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村石头四合院

喜欢
大字
小字
位于 河北省 | 河北新闻网 微博 | 2013年07月17日14:29

 村中近300多个四合院无一雷同,各有神韵。房院虽有大小,但家家户户干净整洁。院内遍植石榴树、海棠树,摆放着山花、怪石。屋外石头围墙上有石环、铁环,用于拴牲口。屋檐下有形状各异的排水管,奇怪的是管子朝院内,问问主人,答曰:“长年干旱,也无地下水,各家要接蓄屋顶的雨水”。

  在于家村,“石头村博物馆”,那是一处实在没有什么看头的院落,远不如直接进村观看。其实,在于家村临近的会泉村和狼窝村,也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村落,也是典型的石头村,在那里没有任何游人、也没有任何商业氛围,非常值得去看。我们只是担心,怕有了于家村的示范效应,估计那两个村子的村民们恐怕也不会永远这样“拒腐蚀永不沾”的。

于家村于家村

  石头古街

  于家村的先人们对建房布局和街道设置都有明确规范,东西为街,南北为巷,不通的称为胡同,全村古街总长3700多米,街宽3-4米,巷和胡同宽约2-3米,这些窄窄的街道,全为青石铺就,其大小不等,形状各异、乱石铺锦、巨细相间,如诗如画。这些明清古道,追溯其历史多可达五百载,少也有三百年,岁月沧桑,人来畜往,每块石头都被磨得细腻光滑,铮铮发亮,尤其在雨天,在雨水的冲刷下,熠熠闪光,更成为石头村一道难得的风景线。

石头四合院石头四合院

  石头四合院

  于家村最为壮观的当数“四合楼院”。这是一座上砖下石的巍峨建筑物,始建于明末,有房屋百间,建筑面积近千平方米。分为东西两院,均为北高南低,建筑宏伟高大,古朴典雅,错落有致,宽敞豁朗,冬暖夏凉。正房楼上“客位”房内粗梁大柱,没有隔间,宽阔高大,气势恢宏。“客位”窗前是长长的走廊,站在这里向前眺望,南山即景尽收眼底,楼下西厢房后面有一排小房,分别是长工房、磨房、水井房等等。大家气派可见一斑。这座四合院楼院的家族在明清时代曾出过12名文武秀才,当时在这深山僻壤之地,实属不易。

  清凉阁

  “清凉阁”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建筑,它又名“神仙阁”,坐落于家村东口,是于家村的标志性建筑。此阁始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相传由力大无比的于喜春一人所建。据传,清凉阁原拟九层,但修至二层时,于喜春在悬挂风动匾时砸伤手臂,继而病故未能如愿。如今在清凉阁的石板路上仍可看见当时于喜春受伤后留下的血迹斑斑。

  清凉阁共有3层,第三层是村民用木砖补葺的。其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奇巧,雕梁画栋、五脊六兽、斗拱重檐。东门悬有风动石匾,西门高挂扇形镏金匾,南侧嵌有圆雕龙头、扇形匾上书“清凉阁”3个镏金大字;风动石匾制作古怪,双童簇拥梅花鹿、大风不动小风动。

  奇特的是,如此高大的建筑物,竟然不打根基,不填辅料,以天然石底为基础,块块巨石就地而起,从下到上完全干打垒而成。石块巨大惊人,有的长过数米,有的重达数吨,有的原封不动,有的錾迹寥寥,构造粗犷奔放,设计独出心裁。整个建筑充满古朴粗糙之美。

  此外,村中的古戏台,真武庙、于氏宗祠和各式各样的水井、石器具也非常值得一看。

  【特色美食】

  于家村的手擀面是以红薯面与白面相揉合而成,独具风味。 于家村-旅游指南

  【气候与游季】

  全境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4℃,1月平均气温-2.7℃,7月平均气温26.3℃。最佳游季在每年的5-10月。

  【进出交通】

  在石家庄火车站乘坐203路车到井陉县城下车,然后换乘去于家村狼窝的车,车程2个小时。此班车每天共16次。也可每天下午3点在东方宾馆乘车到于家村。

1 2 3 4 5
分享到:

我有话说

河北省

河北位于北京、天津两市的外围,是京城通往外地的门户,自古即是京畿要地。作为清代皇室的“郊游”场所,河北省东北部的承德是我国最早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有清代最大的皇家古典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中国最大的皇家寺庙群——“外八庙”,清代皇家游猎的场所——木兰围常清朝的两个帝王墓葬群:清东陵和西陵,分别位于河北唐山和保定。..

您还可以看看

河北省旅行家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大家发现

为我发现

发现攻略
    发现微博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立即注册
    X

    sdasda

    您有 条新提醒

    @明日香 提问中
    1/140
    此问题会同步到你的新浪微博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