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季,北京食客的固定动作是吃涮肉,寒风凛冽,小雪飘飘,不找一家靠谱的涮肉馆子吃顿涮肉,都觉得对不起这天气。于我而言,吃涮肉的氛围甚至比吃什么都有趣,坐在靠窗的座位,窗户上全是水雾,外面光秃秃的杨树只能模糊见到点枝桠,桌子上铜锅旺盛,炭火充足,清汤翻滚,羊肉新鲜,二锅头凛冽,三五好友热络,这时会有一种时光穿越感,似乎棉帘子一挑,进来的人是穿长衫的周作人,或者穿着西装的老舍。
北京作为涮羊肉这种吃食的大本营,随随便便找出几十家靠谱的馆子问题不大,我想在这些靠谱的馆子里再细分,找出我心仪的一些。涮肉八大家,不是唐宋八大家,要是家家都有好吃的糖蒜,你说是糖蒜八大家也行。
我心仪的涮肉馆子需要满足我的几点要求:传统,最起码是铜锅涮肉,中间加木炭的那种,用个电磁炉,来个小火锅,加点羊肉片,这不能算;氛围,店不能大,大了难免程式化,你觉得连锁的东来顺能代表北京涮羊肉吗?反正对我这个吃货来说,真不算;第三是料得好,你把一盘盘冰冻羊肉摆成花我也不待见,最起码得是手切鲜羊肉。
最近我常去的一家是金生隆,这原本是做爆肚的老字号,其实他们家的涮肉也是出众,作为正统的涮肉,锅是铜锅炭火,羊是内蒙绵羊,肉则是取八个部位,手工切制,立盘不动。所谓八个部位分别是:大三叉、羊筋肉、羊上脑、羊磨裆、羊里脊、羊腱子肉、一头沉和黄瓜条。大三岔最肥,肥瘦各半,再来一份磨裆,一份黄瓜条,如果喜欢吃瘦的,则加一份羊腱子肉,而“一头沉”指的是羊后腿肉,也是瘦嫩。涮肉的调料是家传祖制,在这家小店的墙上,挂着四代人的照片,上百年传承有序。清汤锅底上桌,铜锅喧嚣,羊肉别一股脑倒进去,慢慢来,涮几下变色既熟,蘸着别致的小料。有一些物件往往令人入戏,你提着几个鸟笼子,走路的时候自然会悠闲自得,晃晃悠悠,吃着涮肉,喝着小酒,嘴里自然会哼着小曲,这也是一种小满足。最后别忘了来一份现炸的辣椒油,其实不辣,只是香,特别香。
要是有空去南城,我也会跑去仁人居吃一顿涮肉,这里地方稍大,生意火爆自然不假,这里的特色也是肉,手切鲜羊肉可以点三份,这里也有罕见的羊尾油,羊油稍微在铜锅里一涮即熟,蘸着小料吃,恍惚自己就是苏东坡。而且更有一点,这里的价位普遍要比城里便宜不少。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简称“京”,现为中国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全国第二..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