画,充分体现出以汉中道教为核心(金瓜)、北方黄河文化(柿子)为主体,东楚达海(桃子)和蜀南(佛手)、西域(石榴)文化的博大组合。架花《迎亲图》、《五子图》等作品则更多地反映了巴蜀风俗。
洋县皮影 独一无二的"洋县碗碗腔"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河南、山西农村,这种拙朴的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皮影戏是中国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千百年来,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着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它是用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皮影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表演起来生趣盎然,活灵活现。
皮影传入洋县,形成独一无二的“洋县碗碗腔”,已有300多年历史。该地方剧种因角色、布景皆用上等牛皮刻制,故称“皮影”。主要在夜间用油灯、汽灯、电灯光反照特制透明细纱幕形成影像而观赏,老百姓俗称“灯影”。用小铜碗作为主要击节乐器伴奏。
洋县皮影吸取了外地弦板、灯碗腔朴实柔和之长,完善自身曲调,其唱、白、吐字均以洋县方言为基础,结构完整,行装简单,既具有弦板、灯碗腔色彩,有脱离弦板、灯碗腔而自成体系,成为具有鲜明地方风格的独特剧种。
陕西是华夏文明最重要、最集中的发源地之一,早在100万年前就有蓝田人在此生息劳作,从公元前11世纪起,历史上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陕西省是我国文物古迹荟萃之地,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称。古长安城的遗迹、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壮观雄伟的大小72座帝陵,博大悠远的华夏文明使每一个初到陕西的人都不自觉地挖掘内心深处的怀古悠思。陕西不仅文物古迹众多,而且自然风光绮丽:有灵秀险峻的西岳华山和临潼..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