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中学开始,历史教科书上总将坦赞铁路作为中非友谊的象征。这条1860公里长的铁路如传奇般一直萦绕于我脑海之中,这是一条怎样的铁路,为何它被非洲人民称为“自由铁路”?为何它又被认为是新中国60年历程中反映中非友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带着这种种疑问,我们一行人探访了坦赞铁路并在火车上度过了三天两夜。
坦桑尼亚的“中国火车站”
四月份的达累斯萨拉姆虽为雨季,却依然酷热难当。车水马龙的交通加之湿热的天气,让人气闷,我们无心陶醉于这里的美丽,只想尽快回到那四季如春的赞比亚首都卢萨卡。
坦赞铁路从这里开始,起点站就是达累斯萨拉姆的库拉西尼火车站。达累斯萨拉姆是坦桑尼亚的首都,也是该国第一大城市和港口,在坦桑尼亚的唯一官方语言斯瓦希里语里意为“平安之港”。中国明代郑和下西洋时就曾到过这附近。
我们的车票上写着候车时间为12点30分,10点左右我们就进入了车站的候车大厅。看到库拉西尼火车站时,我们感到很亲切,因为它建得如此富有中国特色,走到这里有一种错觉,就像回到中国一样。
库拉西尼火车站整洁而又层次分明,一切都有条不紊。车站分上下两层,一层主要用于购票与货物托运。在购票窗口旁的公告牌上,详细注明着坦赞铁路所要经过的53个车站的站名以及一等座、二等座和普通坐票的具体价格。因为车票必须提前一周购买,所以购票窗口前并没有排起长龙,只有问讯处前有一些零星的黑人朋友在忙碌着。
二层用于候车,有车道直接通上去,为携带行李较多的旅客带来很大便利。我们到达这里时,一些乘客正在紧张地搬运货物行李。然而,大厅的宽大整洁还是出乎了我们的意料,很难想象这样干净的火车站已经运营了35年之久了。在正中央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由中文书写的坦赞铁路全线鸟瞰图,向我们清晰地展示出这条铁路沿途经过的高山深谷、森林草原与沼泽湖泊。在正对着这幅全线图的两根立柱表面,悬挂着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坦桑尼亚前总统尼雷尔与赞比亚前总统卡翁达的画像。坦桑尼亚、赞比亚、中国这三个美丽的国度,这一刻就这样由一条史诗般的铁路联系在了一起。
走出车站大楼,“坦赞铁路运营25周年纪念碑”一下子跃入眼帘。这是一座特殊的纪念碑,建于2001年7月19日,它的设计是将一辆火车头的底座安放在一段铁轨之上,在火车的车身上用中文清晰地写着“东方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方机车车辆工厂 1973年造”的字样。简单而朴实,具有浓浓的上世纪70年代的历史韵味。
车站的工作人员已开始检票了,我们赶紧一路小跑奔过去。来非洲之前总是耳闻坦赞铁路运营时会很荒凉,而我们眼前却是“春运”一样的热闹景象。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