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山贡面而不遇
久闻常山贡面之名(常山县隶属衢州市),到了衢州我最惦记的是寻找一处最传统的制作贡面的作坊。贡面当地人称“索面”,又名长寿面,历史久远。相传宋太祖赵匡胤喜食此面,传旨年年进贡,“贡面”因此而名。据《常山县志》载:“贡面用盐水调和拉制晾干而成,吃时调以辣油、香葱,有子鳖(汆鸡蛋)、火腿作浇头更佳。” 在当地,过生日或正月初一清早,老家人都要煮索面吃。正月里拜年,每到一家,总有一碗热辣辣油汪汪的索面迎接,也有的在丝丝面条下还掩藏了两颗荷包蛋即“子鳖”——此种做法,人们戏称之“猪栏草铺芋子”。
我们去了常山县球川镇竹林村,这里有一户面匠,叫徐文生,是当地做面的高手。到了之后,天不凑巧,阴天细雨,不能做面。做面条的场景无法看到,只能听他聊聊做面。
做面是辛苦活,完全手工,整个工艺复杂而讲究,宛如制作精美的工艺品。一大坨面团经过揉粉、开条、打条、上筷、上架、拉面、晾面、盘面等10多道工序,十八九个小时方成。
徐文生做面30余年,其面面头薄、面质好、下锅后不糊汤。这门手艺要靠悟性,悟性好的3个月能出师,悟性不行6年也做不出像样的面条。老徐腿脚有疾,现又患坐骨神经痛,已吃不消这样的劳动。他长叹道:“没年轻人愿意学,我手上的活儿怕是要失传了!”
做贡面耗时费力,产量又低,每斤售价7块钱;整天忙碌的收入,还不及到镇上厂子里去打工。古镇上原先30多个贡面加工户如今只剩了不到10户——这便是手工艺在工业化时代面临的现实困境。
老徐的老伴给我们每人做了一碗面,清水下面,在旁边的碗里放入山茶油、猪油、酱油、盐、一点点香葱、一点点辣椒面。煮好的面放在碗里,浇上一点面汤。纯手工的面筋道,香浓,虽然家常,也能品尝到传统的香味。面的口感绝非是机器制成的面所能比拟。
我一边吃一边感慨,再过几十年,还能吃得到这碗辛辛苦苦的手工贡面吗?(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赵子云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飞)
相关阅读: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