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 窥视种姓制度
贫富差距在中国引起了很多社会问题,然而在贫富差距更大的印度,却为什么没有产生多大的社会动荡?——种姓制度,而非之前很多人认为的宗教力量,才是维护印度社会稳定的关键链条。
尽管科钦只是滨海小城,却依然交通堵塞,这也许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城市面临的问题:城市缺乏整体规划,公共交通不发达,极端依赖主干道路,经济的发展伴随机动车数量大量增加,于是城市的“血管”时常堵塞。即便是北京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地铁也属于亟待发展的阶段。
郊区的情况好多了。很多印度的新贵都把家安在数目葱郁的郊外。富人的住宅都是二层小楼,带有花园。在适应人类居住的土地面积上,印度显然比中国多。旱地和沙漠对于印度来说,还是很陌生的地方。可如道路、车站和机场等公共设施,印度的建设状况根本无法和中国相比。在经济腾飞,富翁辈出的同时,印度的绝对贫困人口越来越多。中国却在把贫困和饥饿解决地越来越好。
贫富差距在中国引起了很多社会问题,包括农民工问题,外来人口犯罪问题等。然而贫富差距更大的印度,却为什么没有产生多大的社会动荡?来印度之前我就一直有这个疑问。这两天,我和何小伟、郭帕交谈,甚至在飞往科钦的航班上与两位邻座的印航空姐,都在谈论和求证一些印度的社会现象。在真正接触了印度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后,我才开始真正了解印度的现实。我认为,种姓制度,而非之前很多人认为的宗教力量,才是维护印度社会稳定的关键链条!
中国社会自隋唐以后佛教兴盛,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可依旧时常发生贫困阶层的暴动和革命,每次暴动都会是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以及社会财富的极大破坏。“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的话似乎成为农民起义的精神核心。“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非常要命,点出了中国社会历代动荡的根本原因。
反观印度,人数占绝对优势的贫困阶层却对比邻而居的富裕阶层视而不见。他们可以平和地在同一条街道、同一个街区,同一个城市生存。富豪的别墅大门外不远的建筑角落就躺着无数无家可归的人。
宗教并不是维持印度社会稳定的关键。相反,这些年印度的社会动乱,都是和宗教矛盾带来的恐怖主义有关系。印度教和锡克教的矛盾使得印度失去了好几位总理的生命,其中就有伟大的甘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矛盾也一直让印度政府头疼,甚至直接影响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国家关系。
种姓制度并非宗教,但却是印度教徒必须接受的伴生物。宗教理论把信仰印度教的印度人划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4个等级:
婆罗门是祭司贵族。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最高;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这前两个高级种姓占有了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依靠剥削为生,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吠舍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首陀罗是指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印度的种姓制度就像中国传统社会的家族乡亲关系一样根深蒂固。这个社会符号被烙在每一个印度教徒的姓名上,并把印度变成一个固定、透明、强大的社会网络,把每个人都暴露在种姓制度的强烈光线下面,根本无法躲藏!
何小伟和两个空姐都属于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印度年轻一代,问到种姓制度时,他们都表示对同学、同事和朋友,根本不在乎这个,因为印度法律规定人人平等。但问及婚姻,他们的回答都很一致,就是绝对不能和低种姓的对象结婚。
两位美丽的空姐告诉我,认识男孩子的时候,如果有意发展关系,就必须了解对方的种姓。符合要求就谈恋爱,不符合,就根本不会再深度交往。我开玩笑地建议何小伟,如果不小心爱上一个低种姓的女子,可以一起跑到国外去嘛。何小伟的回答让我心里一惊。“没有用!就算你自己跑到国外,你的孩子将来结婚时又要再次面临难题。对方家庭一定会了解你家的父母双方的种姓。你就是改名也不行,因为婚礼要邀请很多双方的亲戚参加,别人也可以调查你的家族,你的家乡,改名字的事情根本无法掩藏得了。一旦违背,不仅自己终生躲藏,而且子孙代代相传都有无法躲避的同样的难题。除非你永远住在国外,而且永远不再做印度人。”
这庞大的社会种姓文化网络,从根本上扼杀了那些人数众多的低等种姓贫困阶层的希望。无论如何奋斗,他们都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份,也无法直接改变自己孩子的命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出身论就是种姓制度的社会学解释。因此,印度的贫困阶层在社会结构层面完全没有通过奋斗和变革来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可能,唯一的选择就是接受自己和孩子世代贫困的现实,从而寄希望与宗教的信念和祈祷,使自己早日解脱。
这样看来,印度现代社会比中国安定很多的根本社会原因,就是种姓制度。印度的国民性格自然世代都打上了这种个性。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中国社会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当然,种姓制度违反人性,违背人类平等原则,并严重压抑了社会自我发展的动力,一定会严重影响印度社会的发展。一个健康的社会机制,要确保社会所有分子都有通过自己努力和奋斗而改变命运的渠道和环境,才有向前发展的动力。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使贫寒子弟可以通过寒窗苦读改变自己和家庭的未来。“人生来平等,人人皆可成功”的美国文化,其实也是同样的社会变通机制,美国的发展和强大,其实也得利于这点。如果美国没有南北战争,现在还是奴隶制,估计美国也早就不会是如此持续繁荣强大了。
9月25日 领跑的印度教育
“一定用电子和教育把印度带入21世纪”,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在20世纪80年代时曾极具前瞻性地这样说。现在,印度在信息产业、生物制药和教育方面已经走在全球前列,电脑软件人员数量和开发实力仅次于美国。
从科钦到蒙那(Munnar)不过130公里,我们却用了5个多小时。车子一直在弯弯的山道上徐行,不时停车,等待前方来车在狭窄的弯道上会车通过。
原始森林的空气很新鲜,高悬空中的瀑布差点让我们觉得是在中国的西南群山里。椰子树、芭蕉树、桉树、橡胶树、菩提树都可以看到,只是海拔最高不过1600多米,所以一路上没见到松林。到达蒙纳的时候,在漫山遍野整齐的茶园里,一些印度妇女在蒙蒙细雨中采茶。
蒙纳坐落在三条山溪的汇合处,海拔约1600米,曾经是英国政府在南印度的夏季避暑地。蒙纳成为著名的山间避暑胜地,得益于这里绵延不断的茶园、如诗如画的城镇和弯弯曲曲的小巷。据说,英国人在100年前发现了蒙纳(Munnar),然后把中国茶叶引种进来,这里逐渐成为印度的一个著名的茶叶产地和出口基地。
在印度跑了一些地方,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在脏乱差的印度城镇,总能看到衣装整齐漂亮的学生。且不说阿格拉这样的城市,就说蒙纳这样的山区小镇,其实比绝大部分中国小镇的建设都落后很多,但当你看到蒙纳小镇的印度小学生的校服,一定会惊讶如此漂亮的校服,连我们这些来自北京的客人都很羡慕。印度还不富裕,但教育却是领先的。即使在农村,孩子也能上学,每学期学费仅50卢比(合10元人民币),还免费提供一顿午餐。英语是主课,小学三年级就可用英语会话。大学学费也很便宜,每学期大约500卢比(约100元人民币)。城里很多人衣衫褴褛,学生却人人都穿着由政府提供的整齐的学生装。
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在20世纪80年代时,曾极具前瞻性地提出“一定用电子和教育把印度带入21世纪”。现在,印度在信息产业、生物制药和教育方面已经走在全球前列,电脑软件人员数量和开发实力仅次于美国。然而在中国几乎所有城镇,最漂亮的建筑往往是当地的政府大楼!我们比印度拥有更强的国力,但是对于教育的投入,让我们这些中国人在印度的小镇感到汗颜!
9月26日 爸爸会给我选个好男人
在一处道口,我们的车和很多摩托车一起,排队等待火车通过。想象中印度蒸汽机车带着浓烟,车厢上面爬满人的场面并没有出现,一辆电机车拉着旅客列车疾驰而去。
喀拉拉邦人喜欢喝拉茶,就是先把水煮开,然后加入牛奶再煮开,最后加入茶叶和糖。拉茶其实就相当于中国内蒙,新疆和西藏的奶茶。云雾里的茶园更显得翠绿,生机盎然,特别是雨后天晴,一眼望去整个山谷几乎全部都是成片的茶树,衬着远处的青山和云汽,简直美丽极了。
在蒙纳完全没有旅游城市的感觉,大小商店基本上都是满足当地人需要的,因此价格很“印度”。卖花的摊不少,香味四溢。一串半米长的白色茉莉花要20卢比(3元人民币)。我们在镇上的最大市场里买到了很漂亮的莎丽,价格从285-528卢比不等。印度女人一般是在家,很少外出工作的,即使是在宾馆酒店,也很难见到女服务员。在市场外面,我们遇到一个孤单的小女孩就在大街车流的边上地摊卖塑料用品。同行的DEEP杂志美术总监拍完照片说:“这样小的女孩子就出来谋生,看上去让人有点难过。”
印度的原始森林看来比中国的保护地更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发达往往会导致森林的毁灭。幸好两个国家现在都已经认识到这点。印度现在也改从东南亚国家进口木材了。然而,生物入侵也很厉害。一路上看到很多高大的桉树和银橡树,都是从澳大利亚引进,橡胶树则是从巴西引种的。
老顽童郭帕告诉我,喀拉拉邦最贵的树木是檀香木(Sandal Wood),是世界上最贵的木料之一,每公斤约3000元人民币。这种木头的主要用途是提炼制造香水的香精,另外就是研磨出的粉末在寺庙里给印度教信众点额头使用。檀香木就生长在蒙那附近的山上,现在有印度士兵武装看守。郭帕告诉我:“我们喀拉拉邦人的语言是马来亚拉语,新德里的人听不懂我们的语言。”据说,英国的语言学家研究过,全印度的语言竟然达到1652种!
我们的车开出原始森林在平原上奔驰,在一处火车道口,和很多摩托车一起,排队等待火车通过。想象中印度蒸汽机车带着浓烟,车厢上面爬满人的场面并没有出现,一辆电机车拉着旅客列车疾驰而去。道口过后我们就进入柯玛拉可姆。
在柯玛拉科姆村里,我们拜访了一个富裕的人家。21岁的女大学生安娜·玛丽正好在家休假,她热情的把我们迎进家。刚在客厅坐下,郭帕老头儿就神秘兮兮地告诉我:“你运气不错!你看看吧,这可是很难见到的古董!”原来我坐的沙发后面就是一个装饰精致的木柜,用来装米的。还有安娜家的其他木质门,柱,竟然都是上百年的历史!
安娜的爸爸今年55岁,在16公里外的Kottayam镇的银行工作,妈妈是家庭主妇。作为长女的安娜目前在班加罗尔的医学院医护专业三年级学习,她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你目前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我问安娜。“还有一年我就要毕业了,我盼望着能够马上回家乡,我想当教师。”“现在的印度年轻人一般多大结婚?”“印度教徒可以18岁结婚,基督徒一般是25岁左右,我们全家都信仰基督。”“你有男朋友吗?”“没有。我们这里的女孩子不到结婚年龄是不会自己谈恋爱的。而且,一般都是父母出面选定未来的女婿,我相信爸爸也会给我选一个好男人的。”“最近在印度最受欢迎的电影是哪些?”“Brameram, Robin Hood, Loud Speaker.” “最喜欢的影星呢?”“男的是Sharukhen,女的是Kajol.”“喜欢什么音乐?最喜欢的歌是?”“我喜欢情歌。现在我最喜欢听的是Yesudhas和Chithra。”
柯玛拉科姆村有专门的粮站,为村里贫困的住户提供廉价的粮食。我们正好碰到一位村民前来登记,花50卢比(约7元人民币)买走了一袋大米。
夜色渐深,村里的道路在黑夜中开始模糊。我们寻着一处灯火,深一脚浅一脚找到了村里唯一的一个酒吧。一进门,闹哄哄的气息扑面而来。大厅里有两排桌子,坐满了脸颊红扑扑正在聊天的男人,每人座位前都有一瓶Toddy椰子酒。大厅面对门的墙上开了一个窗口,里面是厨房和存酒间。服务窗口旁边还有一间屋子,也是高朋满座,只是加了隔断。酒吧里几乎所有男人都停住握酒瓶的手,热情的向我们打招呼,并嘟噜着我们听不懂的话。酒保们还兴冲冲的举起椰子酒眯眼让我们拍照。
郭帕戴帽子的时候像海明威,摘掉帽子就变成爱因斯坦了。他在酒吧门口给我拉过一个人来。原来,这个准备骑车离开的中年男子腰间捆绑的东西,就是卡拉拉邦传统的采集椰子的工具,我乍一看,还以为是背着手榴弹的民兵呢!门外光线太暗,只好把他请进酒吧,在酒吧的光线下给他拍了照片。男子出门骑车要走,我把身上剩下的礼物送给了他。
“谢谢先生,不过,这到底是什么?巧克力?”他问我。“这是YSL的眼线笔!”我刚说完就觉得这个礼物既不适宜这个椰子工,也不适宜这个村庄的生活。可是我身边没有别的礼物了,给小费更显得突兀。
“这个,是化妆品,你回家可以送给你的妻子。”我解释。面色黝黑的男人带着些狐疑,道谢后骑上自行车消失在村庄的夜幕中。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与孟加拉国、缅甸、不丹、尼泊尔等国接壤。古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作为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具有绚丽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印度也是世..
闂備礁鎼幊鎰板磿閵堝棙鍙忛柨鐕傛嫹闁荤姷灏ㄩ幏锟�闂佽崵濮嶉崘顭戜紓濡炪倖妫戦幏锟� | 闂佽崵鍋炵粙鎴炵附閺冨倻绠旈柣鏂挎憸閳绘棃鏌熼幆褍鏆遍梻鍜冩嫹 |
|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