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旺
从开罗到最南端的阿斯旺市乘坐软卧列车总共需要14个小时,软卧包厢是两人一间(一上一下),厢内还配有微型盥洗池(刷牙洗脸足够),晚餐和早餐已含在车票内,有列车员送到厢内。这种车中国国内还没有见过。
古代埃及几乎所有的花岗石雕像、方尖碑等所用石料均来自阿斯旺地区,以尼罗河水路运往北方。阿斯旺地区的花岗石石质好,颜色多为有小黑点的玛瑙红,石体光滑润泽,即使在现代也是很奢侈的建筑装饰材料。
采石场遗址中有一个未完成的方尖碑。这个巨大的方尖碑原本是女王哈特谢普苏特下令制作的。如果将这个方尖碑竖立起来,它将是全埃及最大的方尖碑。据说是开采到一半时碑身出现裂缝,只好放弃。
让人无法想象的是,古埃及还没有铁器,如此巨大的方尖碑究竟是怎样凿切的呢?据说,具体的凿刻过程是:首先,在花岗岩上开出一个平面,然后在这个平面的两边开出两个窄窄的侧面。之后,人们再爬到这个狭窄的侧面底部,凿刻方尖碑的底面。根据现场留下的痕迹,古埃及人用石头作为工具,在花岗岩上按照一定的间距凿刻出一个一个的小洞。然后,沿着这些小洞插入木桩并灌水,木桩吸水后膨胀,使两边同时断裂,形成下底部断面。方尖碑不论大小,均为一块整体的花岗岩。
方尖碑开凿和竖立是一项艰巨工程。据记录,在石矿开凿出这种独块石料,从阿斯旺运到底比斯,费时7个月。在阿斯旺的海特西朴苏女皇陵中就有描绘从尼罗河上用驳船运送方尖碑的图画,到达目的地后,人们将方尖碑抬上一个用土堆成的斜坡,然后将它竖直立于基座上。
由于近代的文物掠夺,如今方尖碑的故乡——埃及只剩下5块方尖碑了,其他的十几块方尖碑都散布在世界各地(仅罗马就有13块;巴黎、纽约、伦敦也都有作为埃及外交礼物的方尖碑)。
伊西斯神庙(菲莱神庙)
伊西斯神庙原来修建在阿斯旺城南尼罗河中的菲莱岛上,供奉的是爱神ISIS,以石雕及石壁浮雕上的神话故事闻名于世,是保存古埃及宗教最久的地方。
19世纪末,老阿斯旺水坝修建蓄水以后,菲莱神殿原址就被逐渐淹没。1960年代开始兴建的阿斯旺高坝使得这一问题更加严重。自1972年起,埃及政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协助下,在神庙周围修建围堰,将堰中河水抽干。然后逐渐将神庙拆卸分解后搬迁到距原址500多米的阿吉勒基亚岛上,按照原样重建。1980年3月,搬迁重建工作全部完成,神殿重新开放。菲莱神殿作为附近地区努比亚遗址的一部分在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伊西斯她是宇宙的创始之神瑞的嫡亲后代,是奥西里斯忠诚的妻子与妹妹,是荷鲁斯神的母亲。伊西斯女神是古埃及文化中最重要的女神,她的职司很多,有王权的赋予者和保护者、冥界王后、太阳女神、水神、大地女神、谷物女神、星宿女神和艺术女神等,对整个政教合一的埃及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菲莱神庙有古埃及神庙群的“明珠”称誉,其虽不如金字塔、卡纳克神庙古老,但也因兴建得较为精致华美而著称。
阿斯旺高坝
阿斯旺高坝横截尼罗河水,高峡出平湖,是尼罗河上最大水坝,名列世界七大水坝之一。大坝水库的巨大容量不仅调节了下游流量,防止了洪水泛滥,还利用蓄积的水量扩大了灌溉面积,因此,近100万公顷的沙漠得以被开垦成可耕地。同时,大坝电站每年发电80亿kW/h,解决了埃及的能源短缺问题。可以说,当时埃及政府修建阿斯旺大坝的预期目标,都一一实现了。
然而,由于当时人们低估了水库库区淤积的严重性,因而对大坝工程可能的效益过于乐观。大坝工程的设计者未能准确地估计库区泥沙淤积的速度和过程。大坝建成后的实际情况是,泥沙并非在水库的死库容区均匀地淤积,而是在水库上游的水流缓慢处迅速淤积;结果,水库上游淤积的大量泥沙在水库入口处形成了三角洲;这样,水库兴建后不久,其有效库容就明显下降,水利工程效益大大降低。此外,浩大的水库水面蒸发量很大,每年的蒸发损失就相当于11%的库容水量,这也降低了预计的水利工程效益。更为严重的是,埃及政府和工程设计者在建造如此宏伟的大坝时,还忽视了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
相关阅读:埃及“死人城”活人死人不分家(组图)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