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乐,槟榔树下老太八十赛姑娘
“能歌善舞”对少数民族而言,似乎就是天生的。在漫山的槟榔树下,在畦畦稻田垄头,在片片番薯地里,只要有黎人的地方,就有歌舞欢绕。
在槟榔谷黎寨,我认识了黎村的妇女主任阿莲。阿莲四十出头,大大咧咧,李铁梅似的村妇女干部,她一口答应张罗群跳两场歌舞。次日如约来到村委会操场,门前已经等候了10多位黎族妇女,一瞧都是阿婆级的年纪,原来村里年轻女孩都外出上工了,只有阿婆们才能组织得起来。她们平时在家下田、买菜、做饭,到村里有活动任务的时候就集中起来排练,已经外出参加过不少次的村、镇演出任务了。这些阿婆,个个元气十足,尤其背影中的腰身和小腿尽显年轻之态。
舂米舞。入选了“非物”名录。但这并不是我关注的重点。6位年龄都七八十岁的阿婆拿着重木杵围着大木臼集体群舞、敲击出悦耳的撞击声,兴奋地摆动起胯部,口中则嘿嘿哈哈有节奏地和着节拍。海南有两种相似的无枝植物:椰子树与槟榔树。椰子树粗壮,象征着男人;槟榔树纤细,代表了女人。阿莲的村寨就掩映在满山高挑的槟榔树下,阿婆们的舞蹈以槟榔树为幕布,清新、滋润的感觉犹如在节日时喝上了一杯香味浓郁的米酒。
由于对黎族歌舞的浓厚兴趣,我后来特地选了一天去槟榔谷黎寨风情园拜访。这里显然要商业化许多,是以真实的黎族寨子作为核心、进行集中管理和营业的黎家歌舞长廊。舞蹈区每隔半个小时就有一场舞蹈演出。为迎合游客的爱好,她们最常演出的就是很具有互动效果的竹竿舞。不熟练的参与者经常会被竹竿夹到腿脚,引起大家一阵哄笑。据说现在博螯论坛间隙,各国商贾政客最喜欢的健康娱乐活动之一就是与黎族阿妹阿哥共同跳上一段竹竿舞。
黎族的乐器也很丰富,在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记载的黎族乐器种类不少于40种,传统乐器主要有:独木鼓、叮咚木、口弓、哩咧、哔哒、口拜、鼻箫、灼吧等八大件。我发现,黎族的不少乐器都很纯天然。像颜色最醒目的、朱红色的“叮咚”,为黎族特有的敲打乐器,以乐器的发声命名,此乐器发声原始目的是黎民敲打木头发出声响以驱赶破坏庄稼的山猪,后来才发展为娱乐性乐器,它就取材于海南五指山地区的红麻树,它的材质能发出不同于普通木材的若干音阶,声音清脆嘹亮。而“椰胡”则取自于海南最本土的椰子壳,形如板胡,音箱用椰子壳制作,面蒙薄桐木板,音色柔和淳厚。
我来到舞蹈表演区旁边的乐队表演处,找到了最厉害的鼻箫演奏者,是一位和善的黎族中年男子。
鼻箫,因用鼻孔吹奏而得名,据说在海南民间已流传千年。清代张庆长著《黎岐纪闻》载:“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齐集旷野间,男弹嘴琴,女弄鼻箫,交唱黎歌,有情投意合者,男女各渐凑一处,即订耦配,其不合者,不敢强也。”看来,这鼻箫是黎族青年的传情利器。
这位乐师在草屋前为我反复吹奏,我竟发现,他的双眼,眼眶微红,眼底始终处于湿润状态,眼神聚焦在无限远处,整个人在演奏时像暂时真空于周围的纷扰世界。而我也渐渐不再按快门,难得静心地聆听一曲人乐合一的静默。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