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上海本帮菜
上海本帮菜讲究的是浓油赤酱,红烧狮子头、红烧蹄髈这都是上海本帮菜的招牌。但并非所有上海菜都是如此,也有很多清淡的,南翔小笼包就是典型。小肉包做得鲜而不腻,皮薄到透明得可以看见里面的肉馅和汤水。吃小笼包很有讲究,用筷子夹住小笼包轻轻拎起,在顶端咬出一个小口,先把汤吸掉。汤才是小笼包的精华,有些十分讲究的人,甚至只喝掉汤,其余的就扔了。
36、奶油蛋糕
说上海人洋气,大多是表现在他们的生活方式上。上世纪二三十年的时候,大户人家的孩子过生日就吃奶油蛋糕唱Happy Birthday to you。
37、婆媳关系
上海婆婆难搞定是出了名的,恶劣的婆媳关系在上海尤为显著。直到现在,每天晚上上海卫视和东方卫视播放的关于情感类的访谈节目(如《老娘舅》《幸福魔方》)九成九都是在试图解决婆媳问题。
38、上海早点“四大金刚”
上海早点有四大金刚之说——大饼、油条、豆浆、粢饭。曾今作为衡量民生的标准。
39、电车
张爱玲的小说《封锁》里最重要的场景,就是电车了。铃声“铛铛”的世纪回响,现在上海南京路上还有当年铺的铁轨。
40、黄包车
黄包车是日本人创造出来的,但是在旧上海发扬光大。那时上海由专门的黄包车租赁公司,好像现在的出租车公司一样。大户人家也有私家黄包车,雇佣专门的司机。直到1956年,上海最后两辆黄包车被送进博物馆,供人参观。
老上海货
41、恒源祥
如今,提到“恒源祥”,你一定首先想到,2008年除夕夜让全国人民以为电视机坏掉的那个超级雷人广告。“恒源祥”就被这个广告毁了,让人都不好意思把“恒源祥”穿着在大街上走。但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恒源祥”是羊毛衫品质的保证,许多人趋之若鹜,无数到上海出差旅游探亲的人都要捎几件“恒源祥”回家馈赠亲友,那时穿一件恒源祥还是值得炫耀的。
42、大白兔奶糖
曾经何时,大白兔奶糖是高级零食,全国人民都希望能买到上海的大白兔奶糖。结婚搬酒席时如果把大白兔奶糖当喜糖,那就是身份的象征,绝对有面子。那时两颗大白兔奶糖能泡成一杯牛奶,现在你再试试?
43、曹素功墨水
小孩子学书法,“大”字还写不好的时候,就要用曹素功墨水。字能不能学好是一说,但是上海人就是讲究个派头,小孩子学写字也要有书法家的派头。曹素功墨水很容易判断是不是正品,因为曹素功墨水放一段时间就会发臭。因此,书法课上总是臭气熏天,所有毛头孩子都用曹素功。
44、麦乳精
那时,上海人家家户户的茶几上都要放一罐麦乳精,客人来了,给人泡一杯麦乳精那可比上好的茶叶还要有面子,自家的小孩子都舍不得给他喝,难得给喝一杯,也泡得淡得只有一丁点甜味儿。所以那时的孩子都有个奢侈的愿望——干吃麦乳精!
45、上海家化
家里几代人都用过六神花露水、美加净护手霜。这些大众日用品都出自“上海家化”,但是“上海家化”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变得日益低端,它除发扬“六神”“美加净”这样的传统品牌,还开发了“佰草集”“高夫”这些高端品牌,如今能与“欧莱雅”这样的欧美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分庭抗礼。
46、海鸥相机
那时家里有一台海鸥相机,相当于现在家里有一辆宝马。它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时髦的数码产品,老百姓要买一台海鸥相机,要花去好几个月的薪水。
47、蜂花牌洗发精
时至今日,蜂花牌洗发精仍然以物美价廉著称,它朴实的包装、优良的品质没有被追求时尚的年轻一代抛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到护发素,你唯一能想到的牌子只有蜂花。蜂花最辉煌的时候是那个把所有化妆品统称为“雪花膏”的年代。
48、永久牌自行车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结婚,如果有辆永久牌自行车当嫁妆,那就够面子了。农村人结婚,甚至用永久牌自行车去接新娘。
49、凤凰牌缝纫机
上世纪七八十年结婚,要配备的嫁妆,除了永久牌自行车,还有凤凰牌缝纫机。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大多家庭都自己买布回来做衣服,孩子的衣服嫌小了,接上一块儿继续穿。
50、上海宝石花手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宝石花手表风靡一时,许多人恨不得将手表带在衣袖外面。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