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英博物馆(英国)
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中国人习称“大英博物馆”,它是收藏世界各国古物最丰富的博物馆,它的藏品,几乎展现了所有文明古国的古代文明。
不列颠博物馆建于1753年,是在私人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当时,有一个富裕的英国医生叫汉斯·斯龙爵士。他是英国国王乔治二世的私人医生,又是一位古董爱好者和鉴赏家,他一生酷爱收藏文物古玩。1753年,他在临死的时候,把自己一生所收集的5.3万多件文物赠给了国家。英国议会于是做出决定:筹资兴建一座国家博物馆,来保存和利用这些文物。
1759年1月5日,不列颠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最初馆址规模很小,是一座两层楼的法国式建筑,原是一座贵族的私人邸宅。随着英国国力进一步强盛,海外殖民地扩大,不列颠博物馆的藏品越来越丰富,其中大部分文物是依靠强力从世界各地掠夺而来的。
1823年,由于藏品的激增,原有的建筑已不能满足收藏、保护及展示的需要了,于是不列颠博物馆决定建立新馆。新馆坐落在伦敦市中心,建筑华美而壮观,正面耸立着典型的希腊爱尔尼亚式立柱,石柱托起巨大的山墙,山墙上装饰着精美的浮雕,气势雄伟。博物馆主要部分占地约12英亩,主要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不列颠博物馆全部藏品可分为五个展示区。第一展示区主要展示西亚和埃及文物,是两地古代文明发展史的一个缩影。走进展示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代亚述王宫的巨幅浮雕,有的反映战争场景,有的是猎狮场景,有的描绘国王的事迹,生动地反映当时西亚人的社会生活。在古埃及部里,收藏着7万余件古埃及文物。那些怪诞的人兽石雕,一具具装饰有各种图案的法老棺椁和木乃伊,以及壁画、碑文和镌刻的石器器皿等,其数量和精美程度,除开罗的埃及博物馆外,再没有能与之相比者。
第二展示区是古希腊、罗马文物室。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摇篮,英国依靠强大的实力,掠夺了大批古希腊的稀世文物,这些物品构成了不列颠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里藏有古希腊著名雕刻家菲底亚斯、史柯巴斯等人的绝世之作,也有陶制偶像及精制器皿,还有古罗马形态各异的青铜雕像。一组古代雅典卫城帕提农神庙中的雕刻,其精美无与伦比。这是该馆花3.5万英镑买来的。
第三展区展示的主要是英国史前、古代及中古时期的文化遗物,这些遗物体现了英国文化的发展源流。
第四展示区是东方文物展示室,也是博物馆里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该展区有来自中国、日本、印度以及其他中南亚国家的文物十多万件。仅来自中国的历代稀世珍宝就达2万多件,其中绝大多数为无价之宝。中国展厅的展品是按历史顺序排列的。从远古时期的石器,6000多年前的半坡村红陶碗及尖足罐,新石器时代的大琮、大刀、玉斧,商周时期构图优美、工艺精湛的青铜尊、鼎,到秦汉时代的铜镜、陶器、漆器、铁剑,六朝时代的金铜佛,隋代白色大理石立佛像,唐代的三彩瓷器和宋、元、明、清各代的瓷器及各式金玉制品,更重要的还数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这是一件仅存的稀世珍品。真可谓门类齐全,无所不包,而且都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此外,还展有中国历代铜币、丝绸、绘画、珐琅雕塑、书稿。就连博物馆后门的两座大石狮子也是从中国运去的。英国殖民者马克·奥里尔·斯坦因从中国夺去的大批敦煌经卷、佛教艺术珍品也都收藏在这里。另外,这里还有两件印度和南亚地区的佛教作品相当著名,一件是“阿马拉瓦底的浮雕”,一件是“贝玛南的舍利容器”。
第五展示区为珍宝室,这里藏有许多英国人特别喜爱的文物。最初一批文物是由汉斯·史隆所捐赠的善本书、钱币、纪念章和陶艺品等,以后博物馆又从各处收集了大批金银、珠宝以及镶嵌工艺品等,因而称为“各色各样的搜集品”。珍宝室中收藏的一批古代地图真正称得上是稀世珍宝。博物馆中藏有一幅“萨尔达的世界地图”,这是一幅中世纪时期的作品。在这幅地图上,整个世界被描绘成一个规则的圆盘形,以耶路撒冷为世界的中心,地中海位于中下部,而真正的东方则被绘于上方,在这幅地图中,看不到任何精确的地理,但可以看出代表了基督教的世界观。
被英国人称为第一号珍宝的是“罗塞达石碑”,它陈列于博物馆最底层的显著位置上。这是一块黑色玄武岩石碑,长约107厘米,宽约76厘米,厚约30厘米,被发现拿破仑远征埃及时。“额尔金大理石”也是该馆的镇馆之宝,是从希腊帕提农神殿上取下来的大理石雕刻品。这些雕刻品是希腊著名雕刻大师菲底亚斯唯一传世的作品,相当珍贵。
不列颠博物馆的藏书在世界上久负盛名。该馆藏书数以千万册,有大量英国和世界的经典文献、书籍、手稿、档案等,不少是仅有的珍本。如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莎士比亚手签的一份抵押契,以及《艾丽思漫游奇境记》的手槁等。除英文外,还有阿拉伯文、波斯文、土耳其文、梵文、印地文、蒙文和中文等多种文字书籍。仅中国书刊就达6万多种。据说,不列颠博物馆每年要设6千米长的书架,方能容纳从世界各国源源而来的图书。1973年,原属不列颠博物馆的图书馆已与其他图书馆合并,改为独立的不列颠图书馆。
不列颠图书馆有一个圆形屋顶的大阅览室,历史上许多学者、名流、政治活动家都曾光顾这里,博览群书,进行研究和写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卡尔·马克思移居伦敦后,数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以至从他的座位到书架之间用双脚踏出一条清晰的履痕,最终完成了不朽的名著《资本论》。至今,在1874年3月26日借阅登记薄上,仍留有马克思亲笔写下的苍劲有力的签名。孙中山先生1896年在伦敦停留的9个月中,几乎每天都到不列颠博物馆来研读,这对他的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现在,不列颠博物馆中除图书馆独立出去之外,还单独成立了自然历史博物馆和人类博物馆。因为博物馆的空间已容纳不下收藏的文物。
不列颠博物馆整日免费开放,任凭参观。这里无愧是认识人类社会文明的良好课堂。
3、梵蒂冈博物院(梵蒂冈)
梵蒂冈博物院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一角的教廷所在地、“国中之国”的梵蒂冈市内。它南邻著名的圣彼得大教堂,共由12座建筑年代不同,建筑风格各具特色的收藏馆组成。展览面积达5.5万平方米,收藏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五光十色的文物珍宝和艺术大师的杰作。
博物院的12座建筑中首先要数教皇宫,这是15世纪晚期教皇尼古拉五世仗着自己的权势,督率大批艺术家和雕塑高手及能工巧匠昼夜赶工建成的,精雕细刻,集富丽堂皇之大成。以后的教皇也不甘落后,大兴土木,从而为后世留下了一座建筑杰作。最晚的一座竣工于1970年,是用来收藏格里高时代的世俗艺术品、基督教早期艺术品和传统民俗艺术品的现代建筑。
教廷收藏艺术品始于1503年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在位之时,他把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吸引到了梵蒂冈。他让米开朗基罗为西斯廷教堂制作天顶画,委托拉斐尔为他的私人套房搞装饰,他本人拥有大批文物。教皇们为了搞到艺术珍品费尽心机,不择手段,利用权势和影响,搜集了大量的文物,由此使现代宗教艺术馆得以建立。公元前1世纪著名的雕塑群《拉奥孔》出土后,买主不可胜数,教皇尤里乌斯利用权势把罗马政府中的一个肥缺给了宝物的主人,把这件宝物弄到手。
博物院的珍宝是按照不同内容分馆展出的,有“埃及馆”、“画像陈列馆”,陈列雕刻作品的“庇护——克里门汀馆”,展出东方艺术品的“拉特兰馆”以及“埃特鲁斯卡馆”,“挂毯廊”、“地图廊”等。就说地图廊吧,里面铺满地图,其中有意大利的地图40幅,有境内地理和沿海岛屿图、古今地形图解以及热那亚、威尼斯等城市的地图。它们都出自16世纪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建筑师伊格拉齐奥·旦丁之手,他用三年时间,在1583年完成,代表了当时地理学与地图学的巨大成就。
专门陈列拉斐尔作品的“拉斐尔馆”,是最吸引人的中心之一。在16世纪,他和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文艺复兴艺术上的三杰。在他短暂的37年的人生历程中,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一批稀世绘画作品、建筑设计图等,他还奉命为教廷绘制壁画10年,其中总名为《教权的建立和巩固》的壁画中,他用现实的手法表现了血肉之躯的人世生活。在“签字大厅”进门两侧墙上他画了《辩论会》和《雅典学院》,前者表现古代哲人的交谈辩论,后者则描写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数学家欧几里德等聚会的情景,这都成为他遗留下来的伟大艺术遗产的重要部分。
来到西斯廷小教堂里,人们可以看到米开朗基罗用四年时间,在300平方米的天花板上完成的天顶画《创世纪》。这位参加过反美第奇暴政起义的斗士,在他画的圣经故事中,表现了想象中的英雄和巨人。据说他绘完这幅画时,颈子都歪了。他还被迫为教皇绘制了高20米、宽10米的《末日的审判》这幅极为宏大、复杂的壁画。他用雄浑、刚健的笔触抒发了自己爱憎分明的善恶观。面对如此惊心动魄的艺术杰作,每一个参观者都不能不久久驻足沉思。
这座博物馆里还收藏有不少出土于墓葬中的金、银和青铜制品以及收集来的令人惊叹的工艺品、绘画作品等。还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有一座收藏达50多万件手抄本和印刷品的图书馆,其中有许多是历任教皇和欧洲一些王室贵族的藏书。在陈列柜中摆有誉抄在羊皮纸上的圣经;有1612~1659年中国地图的手抄本,翻开的一页上,是详细描绘的湖广地图。在这里能看到多种版本的圣经,大的长约二尺,宽有尺半,厚也有尺余,小者长不过寸半,宽约一寸,厚仅三分,只有用放大镜才能看清。
梵蒂冈的艺术宝藏虽然有许多打上了宗教的烙印,但它们是世界各国无数艺术家和劳动者心血的结晶。历史翻过了一页又一页,这些艺术瑰宝将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辉。博物院无愧于世界上最古老、最宏大的博物馆之一这一赞誉。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