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县:成都私密后花园 身心了了古中岩 (6)

喜欢
大字
小字
远方网 微博 | 2012年12月17日16:28

尽管已是冬季,沿途却仍青翠欲滴。竹是主打,翠绿得逼人眼。此外还有数不清的乔木、藤本和灌木。竹叶肥润饱满到压垮枝头,一水儿地俯下身,在头上形成一排天然的绿色拱门,清静幽深绝胜青城山。洞窟间杂于壁上,佛、菩萨、天女、力士、供养人,各种雕像或立、或坐、或卧、或斜倚,栩栩如生,衣带是飘飞的,身材是丰腴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是盛唐神韵。

  景区介绍

  中岩,又名云岩,地属龙泉山脉尾段,位于青神县城南约9公里的岷江东岸,隔江正对思蒙河口,素有“川南第一山”和“西川林泉最佳处”的美誉。中岩,从唐代开始陆续建寺,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期为佛教圣地,是十六罗汉之第五罗汉诺讵罗尊者开辟的道场,揽胜参拜者常年络绎不绝,与峨眉山齐名,故有“先游中岩,后游峨山”之说。

  中岩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初恋的地方,被范成大誉为“西川林泉最佳处”,陆游赞为“川南第一山”,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景区为上、中、下三寺(岩),面积26平方公里,游程10华里,顶峰海拔高度为616米。景区蜿蜒起伏十里许,青峰冥壑、流泉响石、风光绚丽、景色怡人,适于常年旅游。是成都──青神──乐山──峨眉水陆旅游环线上一颗璀灿的明珠。始创于东晋,彰显于唐、宋的古中岩,早期为著名佛教圣地,是十六罗汉之第五罗汉“诺巨那尊者”道场,其佛法弘大,与峨眉山齐名,“岩壑胜景,不减峨山”,故有“先有中岩,后有峨山”之说,在古代盛行水运时,有“先游中岩,后游峨山”之说。

静观众生摄影 豹小白静观众生摄影 豹小白

  千古中岩,钟灵毓秀,人文精萃。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年少时曾负笈在古中岩书院求学三年,并与恩师之女王弗“唤鱼联姻”成就千古佳话。“小轩窗正梳妆……”这阙悼亡妻之作《江城子·记梦》寄托东坡对发妻的真挚爱恋。自唐以来,李白、苏轼、黄庭坚、陆游、范成大等历代名家和众多达官显宦慕名景仰,泊舟江畔,登山怀古,揽胜抒怀、吟诗勒石,至今仍留下摩岩题刻119则,摩岩造像48龛2400余尊,岩壁之间诗书光彩夺目。景区内主要有临江下寺、东坡唤鱼、平台伏虎、佛洞云穿、长廊千佛、卧佛石窟、仙床凌虚、玉泉流杯、石刻碑林、灵岩石笋、翠微远眺、清溪涧道十二大景观。景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银杏等名贵树木和多种珍稀野生动物。使中岩成为融宗教、人文、自然景观为一体,集山、水、林、泉成一色的景区。

  地址:四川眉山市青神县瑞峰镇

  门票:20元/人

  主要景点:

  江楼水月

  位于下岩慈姥桥畔,慈姥矾头岷江水面上,《青神县志(光绪版)》载:“下岩,有水月楼翼然江上,游者多登临眺览,饮酒赋诗,最可爱者,天空水底,月印波心,翠竹穿溪,流泉响石,诚邑中佳景也。”明熊相《中岩记》“正德戊寅,余南巡至青神,宿下岩。明日登临水月楼,时白露横江,水天一色,峨嵋诸峰,近若几案,心目觉怡旷。”明中惺《中岩记》云:“渡江即水月楼,楼址啮江,寺寇之。由楼视江则已府。由寺登楼乃反降,阶垂穷与楼凑,阶代楼为梯者强半,揣本齐末,度楼之腰,犹未能至乎寺址也。”昔水月楼之形胜,可见一斑。因岁月流逝,江流冲刷,楼久已倾圮,没入江中。其故址周围,今以条石堡坎,砌作平台,栏杆围绕,古榕覆盖。登临其间,依稀尚可寻味昔日临楼眺江之风光情景。

  龙湫唤鱼

  景点即今之“唤鱼池”。循下寺右侧石级小径行约半公里许,入两山耸峙之峡溪,沿溪数折即至。悬崖峭壁之下,花竹如绣,澄潭一泓,相传为慈姥夫人之窟宅,世称“龙湫”,古有“龙湫胜景”之誉;其上即慈姥岩。潭水深不可测,有鱼替隐其间,游人但一拍掌,群鱼便应声而出,若体人意。当年,苏东坡游学中岩,从学名孺王方时,因恋此潭山光水色,常自临潭观景,拍手唤鱼,并建议为潭命名。王方于是盛会县内名流,相约投笺荐名,均不中意,独苏东坡笺荐“唤鱼池”,风流文雅,深切情景。(传说王方正自琢磨,恰其爱女王弗也自家中遣使女送来荐名投笺,赫然也是“唤鱼池”3字。与苏东坡似是心有灵犀,不谋而合。王方大喜,连称“妙!妙!妙!”即命苏东坡手书“唤鱼池”三大字,刻于崖壁之上,并将爱女王弗(芳龄16)许配苏轼(时年19)为妻,结成佳偶。从此,“龙湫”胜景,便添“唤鱼联姻”的千秋佳话,共成“龙湫唤鱼”的名胜景观。岩间满布题刻,多出名家,为中岩文物的天然宝藏之一。

  佛洞穿云

  旧志载称“牛头窍”,位于下寺至中寺之路左侧,下临深壑。洞口高4.6米,宽7.2米,洞径前大后小,似若牛角,深邃莫测。洞额刻有“牛头一窍”4字,旧称“牛头洞”。又以洞口原先造有十六罗汉浮雕像,还曾供俸过一尊“赵公明神像”,所以又叫“罗汉洞”或“财神洞”。明代嘉靖年间,县人余方池(翰林修撰)取“佛洞穿云破”之义书“穿云洞”3字嵌于洞顶,后人即以此相称。相传,古潼川府(今四川三台)有一“牛头山寺”主僧与中岩开山祖师诺巨那曾结善缘。因佛额明珠被盗,窃贼于江边洗涤时,又不慎将珠失坠水中,为海神所得。官府严诘寺僧,限期归还,主僧于是不远千里访至中岩,得诺巨那相助,向海神索珠得偿。临去,诺巨那指引牛头寺僧进入此洞,嘱其闭目,助以法力,但觉“园光”在前,耳畔生风,须于,忽闻呼其名者,张目则已达牛头峰下,原珠壁还,遂免寺中一场厄难。从此,诺巨那与牛头寺主僧即借此洞常相往来,共创中岩佛教道场。最后均“圆寂”于中岩山上,遗体葬于“宝瓶峰”之后“诺巨那龛”中。陈祥裔《蜀都碎事》载:“牛头山半有洞,人传八百里与眉州通,曾有避罪者匿其中,后于青神中岩见之”。

  长廊千佛

  由“穿云洞”前行,即“罗汉岩”。由此而去,直至“玉泉岩”,逶迤数里,为中岩“梵宫法象”聚集地,古称“千佛长廊”。岩壁上下,密布摩岩佛像,大小完缺共计2000余尊,多为唐宋造型。法界庄严,神态各异,风格古朴,技艺精湛。岩之对面,群峰耸峙,千岩竞秀,风光文物,相互辉映。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有话说

您还可以看看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大家发现

为我发现

发现攻略
    发现微博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立即注册
    X
    @明日香 提问中
    1/140
    此问题会同步到你的新浪微博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