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介休张壁 麻雀小城藏暗道
赵壁、张壁这些地名中的“壁”字都是坞壁的遗痕。山西这片黄土地不很肥沃,又处在关中、漠北至中原的通道上,战事很多,本会是个穷地方。然而与此同时,土地贫瘠加之地少人多就逼着人想别的办法挣钱,而战争的通道也是经商的通道,加上人的精明勤奋,所以古代山西的商业、手工业异常发达,不仅富商众多,中产阶级也不少。为了生命财产安全,古人修起堡垒,一有兵匪,坚壁清野,虽不能安枕无忧,但也只能这样尽力而为。
据记载,张壁起于隋末,当时群雄并起,李渊从山西打入关中,刘武周则从朔方南下掏了李渊老巢。李世民急忙回救,先在新绛一带的柏壁击退刘军,又在介休歼灭刘军主力。据说当年刘军还有一支部队藏在张壁,战争过后,这批人就在张壁住了下来。
我们现在看到的张壁是否就是隋末的张壁已不得而知,但这段故事许是真的,因为刘武周不仅是个失败者,他还投奔突厥,在很多人的固有观念中这属于叛国投敌,张壁人要不是真的与他有点特殊关系,谁愿跟他有瓜葛,还建了座华丽的可汗祠祭奠他,称他“生为夷狄君,殁为夷狄神”。
张壁古堡远看很低平,近看才知它三面都有深沟,只有南门前地势较平,也有小河流过。南门右侧一座高台上布满建筑,其一半突出堡外,像是南门的瓮城,一半嵌在堡内,台上的建筑是关帝庙、魁星阁、可汗祠。南门内是堡内主街,向北对着另一座高台,上面的建筑有真武庙、吕祖堂、二郎庙等,两座高台上都有戏台,主街上还有祠堂和其它寺庙,中国古代城镇的构造中心往往由神灵空间统筹,但像张壁这样强烈、隆重的神灵轴线还不多见。
一般来讲,坐北朝南的中国北方古建筑群体都是南低北高,但张壁是北低南高,人从古堡正面进入堡内后越走越低的感觉很强烈,不知这与张壁地下乾坤的吸力有无关系。张壁虽有高墙深壑,但其更重要的防御系统是地道,这里要是展开地道战,精彩程度应不逊于电影。张壁的地道有3层,是个庞大的立体网络,地面上用各种隐蔽方式连通每座庙宇民居,亦有出口通向堡外,地道总长近万米,最深处20余米。
有建筑学家认为,游牧人建城或建堡爱采圆形,是源于他们围羊圈的习惯;农耕人建城或建堡爱采方形,是源于阡陌的形态。我们看到张壁是圆形的,我们也知道刘武周的军队中有不少游牧的突厥人。不知这两个现象之间有无逻辑关系,我们无能力考证,只是觉得旅行时想想此类人文历史话题挺有趣。据说张壁南门内左侧的西场巷某处有一个狼头雕像正对着可汗祠,突厥的军旗就是狼头旗,可惜因时间仓促,没找到这具狼头。
No.3灵石梁家堡 山地古堡竞风流
与临近著名的王家大院方方正正的造型不同,灵石夏门镇的梁家堡依山就势而建,设计灵活,没有成规。
汾河流经夏门时西岸有一小段临河是峭壁的山岗,梁家堡便建于其上。为了让古堡顶端与汾河水仍有亲密接触,梁家在河边依峭壁直上直下地建了座40多米高的百尺楼,楼底层为安全只开一小门,楼梯段各层的开窗越高越多,越高越大,直至顶层变成敞廊,以将山河风光收进堡内。这座凌河孓立的宽大砖楼也成为梁家堡的标志。
古堡的正门在南面,经过两层楼的关帝庙进入头道堡门,拾阶而上,眼前景物步移景异。从河边看古堡是幅凝固的画面,堡内则是流动的影像。一会儿一座飞虹般的小桥掠过头顶,一会儿一座高墙横在眼前,而一转角又柳暗花明,你永远猜不到下一步的影像是什么。因为古堡损毁比较严重,下一步可能是惊喜,也可能又是怅然,然而不论如何,这是座中国罕见的、地地道道的山地古堡,不仅仅因为它有高大壁垒,它的美也不仅来自古老,而是它自身确实漂亮,煤灰和破败都掩盖不住的漂亮。
夏门梁家与静升王家不同,王家多富商,梁家多官,据说明清两朝梁家出了近两百名大小官员。可能是因为官气在梁家不稀罕,也可能是梁家的官员们还留有读书人偏爱的闲情逸致,所以梁家不像王家,建设家园不追求衙门状、府第状,于是梁家为我们留下了这座古堡。它在今天本该是个极浪漫的地方,但空气中的煤灰实在太多了,心情不可能不受到一点儿影响。
梁家堡周围的一些地名与隋末那段历史也有关系,如秦王岭、龙头岗、老生寨等。据说李世民撺掇他爹在太原起兵后,在此与隋将宋老生发生过激战。然与张壁不同,没有记载与传说将这座古堡与隋末战事联系起来,梁家堡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与山西大多数古堡一样,与明末战事密切相关。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