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土楼:精神之美
永定客家土楼体现了客家民系所留存的中原汉民族价值观念和客家人在辗转南迁过程中开拓新的生活环境所创造的文化因素,因而形成了它有别于其他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
永定客家土楼不仅选址讲究,而且结构奇巧:中轴线鲜明,厅堂、大门、主楼都建在中轴线上,横楼(屋)和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整体两边对称极为严格,与远古中原生土民居建筑、殿堂等风格一脉相承;以祖堂为核心,楼楼有厅堂,以主厅(祖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进行群体组合;古朴典雅,楼内整体风格与楼外景观风格协调,部分土楼厅堂雕梁画栋、典雅堂皇;内通廊式平面,四通八达,体现了客家人敬祖睦宗、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
永定客家土楼有内涵丰富、对仗工整的楹联,其内容主要体现耕读为本、忠孝仁义等传统精神,部分土楼还有众多名人题刻。这些都反映出永定客家人仍秉承着中原的传统文化。岁时节庆、婚丧喜庆、民间文艺、伦理道德、宗法观念、宗教信仰、穿着饮食等等,处处展示了客家的古朴民风。土楼人家的方言,较完整地保留了上古汉民族的口头语。
历史土楼:传承之美
永定客家土楼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建筑艺术、建筑风格都积淀了自己独特的模式和内涵。它产生于唐末宋初以前元代以后已相当普遍,明代以后进入成熟期。元末明初以前早期土楼建筑艺术,由于当时生产力较为落后,且建筑技术水平较低,土楼规模较小、结构较简单,大多没有石砌墙基,装饰较粗糙,具有突出防卫功能,形制只有方形、圆形两种,当时这些土楼被称为“寨”。
清末民初以后,由于受各种文化特别是西洋文化的影响,永定客家土楼在继承前期建筑艺术的基础上,在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布局结构、审美情趣等方面都较之前代有所突破和超越。一些土楼在保留传统的建筑风格的同时,也融合了西式建筑的美,引进了西方的建筑风格、技术和建筑材料,土楼内出现了中西融合的建筑现象。中西合璧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祖堂建筑的西式化、栏杆等建筑材料及其图案的现代化,成为这种独特建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典型代表。在漫长的岁月中,土楼客家文化与土著少数民族(原住民)的文化互相交融,传承了中原一带古代汉文化的遗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民俗土楼:人文之美
永定客家土楼的民俗风情,不仅表现在和睦相处的大家族生活方式,体现在刻苦耐劳、顽强拼搏、勇于开拓、团结互助、崇文重敎等民风方面,还充分表现在宗教信仰、婚丧节庆、祭祀礼仪、衣着饮食、民间艺术等方面。永定客家的民间文艺,处处展现着中原古代风俗文化的特色。
十番(欢)演奏、作大福、庙会、演木偶戏和汉剧、四月八迎神赛会、迎春牛、打新婚等,凝聚着浓厚的客家乡土气息。远古时代流传下来优美的民歌,飘荡于田野、林间、溪畔,声调悠扬、甜美,抒发着土楼客家人古远深邃的情怀。春赛秋社的古风遗俗,不仅是土楼客家人对幸福的期盼,更是对未来热烈的憧憬、追求。
土楼客家人的宗教信仰与汉民族传统的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其重要特征是每座土楼、每个村落都供奉了多种神衹,许多寺庙也供奉多种神衹。信仰的多元化这一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土楼客家人对多种文化所具有的博大的兼容并包能力。
源自唐代的镇邪之物“石敢当”也被引用到土楼。土楼选址时,如风水师认为楼址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便在不利方向立一块碣石,上刻“泰山石敢当”。有些土楼则在土楼外墙的某一处绘画八卦图案或雕塑兽面石敢当,或在屋脊上放置一个小石狮子,以示镇邪。
土地神被人们视为管理一方土地的神衹,在永定每个村落村口都有土地庙。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十五这两天许多土楼客家人挑着供品,到村口去祭拜土地神,祈求土地伯公保佑全村、全家人平安吉祥、丰衣足食。
妈祖娘娘因普度众生、感化善应而著名,被人们称为“万能神”,本是东南沿海民众信仰极盛之神,但在土楼客家人中也较为流行。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楼主,特别是具有相当经济实力和较高文化素养的楼主,在建造土楼时,一方面保持土楼外部粗粝天然的特色,另一方面还追求楼内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的精美。因此,公元18世纪以后,客家人所建造的土楼有相当一部分土楼的楼内建筑愈来愈趋于精致完美。
内部装饰的雕刻艺术以及众多楹联、石刻、牌匾、书法的精致多样,显示了土楼客家人极高的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思想和建筑艺术的宝库,令人叹为观止。(图文/景区提供)
相关阅读: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