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鹰之国阿尔巴尼亚 走出60年代的光影片段(6)

喜欢
大字
小字
心在遥远杂志 | 2011年01月28日10:32
重磅炸弹对这些“硬骨头”也无可奈何。重磅炸弹对这些“硬骨头”也无可奈何。

  无论路边或农田,这些光光滑滑露在地面的碉堡随处可见,当年每建一个需要5吨水泥,我走近查看,碉堡的顶端用钢筋支撑,外面浇上水泥,外墙也铺满钢筋,坚固到了一种境界。后来阿国政府想拆掉这些碍事的旧时遗迹,完全力不从心,既缺钱又缺人,所以只能放任自流。现在有的碉堡被改成了仓库或羊圈,有的被充作小卖部或蘑菇培育房,有的被改成住房。风景区的一些碉堡被有钱人用低价买来,稍作装修便当作别具情调。

恩维尔·霍查纪念馆已经破败恩维尔·霍查纪念馆已经破败

  阿国也有“中南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与阿尔巴尼亚结成了社会主义阵营里的“铁哥们”,尽管远隔千山万水,阿国领导人恩维尔·霍查的名字在中国新闻里时常能听到,今天有缘来到阿国首都地拉那,我很想去看看他工作及生活过的地方。美国有白宫,俄罗斯有克里姆林宫,中国有中南海,我很好奇,恩维尔·霍查的故居是什么样子。

纪念馆成了健身馆。纪念馆成了健身馆。

  地拉那并不大,霍查同志的官邸旧址位于市中心,要找起来并不费劲。乍看之下,似乎并无神秘之处、普普通通的街道,两边散落几座院子,里面是精致的二层小楼,多为新开的宾馆,餐厅与酒吧,似乎已变身为悠闲的文化区,周围则是彩色的居民楼。后来我仔细看了看街道与建筑的细节,还是感觉到了曾经的“最高地位”,与普通民居到底不同。除此之外,院子和街道之间没有修建围墙,据说这是霍查同志的意思,为了与人民保持平等,不过当时这片街区全由军警驻守,平民百姓还是走不进来的。

红顶的建筑是俄罗斯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红顶的建筑是俄罗斯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

  行走地拉那

  几天来,我行走于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的大街小巷,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座城市的种种风景。阿尔巴尼亚是欧洲最为贫困的国家,不过作为门面,首都的建设还算可圈可点,有些标志性建筑颇具艺术性,有些则留存着浓厚的社会主义痕迹。加入欧盟之后,这种时空交错的城市面貌会不会成为阿国独有的旅游特色,为阿国经济注入新鲜血液,让我们拭目以待。

1 2 3 4 5 6 7 8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有话说

您还可以看看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大家发现

为我发现

发现攻略
    发现微博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立即注册
    X
    @明日香 提问中
    1/140
    此问题会同步到你的新浪微博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