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哥家的圆楼属于塔下村大坝自然村。在太极溪的上流,离我们熟知的"东歪西斜"、"四菜一汤"不过十分钟的车程,也正因此,客栈的生意一直火爆。张大哥早已经猜到我们要入住土楼,事先已经空出了屋子。
和兴楼原名萬和楼,意为:萬事兴和,萬代和睦,家和万事兴。但每一个土楼似乎都有一段故事。萬和楼始建于明朝崇祯3年(1631年)塔下德远堂第九代孙张标宸之手,明朝末年,倭寇入侵,圆楼被烧毁,标宸公七个儿子被迫往南洋各地谋生。民国三年(1914年)第十六代孙木明公之子佛庇、炎开、煜开兄弟在"印尼泗水"经营"远记商行"发达,回家重建"萬和楼"为四层圆楼,并在楼内办烟丝厂。1919年冬焙烟房失火。1926年军阀张毅率部到塔下大坝掠夺钱财,并烧毁所有楼房,张木明公子孙全部逃往南洋定居。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清末秀才张闪开集结乡绅张添开、张庆煌等筹资按原样重建。为防止火灾和土匪袭击,精心设计,设施完备,为求吉利,因多人集资"和合兴建",都系"张公标宸"子孙后裔,故将楼改名为"和兴楼",意为和气兴旺,和睦兴族,家和万事兴。从"萬和"到"和兴",历史走过数百年,张氏的代代子孙依然追求着一句五个字的"家和万事兴"。
大多数土楼,都写着游人禁止上楼。我们能在土楼里住上一晚,自然是一份幸运。张大哥发挥了后人的智慧,把空置的房屋改造成客栈,将用来防御的箭楼改造成厕所。连当年的木栓,木窗都保持原貌。这样看来,相对于村里边许多土楼,要么变成人去楼空的废宅,或变成恶臭扑鼻的养鸭场,亦或是被一些建婚房的年轻人拆了祖楼的楼板,年久失修,即将垮塌。一个还被人精心照顾的土楼,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客家人,用"客"自居,在每一代人身上刻下"客居他乡"的烙印,他们远离家乡,逃避到南蛮之地,只能围聚成一个环,组成一个大圆。一个圆就是一个家,散落在大山里的方方圆圆,"抵御强盗,相互慰藉"。如今的土楼,开门迎客。当年的避难所,变成旅游地。当年的客家人,变成土楼主。造物者的大智慧,将苦难时光流转中酝酿成一圈幸运的整圆。
我住的房间叫"祥光满室"是张大哥小时候的卧室。那时候家家户户,环环相连,小孩子在楼里面圈圈打闹,踩着木板发出咚咚的声响。做好了饭菜的妇人家,会站在天井下,唤着孩子的小名。酒后微醺,我想起儿时,住在老家的吊脚楼的阁楼上,父辈们在楼下烧着柴火闲聊。土制的屋房,依稀带着山林的木香。窗外溪水潺潺,我枕着水声入梦。(文字作者:风如水)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