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教寺位于剑川县沙溪镇寺登街中,是大理阿吒力密宗佛教寺院,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据《故世守鹤庆知府高候行状墓碑》记载,该寺由鹤庆知府高兴发动剑川10家土官兴建。2006年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吒力是梵文“Acarya”的音译,意为“轨范师”、“导师”、“正行”。白族称之为“阿吒力轰”,直译为汉语就是阿吒力教的意思。阿吒力教是佛教密宗的一支,大约在唐朝之际传入今云南大理地区,元、明之后逐步衰落。阿吒力教的主要修行方式有诵咒、结印、祈祷,有所谓“三密”即语密(口诵真言)、身密(手结契印)、意密(心作观想)之说。阿吒力教在大理地区流传的时间长、影响的范围广,曾一度是西南地方政权南诏与大理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
兴教寺历史上曾历经多次维修,现存大殿及中殿。其中大殿又称万佛殿,通面阔5间18米,通进深4间14.5米。下檐5间为四面回廊式,外檐四周檐柱共20棵,各柱头以栏相连。额上施普柏枋,枋上架下檐斗拱,四面共计斗拱46朵,拱眼位置用3道叠坊相连,上刻如意纹图案,枋中心施一齐心斗。斗拱结构古朴,梁柱肥硕大方,下檐翼角飞翅,具有明代建筑的典型特色。殿壁四周里外两面满绘重彩描金的佛教壁画,为明代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沙溪甸头村的白族绘画大师张宝所绘。现仅存20余幅,内容有《南无降魔释迦如来佛会图》、《太子游苑园》、《大日如来与阿难迦叶》、《东方阿閦如来》、《织盛金轮图》等。中殿,又称天王殿,通向阔19米,通进深16.5米,抬梁式木结构,单檐歇山顶。山门对面有一古戏台,系魁阁带戏台。阁穿斗式木结构,三重檐歇山顶。戏台平面呈正方形,边长8.6米,高13.5米。
兴教寺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建筑艺术中的杰作。充分展示了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木雕艺术之乡———剑川的白族工匠高超艺术水平和文化内涵。其建筑格局集宗教性和民俗性特征于一身,对研究白族社会史、中国民族史、建筑史、佛教史都具有重要价值,也是白族和中原汉族及滇西北藏族、纳西等少数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以兴教寺为中心的寺登街古建筑群历史悠久,完整地保留了滇藏“茶马古道”上传统古集市风貌,显示了独特的白族文化氛围,体现了中原文化与白族本土文化的交融。
佛教密宗在南诏时期传入大理白族地区后,与白族土著文化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特点,被称为“阿吒力”教,成为密宗的重要派别,兴教寺就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遗存的研究白族密宗阿吒力佛教在明代流行情况的历史实物依据。其建筑、壁画均独具一格,堪称艺术瑰宝。兴教寺现存主体建筑中的绝大多数构件都是明代原件,至今保存完好。构件名称在清代制定的《营造法式》中都难以收全,是剑川白族工匠在学习汉式建筑基础上大胆创新的结果。壁画出自明代当地白族画师之手,与宋代《大理国梵像卷》一脉相承,犹存唐宋遗风,有雍容大度之美。其中的《南无降魔释迦如来佛会图》、《大佛母图》等,在国内亦不多见,其艺术精湛,令人叹为观止。以兴教寺为核心的寺登街区域文化内涵丰富,至今仍沿袭存在鲜活的“阿吒力”佛教文化、儒家文化和白族民间乡土文化。2001年10月,以兴教寺为核心的沙溪寺登街区域被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列为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由瑞士联邦理工大学与剑川县共同对其进行保护维修,维修严格遵守了文物“修旧如旧”的维修原则,被誉为世界古建筑维修的典范。
(图文:杨锡麟的新浪博客)
沙溪旅游贴士
交通:昆明——剑川——沙溪古镇(从剑川有车到沙溪古镇的,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每隔30分钟有一班车从大理下关发往剑川,车程约3小时30分钟,车费35元;剑川县城车站门口或甸南镇有微型车到沙溪(车程约45分钟,车费10元));下关到剑川,然后在甸南下车,在那里等候去沙溪古镇的车或者直接在车站下车,出车站门就可以看到微型车。
门票:沙溪古镇不大,时间紧凑的话半天即可游览完毕,没有门票。
食宿:当地特色小吃有稀豆粉,羊乳饼。每周周五是镇上赶集的日子,可以去凑凑热闹。沙溪古镇里有不少客栈,也有青年旅馆。在古镇外的农家庄园居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既可以欣赏田园风光,也可以尽享美食。
最佳旅游时间:沙溪古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气候宜人,无寒冬酷暑,四季景色各领风骚。因此,到沙溪古镇不必介意时节,但最好不要周末去,因为在滚滚人潮之中,很难领略古镇水乡的宁静秀美。
美食推荐:沙溪的餐食一般都是由客栈兼营的。地参、松茸都是沙溪的土特产,值得品尝。
(以上信息来自百度搜索引擎/图:杨锡麟的新浪博客)
大理这个地方真是一言难尽,它无法和丽江比试风情,也不及阳朔风光,在这里你能体会到的只有两个字——自由。没有来过大理的人,认识大理大都源于两个出处,一是金庸先生的小说,小说中段皇爷的“一指神功”点出了南昭古国的清远神秘,引人掩卷遐思;二是六十年代的《五朵金花》随着一曲唱遍大江南北的“蝴蝶泉边来相会”,大理秀美的风光也广为人知。其实,大理有的远不止这些。大理历史悠久,素有“文献名邦”的美名。远在新旧石..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