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查济古村:栩栩如生的水墨画(5)

喜欢
大字
小字
《古村落》杂志 | 2012年04月23日11:29

  天申桥是一平宽拱桥,桥长约10 米,宽亦10 米,桥面呈正方形。但站在桥上观看,你就会发现此桥实为两桥,中间隔尺许。只因桥面连成一体,故人们又称其为“双桥合壁”。该桥建于明崇祯年间,桥名出自《诗经·假乐》篇“保右命之,自天申之,千禄百福,子孙千亿”。

天申桥天申桥

  该桥的建造有两种传说:一是兄弟俩竞相向母亲尽孝,为方便年迈小脚母亲出行,各自在此建桥一座,后受母教导,桥面连为一体,喻意兄弟同理连枝;一是桥头建有巍峨的六世祖神祠,由于临溪,前面空间太小,不便于祭祀、出庙、舞龙等活动,于是将已建的双桥合并为一体,以弥补地面空间的不足。

  该桥历经沧桑,桥东侧毁坏部分系日寇侵华时被日军飞机投弹所炸。上个世纪50年代,查济上游山洪暴发,冲毁了查济多座桥梁,而天申桥作为平拱桥却安然无恙,实乃奇迹,充分证实了该桥设计上的科学合理和建筑结构的坚固。麟趾桥是查济人文建设和自然风光结合的精典之作。查济许溪源头两山对峙,中开如门,两山脉脊奇石嵯峨,蜿蜒起伏,宛如天造双龙。

  “东山青龙贯岑峰,西岭黄龙穿古松,若非麟趾巧(桥)作珠,九华黄山定相逢”。这首诗说的是南起黄山余脉的青龙山山脉贯通岑峰自南向北,北联九华山余脉的黄龙山山脉穿过古松自北朝南临溪对峙,临渊数丈,在此之间建一石拱桥,既便利了交通,更如同在大自然镶嵌了一颗明珠,激发了查济天地之生机。桥名“麟趾”,取自于《诗经》“麟之趾”。《诗三家义集疏》:“韩说曰‘《麟趾》,美公族之盛也’”。此桥为明朝查济豪杰查图源建造。此桥跨许水,通太平、青阳大道,为块石砌成。其裔孙世树、承志等重建。2002 年山洪暴发,摧毁桥基,桥身坍塌。查氏后裔查宗祥捐资52000元,修葺复原。并依据村中老人口述以及石碑记载,在桥边重建“云龙亭”,供路人休憩与观赏景色。查济的桥是一本厚厚的历史书,值得人们细细品阅和掩卷深思。

二甲祠二甲祠

  族氏祠堂文化

  村落中的祠堂是查氏家族的标志性建筑,反映了查氏家族的兴旺,财力的雄厚,生活质量的高低。古村查济在明末清初的鼎盛时期曾建有108 座祠堂。祠堂用于族人祭祀祖宗(祠堂内厅装有壁橱,木架上摆放牌位、按辈排列)做大斋、办庙会、吃年饭、存放粮食的场所。

  查济10年举行一次大斋,大斋唱“止连戏”驱鬼神、驱邪气保地方平安。庙会每年一次,会期20天,有300多人伴演,活动乞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村民平安。祭祀在农历腊月初八开始,由各分祠安排时间,祭祀活动由族长(大老爹)安排一切事务,在各分祠举行。祠内有供桌,上摆香案、贡品,祭祀后族人一起吃年饭,十分的隆重。

  宝公祠,座落于许溪河下游要道,建于明洪熙年间(公元1425 年),是目前保存的查济最大的祠堂。宝公祠乍看外表,其貌不扬。走进祠内,方知其建筑气度不凡,首推进门大梁上的两块大浮雕,上刻“狮子滚绣球”,其雕刻之精、气势之雄世之罕见。几十根一人抱不到的银杏木大柱及柱下的石磉,更是让人赞叹不绝,石磉直径达一米有余,并伴有各种细致精美的雕刻。国家文物协会会长罗哲文教授见到赞叹说:“这里的石磉之大,雕刻之精,可与北京故宫的媲美。”柱子周围和梁架木结构上均有各种浮雕、镂空雕,动物、人物、花卉,均是精巧别致。

  祠堂共有三大进,第二进墙壁上,两边书有巨大的“仁、义、廉、耻”四个大字,象征着主人遵循祖训家规之意,而查宝源正直清白的一生(被族人敬为“仁厚长者”),一直是族人们的榜样。祠堂的最后一进更为讲究,穿过第二进巨大的屏风,在天井下面是对称的左右两个水池,两池中间有石板砌成的石拱桥,桥的两侧和后进临水池的一边设有栏杆、石板栏杆上雕刻各种动物和装饰花纹。而天井外面的两个翘角下设有周围的美人靠,这种巧妙的造型构思,在古建筑中实属罕见。

  后进的最上方是供奉祖宗牌位之地,读书做官的牌位供在最前,戎马生涯、经商致富的牌位排名在后,足见查氏族人对读书的重视。而“美人靠”据老人说就是当年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能考上秀才)读书之处。他们由祠堂负担学费,请名家学府老师在阁楼上一对一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查济每三年一试的功名考试中取得佼佼成绩的人才,也就是这些祠堂家族里无上的荣耀。该祠后进大梁(过海梁)曾于一九一五年重修,当时该大梁曾由四十八人鸣锣抬下山入祠,可见声势之浩大。漫步许溪河畔近十余分钟,便步入查济风景最佳的黄金地带——红楼桥、洪公祠。悠然地行走在弓桥、青石板路上,再加上黑白敷色、高低有致的马头墙和鳞次栉比的飞檐翘角,本身就是一副宁谧幽美的水墨画。而红楼桥正处于这别致画面的制高点。从桥下往上看,宏伟的洪公祠映在桥洞的中央,小山、大树纵横交错,好一幅自然景象。

  站在红楼桥往下看,或拱、或平几座横跨许溪的桥梁,下面的流水恰似一道美妙的歌曲,伴随着两岸人家黑色的瓦,白色的墙,又是一道绝妙的图画。据村中老人说洪公祠左边即红楼桥的南右侧,于明代嘉靖年曾建有三层小红楼一座,上开有茶楼、餐厅,有钱的族人们和四周的纨绔子弟常在此品酒、饮茶。

  走过红楼桥,进入外表灰暗,苍凉凄然的洪公祠。里面那清一色的近四十座汉白玉大石磉向人们展示着它昔日的不凡。门外许溪河畔,大青石块嵌成的护河栏杆上爬满各种藤蔓,既让人感觉到往日的显赫,更多的却感受到今日的衰落。祠内豪放粗犷却非寻常,尤其第三进更为出色,乍望是一层楼,其实它却是一座山坡,将坡改为楼,这种巧妙的构思,实属颇具匠心。后进天井下的两个水池,常年如一日,永远是蓄着那么半池水,从不满溢,也不干涸。

  千年的沧桑,风雨的侵袭已使我们不能再更多地了解该祠,它身边的三层红楼也在一九三一年山洪暴发被水冲毁,只剩它孤独的依然屹立于许溪河畔,背依兰家垅,似乎等待着有一天重现它的辉煌。

  二甲祠,(又名光裕堂 )现为查济古建筑群保护协会建立的“民俗博物馆”,也是查济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祠堂之一。二甲祠,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 年)它是明王朝最黑暗年代却又是查济鼎盛时期的一座形象工程,所以,无论从营造、雕刻、装饰各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至今仍不失为一处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大门右侧,另有一牌坊门楼,它的正面刻有“仁让坊”,反面则刻有“瑞凝午道”四个大字,(意为吉祥的瑞气凝聚在这条大道上。)一座钦赐“四代一品”的牌坊矗立在通往祠堂的大门之前。(这是后来清康熙十六年广东游击加都督衔查之恺因屡立战功,被康熙钦封爵赏一品“救驾王”而建造的牌坊)现已毁、唯存有那座大牌坊脚。

  大门门楼,全是木制雕刻结构,上面精雕着“空城计”等各种戏文图案。门前有以汉白玉为料质的栓马石栏杆以及上马石。进入大门,首入人眼的是漆黑的大门前立有两块大型白色汉白玉石鼓。两鼓间是高达一米五左右的“塞门”。据传,该塞门只有王府世家才能享有的封赏,有代表尚方宝剑之意。任何官员见到应立即跪拜,不能擅自跨入。而“二甲祠”于清顺汉年间出了一个“代驾王”查曰炜,代皇祭祖,赐钦“帝简劳臣”匾额,再加上查之恺“四代一品”封“救驾王”,只因二甲出了二个王,故享有“塞门”之封赏物。进入祠内一眼望去,乃是见木不见砖,清一色木板屏风镶遍祠堂的每个部落。大梁上大型镂空雕刻“喜鹊登梅”栩栩如生。而每个青石柱础(石磉)下各种戏曲、花卉、动物石雕更是逼真无瑕,令人惊叹不已。屏风木板上,当年祠堂的收支账目清单仍可见一斑,显示该祠的族长们历代重视账务公开化,也给后人们留下一个示范。当人们参观该祠时,一面想象当年“二甲祠”内“代驾王”、“救驾王”是何等地荣耀之极,门庭显赫,一面又看到了今日查济残墙、断垣,使人感受到今日的苍凉。也进一步激起了人们来探讨、研究它一切的欲望。

  现在,二甲祠内陈列了查济古建筑群保护协会从民间搜集的各个朝代的各种具有代表性的风俗物件。这些物品的展出,对人们进一步了解查济的历史文化,了解查济的乡风民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研究价值。

1 2 3 4 5 6 7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有话说

您还可以看看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大家发现

为我发现

发现攻略
    发现微博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立即注册
    X
    @明日香 提问中
    1/140
    此问题会同步到你的新浪微博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