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去过曼德勒的人,大多都愿意用最大的激情去表达和演绎乌本桥。而当我翻看他人关于乌本桥的摄影作品时,经常感觉到自己的相形见绌,遗憾并没有利用好瞬间变化的光线条件,也没有去挖掘更佳的角度。
但,观看的要点之一,便是置身其中,置身其中才能达到主客体的情感和心灵的共振,从而最大程度地接近一个地方的美丽。从这一点说,每一次旅行,每一次徘徊的不忍离去,每一次驻足的心灵拥抱,都是唯一和不可替代的。
于是,我依然冒昧地写着我的乌本桥,表达我眼睛里的乌本桥。
从英瓦赶到阿玛拉布拉乌本桥,已经接近下午五点。
乌本桥附近是有一些很不错的寺庙的,比如如帕托道奇寺、皎多枝宝塔、当敏枝大佛等等。只是来到的时间稍微晚了一些,只能放弃。于是,急忙奔上桥,从一头向另一头走去。
乌本桥很长,长得超过我的想象。说实话,记忆中我还没有见过如此长的木桥。据说有1200米,在木桥上走一趟至少也要花半个小时。我反复试了好几个角度,都没有办法把整个桥拍下来。而我翻看了很多大侠的照片,也没有见到用一张照片完成表现出乌本桥来的。
乌本桥修建于贡榜王朝的敏东王时期,大约距离现在160年。乌本桥一带本是低洼之地,雨季湖水上涨,湖滨成为泽国。为解决当地交通困难,敏东王修建了这座木桥,同时为了使桥梁不至腐朽,便用了珍贵的柚木来建设整座桥梁,从而具有了百年不朽的品质。
这是世界上最长的柚木桥,无论是桥墩、桥梁、铺桥的木板均由珍贵的柚木构造。建设整座木桥,差不多要花去百万立方米优质的柚木。
我们知道,缅甸是世界最大最好的柚木产地,而柚木抗蛀耐腐,是上佳的木材。为了有直观概念,我查了上海交易市场缅甸柚木的价格,2010年缅甸产柚木价格依据品质不同在每平方米1万到4万不等。也就是说,按照当前市场价格,乌本桥光花费的柚木价值放在现在就值100亿到400亿人民币之间不等。这个计算出来的数字,让我咂舌。
行走在乌本桥上,感觉到一种特殊的惬意,觉得行走在古老的传说中,似乎找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只是,这里,小桥变成了长长乌木桥,桥边人家变成了临湖寺院,桥下流水变成了明镜湖光水色。而所唤起的安静优雅从容,却如此的相似。
踩着柚木桥,沐浴着下午接近黄昏的阳光。感觉乌木桥曲线优美流畅。 这蜿蜒曲线的尽头,是一座寺院,隐藏于热带丛林之中,似乎有着一种神秘。而在乌木桥上,来来往往的人居然如此之多。游人自然不少,本地百姓也很多,而且还有很多僧人,或行或坐。在桥上,与很多人就是这样迎面而过。突然觉得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有多少人,都是迎面而来,迎面而来却总是擦身而过,似乎迅速流逝于身后。而又有多少的似曾相识,是已经注定在未来生命一刻埋下玄机?
在乌木桥的中部,有梯子可以下到桥下河滩。站在河滩上,向上望来来去去的人,觉得有一种很特别的意境,有一种孤独在旁、观人生过客的感受。
站在乌本桥上,望一个方向。远处有平静如镜的湖面,而更远处,丛林处白塔掩映,在夕阳的照耀下,塔顶金光熠熠,构成特别宁静。而在另一个方位,接近黄昏的阳光照耀下,一副纯粹的田园牧歌生存状态,完整呈现。
落日很美。总觉得站在乌本桥上,看落日,有回到诗词画中的丝丝感受。觉得远处的枯树与小船,如同漂浮于画中。这种感受,如此暗合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精神,那种宁静致远,让人一点暗哑,几分沉浸,十分入画入心。
乌本桥被被缅甸本地人称为“爱情桥”。当初建桥时,桥头桥尾和桥中共建了六座亭子,以供行人遮阳躲雨。在缅甸人看来,六座亭子体现了佛教的“六和精神”。我查了一下资料,六和精神本是僧团生活的准则,即戒和同修(戒律面前平等),身和同住(行为上互不侵犯),口和无诤(言语上和谐),意和同悦(精神上志同道合),见和同解(在思想上有共识),利和同均(经济上均衡分配)。
去缅甸前看过一点有关佛教的书,佛教僧团本质上是很讲究平等群议的,其组织方式建立在众生平等基础上。只是没有想到,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缅甸人,会天远地远赶来这爱情桥,立誓永葆这六和的和睦互敬,把乌本桥演变成婚姻家庭的精神图腾,以至于成时尚。
只是,用一生岁月去保护这六和,谈何容易!一个和字,需要付出多少的努力,甚至要以信念的方式去坚持。
远望,那六座避雨的亭子,多么像家的样子,那亭子下,也许能够感应到和美温馨的慰籍。这种幻想似的感知,让夕阳下的我,内心涌起一种寻求归属的期盼。
走在乌本桥的夕阳中,觉得一树、一舟、一屋、一人,皆成美景。一种人在画中走的感觉。体会平静如镜湖面,悄悄染上一抹瑰丽色泽,然后由浅至深,渐成湛蓝。
而近处,湛蓝慢慢让位于满目霞光,远处的独树似乎在火焰中坚持。有一种浓烈,无声无息,乌本桥的夕阳燃烧,便是这般宁静如初。
在乌本桥上桥下的人真多。我正站在桥下河滩拍摄桥上的行人,居然在镜头里发现有人在向我招手,定睛一看原来是茵莱湖边遇上的广东三剑客。果然,不在曼德勒山,就在乌本桥。想错过,其实都不是太容易!
缅甸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国家,西南临安达曼海,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为邻。2005年,缅甸政府将首都从境内最大城市仰光迁至新都内比都。缅甸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该国从事农业的人口超过60%,农产品有稻米、小麦..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