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独特民俗分享 石磨放在大门外

喜欢
大字
小字
新浪旅游 微博 | 2013年07月23日15:02

  二、石磨放在大门外

石磨放在大门外石磨放在大门外

  过去,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副石磨。它是农村人加工粮食的主要“机器”,由上下两扇组成,上厚下薄,中有磨芯;上扇有孔,是进粮食的入口;下扇固定,由人力推动上扇,粮食通过摩擦后慢慢地出来。推磨是重体力劳动,小孩和老人干不了,要一个壮劳力或两人合作才能操作。由于石磨“台时产量低”,如果一大家人吃饭,便要一两个人经常转动石磨才能供应得上。20世纪60年代前后,农村吃大锅饭,男男女女都要在大集体干活,推磨就只能放在晚上了。为了生存,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顾不上休息,在油灯下推起了石磨。有的因买不起灯油,就把石磨放在屋檐下或院子里,晚上就着月光推磨,外地人见了感叹不已。转动的石磨,吱吱呀呀地唱着歌,那是一首辛劳的歌,一首苦涩的歌,它唱了一天又一天,唱了一年又一年。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广大农村用电条件的改善电和推行城乡同价的优惠的政策,一些渐渐富起来的农民纷纷购置了微型粮食加工机械,足不出户,就可以加工粮食,过上了舒适方便的生活。

  三、水瓢浆水盐炒菜

  20世纪70年代前后,土地都是集体的,每家只有一点少得可怜的菜园地,况且大人们每天都要到大集体劳动,有时晚上还要加班修“大寨田”,根本没有时间去侍弄菜园子,因此常常无菜吃。特别是冬季,好一点的家庭也只有种一点萝卜、辣椒、葱蒜。农民为了解决冬季吃菜的问题,便把萝卜叶子做成浆水菜,泡上一缸或几坛子。每顿吃饭的时候,抓出来切细即可。由于没有油吃,也就用不上锅,倒进水瓢,加上盐拌匀就是菜了。当时,一位在乡村搞“社教”的家在外地的女工作队员,见了当地农民用水瓢“炒”菜,惊讶不已,回老家后把这事当作笑料传到了外地。

  农村包产到户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菜园子逐渐变得丰富起来,不仅自己一年四季可以吃上新鲜蔬菜,还能换来一些钞票补贴家用。

  四、出门常把腿露外

  石泉处于秦巴腹地,境内沟壑纵横,大小河流呈网状密密麻麻地分布于境内。过去许多地方不通公路,农民出门全靠步行。由于河流众多,乡间小道常常修建在河道两岸,忽左忽右,靠搭建的跳石相连接。一到丰水期,河水便漫过跳石,隔河渡水成了乡村人们生活中的一大难题。就是晴天,山里人要出门办事,也要穿草鞋或赤着脚,高挽裤腿,涉水过河。因为频繁过河,为减少麻烦,行人索性高挽着裤腿不放下来,一副下田干活的模样。因此就有了那句石泉人几乎人人皆知的“七十二道脚不干”的俗语。

  20个世纪80年代后,石泉农村的交通状况得以逐步改善。目前,随着新农村建设和通村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石泉农村已基本实现了乡乡通路,大多数实现了道路硬化,部分地方还实现了村村通、组组通,户户通,基本改变了人们出行的交通问题。

  五、杀头年猪半头卖

杀猪民俗杀猪民俗

  在计划经济时代,猪肉可是稀罕物。在石泉农村,好多家庭喂不起猪,即使喂头猪,还要向国家交半头统购任务,并要缴纳屠宰税。当时由于粮食紧缺,猪主要吃野草,因此,农家的过年猪都小得可怜。那时候,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农户杀了一头过年猪,半头只有二十四斤,且瘦得出奇,但队里仍然要他交半头任务。按当时的收购标准,这么小、这么瘦的猪肉是不够等级的。这位农民背着肉,边走边想,要是因不够等级不收我的该多好啊。没想到到了公社,收肉的竟是他过去的老乡。老乡看了他多大的面子才收下了他那半头本不合格的猪肉,那农民只得自认倒霉。后来,在农村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杀年猪,四十八。二十四斤交统购,二十四斤留自家。”这是当时农民生活的一个缩影。

  农村实现责任制后,农村渐渐兴起了养猪热。农民几乎家家杀年猪,有的甚至杀两三头,熏制成腊肉,供一年四季享用。除自已食用外,卖肥猪、猪仔成了农村一项致富的产业。

 

1 2 3 4 5 6 ... 9
分享到:

我有话说

您还可以看看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大家发现

为我发现

发现攻略
    发现微博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立即注册
    X

    sdasda

    您有 条新提醒

    @明日香 提问中
    1/140
    此问题会同步到你的新浪微博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