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皮影戏:一张牛皮演悲喜 一个戏班续传承(5)
腾冲皮影戏艺术特点
皮影戏戏组
腾冲皮影演出组织以村为单位,叫作"堂",它相当于一个村寨的皮影戏组。目前,腾冲最有影响的是固东刘家寨的皮影班子。这个戏班在老艺人刘定中先生的传授下,不论在唱腔、表演、音乐、图象、靠子(皮人)等方面都有突破和创新。还先后多次参加了县、市、省的民间艺术展演,深受观众和行家称赞。其中刘家寨目前的主要负责人刘永周,是腾冲远近闻名的皮影艺人,也是刘家寨皮影的扛鼎人物。
刘家寨皮影戏班
刘家寨的皮影戏是腾冲皮影戏的代表,也是腾冲后期皮影艺术的传承地和流传源头。在100多年的发展演变中,成绩斐然,大大丰富和发展了腾冲本土的文化艺术。
现在刘家寨皮影的主要负责人刘永周和刘定三,是刘家寨皮影的第四代传人。刘家寨皮影戏班在艺人刘永周、刘定三两家四代人的相继经营,革新和完善下,皮影的制作及表演技艺日渐成熟,注重突出其唱腔的地方特色,大量吸收当地民族民间歌调,经过加工提炼,形成了高亢、悠扬、热烈的艺术风格。在对白中,还揉进了一些地方俗语、俚语,使其妙趣横生。
戏班里的艺人平时是地道的农民,夏种秋收,使牛耕田,均是行家里手。每年栽完秧后,他们就舞弄起心爱的皮影,在村里进行三天的皮影戏表演,以"保境祈丰",既热闹了气氛,使人心神怡悦,这种习俗成为刘家寨的传统习俗,也使刘家寨的皮影戏得以完整保留。
近年来,受影视、录像、互联网的冲击,皮影的活动圈子越来越小,观众越来越少,皮影组织逐步改散,艺人纷纷改行。时至今日,真正能进行皮影制作和表演的,仅存固东刘家寨皮影队,被称为云南唯一活着的皮影戏班。
皮影戏剧目
腾冲皮影戏的剧目多取材于传奇、演义、民间故事等,以《三国》、《列国》、《封神》、《西游》居多。随着不断地流传发展,其剧目约计三四百出,其中以《说岳》、《杨家将》、《三狭五义》、《包公案》、《长坂坡》、《万花楼》最为流行。另外,居于姓氏本家的关系,刘家寨喜欢唱汉剧。除了传统的剧目之外,由于皮影的发展、政治文化的需要,腾冲皮影戏出现过许多时代性较强的新剧目,如《白毛女》片段《扎红头绳》、《边纵到腾冲》、《边寨小哨兵》、《腾冲抗战》、《大跃进》等。
皮影戏唱腔
腾冲皮影的唱腔有男腔、女腔、走马腔、喊云腔、悲板等。由于地域及语音的差异,在表演的唱腔上分为两种各具特色的流派,即"东腔"和"西腔"。东腔出于"东练"(洞山、勐连一带),西腔出于"西练"(固东、明光、瑞滇、古永一带)。东腔图像高大、庄重、明晰,音乐和缓幽雅;西腔则图像小巧精美,操作灵活,音乐紧凑轻快,表演具有浓厚的乡土情趣。相比而言,东腔以古朴大方见长,而西腔则以灵动机巧取胜。
现存的腾冲皮影戏班一般只使用"西腔"。总体而言,腾冲皮影戏在表演方面,唱腔少念白多。唱腔的调式就是以上所述的几种固定的形式。念白占了很大的比例。
皮影戏耍把
皮影戏中的"耍把"表演是指皮影艺人在屏幕后操作把杆进行皮影表演的技巧。耍把又分单把、双把和花把。耍花把又叫做串花灯,是一种高超的技巧,多用于《四女将大战木花姑》、《孙悟空大闹天空》等复杂剧目,迄今少有人能掌握这种技巧。一般的皮影艺人只能耍单把或双把。目前腾冲皮影戏的耍把以双把居多,常常一人就能分饰两角,形成银幕背后的"独角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