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香维也纳:咖啡恕不外卖(组图)(2)

喜欢
大字
小字
《世界》 | 2010年11月30日13:38

喝“咖啡”与“阅读”是维也纳极富人文气息的城市风景喝“咖啡”与“阅读”是维也纳极富人文气息的城市风景

  20世纪初的一天,犹太作家约瑟夫·罗斯(J·Roth)坐在维也纳绅士街上的一家咖啡馆里,这是他清晨起床的第一件事。一杯浓浓的咖啡和一份简单的早餐就像给他施了定身术,接下来的一整天,约瑟夫的身影绝对不会离开这里。侍者送来当天的报纸,还有许多店里代收的书信—这足以证明他光顾该店的时日已经不短了。

  而传说弗洛伊德也是在咖啡馆静坐时猛然间领悟到了梦的意义。当时身为医生的他经常和一些圈外的朋友们讨论文化、音乐、绘画、神话、戏剧,然后把这些知识要素结合起来,促成精神分析学的发展。当然,对于弗洛伊德而言,咖啡馆不仅仅只是一个灵感来源,更重要的,这里是他传播观点的理想舞台。

  在那个音乐、艺术、文学都百花齐放的辉煌年代,咖啡馆就好像奥地利文化精神的缩影。作家法兰茨·格里帕斯和音乐家舒伯特时常光临梅西利和巴扎这样的咖啡馆;而莫扎特则是“Ice Vogel”咖啡馆的老顾客。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泡在咖啡馆里的人都能在这里得到精神世界的满足。如果你在ImperialCare坐上半天,或许会听来这么一个段子:曾经有一个德国年轻人梦想成为一名画家,可他却在美术学校的入学考试中落榜。口袋空空的他成为了流浪者,开始了露宿街头的生活。每当兜里有了一点钱,他就会来到ImperialCare读书、画画,或是同其他人兴致勃勃地讨论。但他最终留下了几幅绘画作品之后,去往慕尼黑,远离了维也纳的咖啡馆生活。这个年轻人,就是阿道夫·希特勒。

  这些咖啡馆轶事带来的憧憬想往抑或唏嘘感慨,随着时间的流逝越陈越香。尽管如今维也纳咖啡馆的黄金年代早已过去,人们在咖啡馆里的话题更多时候也仅仅只是“咖啡”而没有“文艺”,但咖啡馆作为这个城市人文的象征,依旧深得人心。

  无论大小,绝大多数维也纳的咖啡馆,还保持着一种欧洲旧式做派:精致典雅,温馨周到。穿着黑白制服,打着领结的侍者,能毫不迟疑地叫出常客的名字,记得他们偏好的位置与钟情的口味。

咖啡豆咖啡豆

  谁是第一家不重要,找到最爱的就好

  这样的传统从咖啡传入维也纳开始,已经持续了300多年。而要想知道咖啡是如何传入维也纳的,套用《咖啡馆的诗歌》──“去咖啡馆吧”。许多情迷咖啡的维也纳人都能将当年这段轶事说得绘声绘色,他们说:“这是敌人的馈赠。”

  时间要追溯到1683年土耳其大军进攻维也纳城。一位名叫哥辛斯基(Kolschitzky)的波兰商人作为奥地利方面的密探潜伏在土耳其军队中。在他所取得的情报的帮助下,再加上波兰骑兵的救援,维也纳解除了围城之危。当土耳其大军仓皇撤离之后,哥辛斯基在一片狼藉的营地里找到了一麻袋咖啡豆。

  当时,咖啡在土耳其早已流行开来,哥辛斯基混迹土耳其军中,时常被邀请品尝这种香浓苦涩的黑色饮品,已然上瘾,并深知这些深褐色小豆子的魅力所在。他向奥地利政府提出了开设咖啡馆的请求,因为遣入敌营有功,特获批准,于是维也纳城中有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家咖啡馆。

  在咖啡馆里讲完这个故事的结果,必定会引起关于“第一家咖啡馆”究竟在哪里的争论。有人说,哥辛斯基所开设的这家咖啡馆是土耳其风格的,叫做“咖啡橱柜”,就坐落于今日维也纳的辛格街gerstrasse)。但事实上这个问题随着时光的流逝已然成为一桩悬案。维也纳城中有不少咖啡馆自诩为“第一”,“这都只是招揽游客的手段。”一位资深咖啡客说,“对于爱喝咖啡的人,只需要找到你最爱的那一家就好。”

  喝咖啡,就像品人生

  据说维也纳的咖啡种类多达40余种,每一杯不同分类的咖啡,代表的是咖啡和鲜奶的比例,并拥有各不相同体验的口感。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功课,一定会看到眼花缭乱且无从下手。

  对于初次到访的客人,侍者一定会推荐最具维也纳特色的咖啡:米朗琪(Melange)或者艾斯班拿inspanner)。所谓米朗琪,就是在热水稀释过的摩卡咖啡的基础上,加入50%的牛奶和牛奶泡沫调制而成,最好再来上一块涂有奶油的萨赫蛋糕;而艾斯班拿咖啡则是一种装在有耳玻璃杯里,用奶油覆盖的摩卡咖啡—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以前的马车夫们都能一手举着咖啡杯,另一只手握着缰绳—它的最佳拍档是加上苹果泥的奥地利皇帝煎饼。如果想要别的选择,其实也不是难事。一些老牌的咖啡馆侍者会随身携带深浅不一的,多达20余种不同咖啡色的色标,以便顾客随意挑选,并且能保证做出来的咖啡在色泽上分毫不差。如果是口味特别的常客,咖啡馆还可以为他专门调制,加酒或者加可可,有求必应。

  富丽堂皇的室内装饰、文人政客阅读讨论、香气弥漫其间,正是旧时维也纳咖啡馆的写照  富丽堂皇的室内装饰、文人政客阅读讨论、香气弥漫其间,正是旧时维也纳咖啡馆的写照

  当17世纪末咖啡传入奥地利时,维也纳人还只会照葫芦画瓢地按照阿拉伯国家的方式,烹制出来的咖啡既黑又浓,并且不加一点糖。这让喜好甜食的当地人接受起来有相当的难度。直到有一位聪明人试着将牛奶和蜂蜜加入其中,这才让咖啡在奥地利风靡起来,并且各种配搭层出不穷。

  除了品种,在有些店里,点咖啡时还要说明所需杯具的大小。维也纳的咖啡馆大致有三种杯具,比如一个常被人点的叫做“核桃褐色”(NuBbraun)的咖啡,就并不是指咖啡的品种,而是指用最小的“核桃杯”盛装的咖啡。 

  一杯咖啡、一份甜点、一份读物,是维也纳咖啡客的标准肖像。正如奥地利作家托贝格的那句名言:“一个人,坐在咖啡馆里喝咖啡。”这句看似普通到有些无味的句子,却引起了热爱维也纳咖啡文化的人们强烈的共鸣,甚至被认为是这个城市的赞美诗—他们所迷恋的,正是这句话中流露出的物我两忘的气质。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维也纳的咖啡馆里,基本上没有咖啡外卖这回事。找个舒服的位子坐下来吧,细品咖啡,细品人生。

1 2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有话说

您还可以看看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大家发现

为我发现

发现攻略
    发现微博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立即注册
    X
    @明日香 提问中
    1/140
    此问题会同步到你的新浪微博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