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4:诗意的波斯语
伊朗人特别乐意展现他们的英语水平,在德黑兰,外国游客纵使对波斯语一窍不通也没有关系。但能听懂波斯语却也能提供诸多别样的乐趣。
伊朗人每一通对话的开头和结尾都跟随着一串串的感谢词和谦让话,翻译过来还颇富喜感,比如“祝您活着”、“我为您献身”。而每天都弥漫在耳边的一句是:“请您的手不要疼”——这是别人帮了忙时用的感谢话。伊朗人的客套话是成段使用的。我们用“谢谢”两个字表达的意思,在这里是“麻烦您了,您别累着了,非常感谢,请您的手不要疼”,并且是一气呵成。
若说德语是严谨的典范,波斯语就是随意的代表。而语言的随意性正契合了诗歌表达所需要的朦胧感和想象力。或许这也间接成就了波斯诗歌在世界文坛中地位。在这片命运多舛的土地上从不缺少诗意,几乎每个伊朗人都能背出好多首古诗和现代诗。纵使不会波斯语的人也不妨在此收集几本古代诗人萨迪和哈菲兹的诗集,有的只巴掌大,做工精美像工艺品一般。
看点5:街头巷尾的“革命”
德黑兰是伊朗近现代历史的见证。离伊朗人记忆最接近的恺加王朝在这里留下宫殿,无数革命都在这里发生。这里的政治气息之浓厚,可以从每一个路名、街道两旁建筑上的大幅标语和涂鸦看出来。地铁的站名几乎全是以“殉难者xx”命名。我所住的旅社叫“殉难者贝赫希提”,此人是伊斯兰共和党的创建者,曾参与美国人质事件的谈判,并在一年后遭暗杀而死。
此外,“伊斯兰革命”、“伊玛目霍梅尼”等也是常见的站名和街名。类似于“伊玛目侯赛因”、“瓦里阿斯勒”(隐遁的第12任伊玛目的小名)这样的街名,又透露出浓厚的宗教色彩。这些名字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现在这个国家是经过了多少血雨腥风才建立起来。
细数伊朗近代史,从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恺加王朝的覆灭开始,这里经历了立宪革命、西方化的白色革命、伊斯兰革命。“革命”这个词无处不在,它如此普遍以至于已经成为每个伊朗人生活中一部分。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