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规划
霞浦摄影4-5天为最宜,时间富裕的话可以更灵活地安排行程,也可应对一些因天气原因带来的计划改变。如果时间比较紧张,可以有选择性地挑选一些景点,常去的都有:北岐、小皓、东壁、花竹、围江、东安、沙江、沙塘里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霞浦摄影对天气和潮水讲究有很强的专业性,具体的行程要根据来霞浦时间段的潮水和天气来安排,没有固定的行程,只能根据到达的那几天的天气和光影选择最佳的地方。如果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安排行程,可以免费咨询霞浦摄影网:0593—8877665。以下行程仅供参考:
五日游行程参考
D1:清晨前往往沙塘里拍摄海上日出,朝霞映照下的滩涂风光,渔民讨小海等。早餐后到盐田拍摄富有浓郁人文气息的连家船民生活。下午前往北岐拍摄渔民讨小海、挂紫菜等人文风光,美丽的滩涂风光等 ;住霞浦县城。
D2:清晨前往北岐拍摄海上日出、滩涂风光、渔民讨海以及壮观的紫菜养殖场面。早餐后到沙江拍摄海滨风光等。午餐休息,下午适时前往三沙小皓村拍摄晚霞映照下的海滩风光、渔民生产劳作、壮观的紫菜养殖场面等。住霞浦县城。
D3:清晨前往围江一带拍摄海上日出、白鹭馒头山风光、挂蛎场景等。到台江村用过早餐,后前往东安拍摄海上渔村,海上渔排风光,海上人家生活等;午餐后稍事休息,下午前往东壁拍摄海边日落及晚霞映照下的海滨风光、壮观的紫菜生产场面等。住霞浦县城。
D4:清晨到三沙花竹村拍摄海上风光,海上日出,朝霞映照下的海滨风光等。早餐后往北兜拍摄外海出海或渔归场景,渔民编织、修补渔网等。午餐后稍事休息,下午前往拍摄七都滩涂风光,这里的滩涂纵横交错。住霞浦县城。
D5:可安排杨家溪的拍摄。
二日游行程
D1:早上安排北岐(日出)、小皓、东壁;下午沙塘里、沙江S湾;晚上回县城住宿
D2:早上安排花竹日出;中午南下拍围江、台江、东安渔排
专拍日出日落两天行程
D1:花竹日出、中午随便逛,下午东壁或小浩日落
D2:沙塘日出,中午北兠拍“乘风破浪”小船破浪,下午选围江馒头山落日,或者是台江水上落日
注意:霞浦摄影受潮汐和天气的制约极强,以上提供的行程内容在时间和顺序上要根据到时候的具体情况做调整和安排。
■其他信息
妈祖走水
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妈祖文化也是海洋文化的一种特质。历史上宋代出使高丽、元代海运漕运、明代郑和下西洋、清代复台定台,这一切都体现海洋文化的特征。这就是“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的真实写照。而影响所及,妈祖由航海关系而演变为“海神”、“护航女神”等,因此形成了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民间信仰崇拜神之一。
妈祖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英雄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
妈祖“出游”(或“出巡”)时,有“銮驾”和“卤簿”等两者兼而有之的执事和仪仗队。所谓“銮驾”,就是妈祖“出游”时所坐的神舆。所谓“卤簿”,就是仪仗队。仪仗队包括:龙头杖、大锣、长管铜号、铜镜、红灯、彩旗、“天上圣母”街牌、“肃静”牌、“回避”牌,以及金钅戊、玉斧、大刀、画戟、驱妖牌、斩怪刀等器械仪仗;有由人装扮的开路神、八班、御林军等神曹;还有吹笙、车鼓、十音、八乐、马队、妆阁等队伍;最后是香亭、“鲎扇”和凉伞等拥护着妈祖的神舆。
在霞浦县沿海各乡镇,许多的民间活动几乎都与妈祖信仰有关。新船首航、春节社戏、渔民赴外作业、商人赴外经商,人们都要先到庙里向妈祖神灵祈愿、膜拜,借得信物,通常为庙中的红旗,挂在自家屋顶或船上以示妈祖永伴左右。最典型的当属霞浦县沙江镇竹江村和沙江村的渔民,他们将渔业、养殖的丰收,归功于妈祖神灵的保佑。因此,每年必祀妈祖。演神节戏在沙江镇各渔村相继风行,均认为此后神明一喜,便能将四海之“肥水”聚集丁东吾洋,翌年马鲛、白鳓必丰收,海蛎必大稔。后来,有人倡议抬妈祖神像亲临海滨巡视,于是每年神节时,扶妈祖神像正襟危坐轿上,选精壮数十人抬到海滨,一边吆喝一边迅跑,称之为“阿婆走水”。后来,人们义认为“走水”后回宫之妈祖,所经之境,不但蛎产可望丰盈,而且人畜平安,于是妈祖走水后回宫途经岔路口,常引发争执,故各境均选有精壮青年,候在妈祖回宫道中拦途抢轿,此谓之“抢水”。这一活动,渐渐演化为霞浦县妈祖信仰所独有的民间传统习俗。
端午节期间,沙江镇竹江村和沙江村的阿婆走水虽风格不同,但堪称精彩绝伦。
关于滩涂
滩涂是海滩、河滩和湖滩的总称,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最大洪水位间的滩地面积。在地貌学上称谓“潮间带”。由于潮汐的作用,滩涂有时被水淹没,有时又出露水面,其上部经常露出水面,其下部则经常被水淹没。
根据滩涂的物质组成成分,可分为岩滩、沙滩、泥滩三类;根据潮位、宽度及坡度,可分为高潮滩、中潮滩、低潮滩三类。由于岸的类型多样,水流的作用以及河流的含沙量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岸受水的冲刷,滩涂向陆地方向后退;有的岸堆积作用强,滩涂则向有水方向伸展;有的岸比较稳定,滩涂的范围也较稳定。
滩涂是中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面积大、分布集中、区位条件好、农牧渔业综合开发潜力大的特点。滩涂是一个处于动态变化中的海陆过渡地带。向陆方向发展,通过围垦、引淡洗盐,可较快形成农牧渔业畜产用地;向海方向发展,可进一 步成为开发海洋的前沿阵地。滩涂是水产养殖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是开发海洋、发展海洋产业的一笔宝贵财富。滩涂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而且本身也蕴藏着各种矿产、生物及其他海洋资源。滩涂的利用主要是围垦。我国提倡和鼓励沿海地区利用滩涂围垦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但是由于沿海淡水严重缺乏,滩涂改造成耕地成本高且效益低,越来越多的滩涂围垦丧失了造田的“初衷”,成为海水养殖的“乐园”,使得国家希望围垦造田或通过围垦达到土地占补平衡的愿望难以成为现实。围垦后的滩涂都是盐碱地,改造成耕地,需要大量的淡水经过多年冲洗才可用于种植。
关于霞浦的城堡
去过霞浦的驴友,大多数都是到海滩拍些滩涂或日出,很少有再深入地去转转的。
霞浦位于福建东北部。据说,霞浦县境内明代曾建有50余座城堡,主要是“因寇盗之备,复棋置而星错矣。夫其变也,有城堡以资其捍卫”。也就是说是为了御防倭寇与山贼海盗带军事性质的防御设施。但是有的城堡是为了御防海潮侵袭的,比如距县城大约5公里的松山小城即是。
最早的城堡是“大京堡”,始建于明初洪武二十年,最晚的城堡是钱库土堡,建于清代后期。
现在这些城堡大多已毁,所剩无几。县城最后一段西城墙,因隐于民居内,一直保留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来为了县城发展,拓展龙津街(当地人称之为城西路),而拆除,变成了大街。
1、松山堡。在松港社区松山村,堡以内旧称“城仔里”,已毁。
2、赤岸堡。在松港社区赤岸村,明朝赤岸人林爱民撰有《赤岸堡记》记述建堡的目的与过程。现存部分墙垣。
3、江边堡。在松港社区江边村。已毁。
4、牙城堡。一名“凤城”。城内叫“牙城”,城外西面叫“西门外”,南面叫“南门外”,东面叫“东门外”,东南面叫“孟路下”,现存部分墙垣和东门。
5、云阳堡。在牙城镇文洋村。保存较好,前几年重修墙头。
6、横山堡。在牙城镇洪山(旧叫“横山”)村,已毁;
7、桃城。在三沙镇区西面半山,已残。
8、沙洽东西二堡。在沙江镇区。明朝嘉靖年间初建,民国元年(1912年),乡人汤乃赐拓东堡地址鬻(卖)于人,以其金(钱款)筑东堡北门。今毁。
9、南屏堡。在沙江镇南屏村,已残。
10、临江堡。即厚首。在沙江镇厚首村,今残。
11、竹屿堡。古称“筑屿堡”。在沙江镇竹江村。明朝村人张于卿(职孝廉)撰《竹江图引》记录有建堡之事。今毁。
12、古县堡。在沙江镇古县村。今存。
13、沙塘堡。在沙江镇沙塘村。今残。
14、下村堡。即方厝城。在沙江镇方厝城村。有二层城,内一层,谢姓筑;外一层,方姓筑,故称“方厝城”。
15、涵江堡。俗称“蚶澳”,在沙江镇涵江村。堡以内谓之蚶澳里,堡以外谓之下岭。
16、小马堡。在沙江镇小马村,今残。
17、龙湾堡。在沙江镇龙湾村。今残。
18、北堡。在沙江镇八宝村。当年有八姓大族共筑城堡,现存陈、林、梅、彭等姓氏。今残。
19、棠源堡。在今长春镇镇区。长春镇区明朝叫“棠源”,该堡今毁。
20大金堡。在长春镇大京村。原为明初千户所驻城。江夏侯周德兴复筑。明朝乡人吴垩(上“西”下“土”)撰《续大金所拓西南城碑记》记述城堡初建与扩建的经过。今存,前几年民修公助修葺一新。
21、洪江堡。在长春镇洪江村。清同治初,有塑匠吴金穆者号“石泉”,积百余缗钱,本来想用以娶妻和扩大生意。正好遇到浙江平阳发生“金钱会”农民起义事件,他便倡议修筑洪江土堡防御“寇”(旧时把农民起义也称为“贼寇”),经费不足,又借贷把工程做完成。之后他逐年将替人塑佛像和神像的收入,用以偿清借贷的子钱及母钱。就连零数几十钱都补偿人家,受到县官和乡人好评。今残。
22、渔洋堡。在长春镇渔洋村。今残。
23、武曲堡。在长春镇武曲村。今残。
24、传胪堡。在长春镇传胪村。今存,前几年有修葺。
25、武崎堡。即武岐,在长春镇武岐村,今毁。
26、长溪堡。在长春镇长溪村,今残。
27、积石堡。在长春镇积石村,今残。
28、罗浮堡。俗呼“罗湖”。在长春镇罗浮村,今残。
29、闾峡堡。在长春镇闾峡村,原先在明朝嘉靖年间筑旧堡。后因人烟稠密,又拓地东旁复筑一堡曰“新堡”。
30、上洋堡。在长春镇上洋城村。今残。
31、高罗堡。在长春镇高罗村,今残。
32、下浒堡。在下浒镇镇区,今残。
33、文星明堡。俗名“文星坪”、因宋时朱元晦避伪学之难,逃难至此,仰观天象曰:“文星其复明乎!”遂以名其村。在下浒镇文星明村,今残。
34、塘头堡。即北港。下浒镇,今残。
35、赤崎堡。下浒镇赤岐村,今残。
36、长头土堡。在北壁乡。明时公建。建后不久即被倭寇攻破而毁。
37、霞江堡。在溪南镇。今毁。
38、砚江堡。在溪南镇,今毁。
39、塘边堡。一作“长边”,又名“长兴”。在溪南镇长边村。今残。
40、台江堡。一名“台澳”,在溪南镇台江村,建后不久即被倭寇攻破而毁。
41、东安新堡。一作“东蚶”。在溪南镇东安村。已毁。
42、西庵堡。一作“西蚶”。在溪南镇西庵村。已残。
43、青湾堡。在溪南镇。今毁。
44、七佛城。在水门乡玉山次峰顶。有说是唐朝时建,有说是宋朝时建,笔者认为当在明朝中后期时建(笔者有考证之文,待后粘贴)。今存。1991年前后由霞浦县城一批热心人捐资修葺。
45、钱库土堡。在牙城镇渡头村田古后自然村。清朝后期建。今毁。
相关阅读: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