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秀区的老街上,一座高耸的古老哥特式建筑与众不同,这座被广州市民称作“石室”的教堂,历经百年风霜仍保持最本真的面目。
周末的一天,我们走入石室圣心教堂,正遇上韩语弥撒,不少韩国人坐在教堂的座椅上安静聆听,弥漫着肃穆而神圣的气氛。实际上,这里不仅是信徒的避风港,于每个到此的游人来说,都是寻觅安详平和之所。
地理坐标:
耶稣圣心堂(又名石室)坐落于广州市一德路,是目前广州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历来广州教区主教座堂。
它面向南方而非西方,是国内与亚洲现存最宏伟、最具有特色的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可与闻名世界的国际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相媲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媲美巴黎圣母院的“石室”
在一德路上,这座堪称能与巴黎圣母院媲美的宏伟建筑格外抢眼,高耸的塔尖,消瘦的身形,哥特式的建筑风格让它很快与周边的其他建筑区别开来。这是广州教区石室教堂,也是天主教广州教区主教座堂,因奉耶稣圣心为主保,故命名为耶稣圣心堂。因教堂全部墙壁、柱子、尖塔是用花岗岩石砌成,故广州的市民百姓称之为“石室”。在众多旅游资料的相关介绍中给它的定位是:宗教文化与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型,也可以说是中西文化合璧的代表杰作之一。
据史料记载,建筑教堂的石料当年是从香港九龙等处山上采运来的。石室奠基时,明稽章主教分别从耶路撒冷和罗马运来1公斤的泥土埋于基石下,其意义深远:教堂前东侧刻有拉丁文“Jerusalem 1863”即“耶路撒冷1863”,西侧刻有“Roma 1863”即“罗马1863”字样,象征着天主教源于东方亚洲的耶路撒冷,发展于西方欧洲的罗马。
既然是中西合璧的典型建筑,其缔造者也必须是来自中西方。实际上,耶稣圣心堂是由法国两位极有才华的建筑设计师Vonutrin和Humbert设计,中国广东揭西客家人蔡孝工匠监督建造。石室所用石块,数以十万计,有的石块重量超过1000斤。对所有石料从打磨到砌建,蔡孝都亲自验查。根据维修工程的文物专家鉴定,认为蔡孝用了岭南传统建筑的桐油灰浆作为石头之间的粘缝剂,用糯米灰浆来砌砖,不但稳固而且节约成本;穹隆顶部,一部分石块当中凿穿双孔,用铁枝贯穿起来砌结,使建筑物更为牢固。
走访当日,石室教堂的修女告诉记者:“其实建造石室教堂的石匠基本上都是华人,当时华人与欧洲人的建筑思维很不一样。蔡孝当时也只是一个年轻人,鉴于中国的气候跟欧洲的气候不尽相同,所以要打造这个大的工程必须融合中国的建筑技术。对于他提出的糯米粘固方法,法国人开始不以为然,后来一试觉得效果不错,就采用了这个方法,而蔡孝则跟随法国工程师建造石室长达二十年。”
广东古时一直是“百越之族”居住的地域,清政府在这里设置了广东省,于是广东的名称沿用至今。这里自古就是我国的富庶之地,早在秦汉时代已经有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活动,到近代,广东更是成为商业发达的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