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内当然少不了纪念欧阳修的建筑,欧公祠由滁县知县陈文权重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后为日军毁坏,现存建筑也是近期重建的;内有欧阳修刻像和“道德三朝圣,文章百世师”的对联及“道德师表”的横匾,对欧阳修的精神境界给予很高评价。
欧阳修四十二年的仕途生涯中一共三次被贬,第二次是因为不识时务地支持已经失宠的“庆历新政”少壮改革派,仁宗皇帝本来惜其才,没想把欧阳修怎么样,但一些小人先编造了“盗甥”绯闻,说他与外甥女通奸,而且女方在调查阶段是承认的,于是欧阳修被贬滁州;那些小人不依不饶,编造了“私从子妇”的丑闻,说欧阳修与儿媳妇乱伦,就是“聚麀”或俗称的“扒灰”,在道德上给他扣了一顶有齿莫辩的反派大帽。就算这两件事都是别有用心的诬陷,但欧阳修第三次被贬却是自己造成的,英宗去世、神宗即位的国丧期间,他内穿紫袄,被御史弹劾,贬亳州;这件事放在今天看来不算什么,但那个时候的朝廷要员,在国丧期间如此过分实不应该。
欧阳修被贬滁州的时候尽管才三十九岁,却颇喜欢与年轻人来往,尽管有诸多随从,但《醉翁亭记》中说自己“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但“苍然白发,颓乎其中”的老态似乎不应该出现在那个年龄,是否与受诬被贬的心态有关?但纵观亭记全篇,却找不出什么颓废的文锋。
他在醉翁亭附近手植梅树一株,或许是在表明自己的心志吧。后人在树后山边建“古梅亭”,树前水中造“影香亭”,还有览余台、怡亭等,皆为赏梅的好所在,一株普通梅树因是名人手植而被瞻仰了千年,说好听的是“爱屋及乌”、讲难听的就是“鸡犬升天“了。
园中还有座很有意境的“意在亭”,最早为明嘉靖四十年(1561)南太仆寺少卿毛鹏建“皆春亭”,万历三十一年(1603)滁州知州卢洪夏在皆春亭四周凿石引水,仿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场景建“曲水流觞”,是游人戏水饮酒的场所,后人仿照苏州园林建筑格调重建“皆春亭”,并改名“意在亭”。
醉翁亭后最高处有一高台,建有“玄帝宫”,颇有些香火,似乎对学生更灵验,毕竟这里可以沾染千年前的大文豪的灵气,来此敬香的学子和家长们顺道继续游览琅琊山是常有的事。
亭外斜对面有一立石,上面的“琅琊山”三字为乔石所提,旁边为一条青石铺就的古道,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口罩没见“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但“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的游人的确不少。
古道两边古树参天,一路上坡却突然苍山横卧,一座青石砌成的拱形门楼镇于两山之间。穿过门楼是一路下行,从亭台楼榭、小桥池水的深秀湖前走过不久,就到了琅琊古寺。
图文来源:新浪博主 口罩大叔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