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700里
被遗忘的边境之战
世界上从来没有永久的和平——蕃尼古道的存在,虽然促进了西藏和尼泊尔在外交、文化上的交流,给双方带来了和平,但同时也带来了杀戮与兵祸。
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获得尼泊尔统治权的廓尔喀部在势力逐渐膨胀后,开始入侵蚕食西藏。消息传到北京,乾隆皇帝震怒,命令驻藏大臣雅满泰星夜带兵前去防范。听到消息的廓尔喀军队,自知准备不足,不是清军对手,选择了和西藏当地官员私下议和,签订了一个“以金钱换土地”的“协议”,然后撤兵而去。
廓尔喀撤兵之后,曾多次派人向西藏索要“协议”中的银两,但都不了了之。恼怒的他们再次出兵入侵西藏,并迅速占领了日喀则、聂拉木、吉隆等地,还大肆抢劫扎什伦布等寺庙。
收到异族再次入侵的消息,乾隆愤怒地将奏折摔在地上说:“西藏不可受小丑骚扰”,随即以福康安为大将军,调集大军入藏驱逐廓尔喀。
虽然距离上一次入侵才仅仅3年,但明显这一次廓尔喀准备充足,收到清军出兵的消息不但没有选择退兵,反而加紧修建防御工事,企图负隅顽抗。
进驻前线的福康安,在观察敌情后兵分两路,他自己和海兰察率领主力直捣擦木卡要塞和吉隆沟,部下成德率偏师进攻聂拉木,牵制廓尔喀兵力。在擦木卡要塞,福康安用缓兵之计让要塞内的敌人放松警惕,一举猛攻拿下了要塞,随后全线出击,收复吉隆。
收复失地之后,福康安为了永绝后患,让边境不再受廓尔喀入侵的威胁,决定趁势追击。他率领军队越过边境热索桥,深入廓尔喀700多里,一直打到廓尔喀的首都阳布(今加德满都)附近,直至廓尔喀臣服才班师回朝。为了纪念这次战役的胜利,乾隆皇帝命人绘制了《平定廓尔喀得胜图》,还亲自题诗。
至今,在吉隆县擦木卡沟内,还能看到当时清兵修建的掩体防御工事遗迹,以及清军士兵墓遗址,每当遗址四周荒野风起,那声音似乎就像是在向路人述说那场惨烈的战斗……
鏅烘姇路璧勮 | 琛屼笟涓撳尯 |
|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