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绝技与传承千年的造纸术
当你走进丹寨村寨,一定会惊讶地发现——几乎每户人家门口都有一个大大的石头水槽,不时还会有“咚咚”的捣臼声从某处传来。细探究竟,原来这里家家户户都还传承着一种古法造纸工艺,那门前的石头水槽是用来存放纸浆的,而“咚咚”声便是造纸人在捣浆了。
自古以来,丹寨当地都传袭着这样一种造纸手法:先从山上采来一种名叫“构皮”的树皮,放在河里清洗浸泡数日,再经过蒸煮、浆灰、日晒、霜冻、挑拣、压榨、漂白等几十道工序,去除树皮里的杂物,形成最初的造纸原料。之后还要往里加入各种辅料——比如岩杉树根、野棉花根、弥猴桃藤、糯叶等,当主料与辅料搅拌均匀,它们便会被放入石碓,捣成纸浆。
纸浆通常要舂打数日,越细越好。纸浆舂好后,必须赶在干燥之前倒入石纸槽内——纸槽内原本已注满清水,倒入的纸浆便悬浮在清水中,若隐若现。
接下来就是传统造纸最重要的环节——“抄纸”,而造纸的成败也在此一举。这一绝活都是言传身教、世代相传的,一般要3~10年才能熟练掌握。抄纸开始,只见抄纸师傅手持竹帘,往石槽里猛一探身抄水,纸帘翻飞之处,一张薄如蝉翼的白皮纸便被神奇地滤在了竹帘上。将白皮纸榨干晾好后,便可揭下出售了。
据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专家考证,丹寨古法造纸所采用的工具、原料和工序,竟与《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东汉时期造纸术惊人相似,如出一辙。据此专家们认定,丹寨的造纸术可能在东汉就已存在,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因此,丹寨古法造纸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
丹寨纸柔韧性和吸水性都很强,光泽度也好,不少书画大家使用后都对它赞誉有加。在他们看来,丹寨纸不仅表现出一种原始、朴实的美,而且独具个性。作为一种书画用纸,丹寨白皮纸与普通宣纸不同——由于是纯手工制作,每张丹寨纸的纸质纤维肌理千差万别,一笔下去,往往会产生意料之外的晕染效果,更能激起艺术家的创作灵感。近年来,丹寨白皮纸日益走俏,书画市场上每张的价格已经超过了普通宣纸。
尽管造纸手法大同小异,但具体到每家每户,造纸工艺又各有特点。在丹寨当地有一位王姓造纸艺人,他的造纸绝活传承于祖辈,到他这里已是第19代。王姓艺人独创了一种“拈花”绝技——把采来的山花贴在还未完全干透的纸上,印压出各种花瓣图案,然后经过特别的处理后将图案定格,花草树木的灵气顿时融入纸中,一张纸便是一幅天然图画。
笔者来丹寨多次,始终无缘拜见这位造纸“圣手”,只得到他制作的一些样纸,手抚在绵薄细润的“花瓣纸”上,不禁猜想,这位“拈花圣手”的心思一定如这古纸一般细密吧。
美丽富饶的黔东南州居住着苗、侗、汉、水、瑶、壮、布衣、土家、仫佬、畲等民族。这里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着浓郁的高原豪放之气。各民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创造美好家园的同时创造了绚丽多姿..
閺呯儤濮�璺�鐠у嫯顔� | 鐞涘奔绗熸稉鎾冲隘 |
|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