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马克方场沿河直向东去,有一处公园;从一八九五年起,每两年在此地开国际艺术展览会一次。今年是第十八届;加入展览的有意,荷,比,西,丹,法,英,奥,苏俄,美,匈,瑞士,波兰等十三个国家,意大利的东西自然最多,种类繁极了;未来派立体派的图画雕刻,都可见到,还有别的许多新奇的作品,说不出路数。颜色大概鲜明,教人眼睛发亮;建筑也是新式,简截不啰嗦,痛快之至。苏俄的作品不多,大概是工农生活的表现,兼有沉毅和高兴的调子。他们也用鲜明的颜色,但明显没有费心思在艺术上,作风老老实实,并不向牛角里寻找新奇的玩意儿。
威尼斯的玻璃器皿,刻花皮件,都是名产,以典丽风华胜,缂丝也不错。大理石小雕像,是著名大品的缩本,出于名手的还有味儿。
关于上面这两段朱自清笔下的文字,在我的的图片中无法找到“对象”。朱自清先生此文成篇于1932年7月,距离今天我的到访已是半个多世纪。物是人非,想那时的威尼斯,定是远不如今日的繁华。只是不太明白,朱先生过多的笔墨,一直在写教堂,在写它的人气,断是被威尼斯昔日的一种文化所氤氲吧。
只是,现在,它确是在被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人们淡忘而已。人们记住它的或许就是关于“水”的那个符号了。
想想,也是,一座城,和一片水面连襟而成,多少是让人流连忘返的。
尽管,小巷只能让它那么小着,老楼只能让它在水边浸着,那么多人来来往往,只能让一艘艘“刚朵拉”不停歇地麻烦着。而游人如织,威尼斯因天姿出色而任劳任怨着。
在威尼斯的那一天里,我一直在遥想它的夜晚。
我想:那或许该是如歌的行板。安静而恬美。
如果可以,我便是枕着它的水,远行了。
(注:文中部分为朱自清的散文《威尼斯》原文。)
来源:清水的新浪博客
相关阅读:意大利威尼斯:水中升起的一座艺术长廊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