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突尼斯 北非魔镜两面看(组图)(2)

喜欢
大字
小字
新浪旅游 微博 | 2010年04月08日09:53
沙漠的一个大水库
沙漠的一个大水库

  当人们提起撒哈拉时就自然地联想到沙漠之舟骆驼,撒哈拉探险,当然离不开骆驼。我们有6只骆驼,正好每人一只。我的骆驼叫卡迈尔,一身浅褐色的绒毛,脖子上系着一条漂亮的项链,半睁半闭的眼睛使我想起了三毛“哭泣的骆驼”。它很老实,从不乱跑乱叫,开始还不愿意接近我,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我这个陌生人,后来,才慢慢地得到了它的“认同”。途中,它紧跟在我的身后,缓慢而行。休息时,我总是先把它背上的重物卸下来,然后四处寻找青草和绿叶喂它,吃完后它会用舌头舔舔我的手以示感谢。很喜欢卡迈尔,只是在第一天由于好奇骑着它走了一段路,后来就再也没骑过,一直坚持步行。它们驮着我们的帐篷、炊具、行李、水和其他生活用品,繁多而沉重,真不忍心再骑上它们。

  我们带了足够的水和食物,但是骆驼没有特供的食料,它们白天忙着赶路,没有机会觅食,只能在晚上寻找沙漠中少得可怜的青草充饥。为了不让它们走得太远,还要用绳子绊上前腿。在这7天之中,它们喝不到一滴水,耐渴耐饿的能力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路上,我一见到青草就想停下来,可莫罕默德告诉我,有的青草有毒,骆驼是不会吃的。

  一天,前方隐隐约约地出现了一座平顶山,像高大的火山口孤独地矗立在沙海之中。我们兴奋不已,有山就应该有水。我问莫罕默德,“还有多远的路程?” 他说,“走到山脚下至少要三个多小时。”真是“望山跑死马”,此时那座山似乎变成了海市蜃楼。当我们终于来到了山脚下时,天上已经布满了星星。我发现前方好像有一片绿洲,就走到高处观望,可绿洲又不见了。因为要赶到山脚下宿营,比往常多走了十几公里路程,所以都很疲倦。吃完晚饭后,我们就钻进了睡袋。在梦中,被雨滴打落帐篷的声音惊醒了,不可能下雨,也许又是一场梦境。看到睡袋边上的积水,才感到是真的下雨了。在撒哈拉,风沙是家常便饭,雨水可却十分稀少,能在这里经历过雨天,算是幸运。克里斯蒂安被浇成了落汤鸡,他已经习惯了睡在露天地,没想到老天爷却总爱和他开玩笑。这时萨拉姆和莫罕默德忙个不停,他们把帐篷上的积水小心地储存到盆里桶里,用于洗手洗脸。一场大雨把我们的睡意浇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旺盛的精神等待日出了。

  雨后的撒哈拉空气清新透明,走出帐篷,坐在一个高高的沙丘上,望着慢慢消失的星斗和渐渐发白的天空,陶醉在黎明时分的空灵和寂静中。突然,东方出现一片淡红,接着一点亮光逐渐变大,缓缓地点燃了整个天空。当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浩瀚的沙海立即变成了橘红色。撒哈拉大漠在朝阳中醒来,又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

  看日出的激动心情还没有稳定,我们又决定去登山。山并不高,但很陡,由沙石堆积而成。我和克里斯蒂安比赛,看谁最先登上山顶。他取直路而上,我却迂回绕行,结果我们两人几乎同时到达山顶。克劳斯和蕾娜特当然不能和我们较量,他们把登山变成了悠闲的晨练。山顶有一块很大的平地,站在山顶周围的景色尽收眼底。在离平顶山不远的地方,真的找到了水源。那是沙漠中一口深不见底的水井,无法考证何时何人所建,肯定是个巨大的工程。井旁树立两个木桩一个横梁,没有取水的辘轳,也没有水桶井绳。萨拉姆从一个大口袋里取出一条长长的绳子,系上一个塑料桶,然后挂在木梁上向井里慢慢地放下,不知等了多久才到达底部。我们一起动手向上拉,萨拉姆一边拉一边喊号子,听不懂他喊的内容,只能按着节奏跟着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上来少半桶水,但那打水的气势却好像登上了月球。经过几次努力,终于打上来足够的清水。我们先让骆驼喝个够,因为它们已经7天没喝水了。

  只剩最后一天时间了,我们必须在计划的时间内走出撒哈拉。下午,天气突变,风沙又一次向我们袭来,只觉天昏地暗,伸手不见五指。我们急忙在风沙中搭起一个备用的小帐篷,然后躲进里面。大约半个小时以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傍晚,在一处几乎被风沙掩埋的枯树下见到了来接我们的司机哈里和他那破旧的吉普车,我们按计划到达了目的地。

  怀着感激的心情向萨拉姆和莫罕默德告别,感谢他们对我们诚挚的帮助,并最后一次喂了我的骆驼卡迈尔。在整个旅途中,萨拉姆和莫罕默德负责我们的吃、住、行。清晨为我们准备早餐,傍晚又为露宿而忙碌。他们就像变戏法一样,在极其简单的条件下制作出各种可口的饭菜。在他们的精心调剂下,我们每天都能吃到青菜和肉类,堪称奇迹。每次离开宿营地,他们都主动把垃圾烧掉或带走,以保持撒哈拉这片净土,这一环保意识令我们十分敬佩。几天的旅程,在单调寂寥的沙漠旷野里,每当我们寂寞时,他们就敲起手鼓唱起歌,用欢快激昂的歌声唤起我们的信心和热情。撒哈拉造就了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宽厚博大的胸怀,他们也为撒哈拉播撒下了不灭的灵魂。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的眼睛湿润了。

  又乘上哈里的吉普车,我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千万别再出现故障。也许是我的祈祷起了作用,吉普车在没有路的沙漠中行驶两个多小时竟安然无恙。正当我们兴高采烈议论撒哈拉探险成功时,前方飞出一片黑云。哈里大声喊道:“快把车窗关上!”转眼之间黑云变成了无数飞舞的大蝗虫,遮挡住我们的视线。几分钟过后,车前的挡风玻璃一片血迹斑斑,惨不忍睹。而蝗虫经过的沙丘上,青草绿叶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车上,哈里问我们:“如果到达小城杜兹(Douz),你们最想做什么?”蕾娜特抢先说:“去旅馆洗澡。”克劳斯说:“在舒适的床上美美地睡上一觉。”我想买一双旅游鞋送给萨拉姆,他穿的鞋是40号。

  亲吻地中海

  葱郁的树荫包围着一片圆形水面,在树荫和水面之间是一个接一个的木制长椅,这里俨然已成为突尼斯年轻人闲暇时的好去处,长椅上依偎着一对对的情侣,长长的睫毛下无一例外地闪烁着因爱而生的兴奋光泽。然而让我做梦也没想到的是,这片泛着爱的波纹的温柔湖面在2000多年前竟是迦太基(Carthage)王国的军港!


亲吻地中海
亲吻地中海

  这个因海上贸易而兴的古代王国曾经拥有地中海上最强大的海军力量,我面前的这片圆形水域曾是军用内港,它通过一个长方形商用外港与地中海相连,据说这片看上去并不大的水面上曾经停泊过200艘左右的战舰。

  越过湖边的绿荫,我看见兀自耸立于地中海边的毕赫萨山(Byrsa),山顶上便是古老的迦太基城遗址。这片距今已3000年的遗址就像是突尼斯的国家历史纪念碑:最底层是迦太基时期的建筑遗迹,中间是古罗马人的城市遗迹,最上面是一座充满土耳其风格的法国教堂。它完整地记录了突尼斯的历史变迁:从腓尼基人建立的迦太基王国时期,到相继而至的古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时期,直至近代的法国领地时期⋯⋯太多的历史文化在北非的这片土地上留下烙印,以致如今的突尼斯就像是一位气质独特的混血姑娘,浑身上下散发着因融合而生的迷人气息。

  感怀完历史,赶在黄昏的脚步之前,我来到了咫尺之遥的“蓝白小镇”——西迪·布·萨义德(Sidi Bou Said)。顾名思义,这是一座有着悦目的蓝白色调的海滨小镇,那些配有蓝色大门和蓝色悬窗的白色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在繁华绿树的簇拥下,随手拍来都是一张张经典的突尼斯明信片。

  小镇最热闹的地方是“草席咖啡屋”。咖啡屋因草席铺就的土榻而得名,有一道长长的石阶通向镇中的小广场。不仅是游客,小镇的居民在经过这里的时候也总会习惯性地叫上一小杯意大利黑咖啡,惬意地小憩片刻。

  拾阶而上,当我刚刚步入光线氤氲的咖啡屋时,便有几个围坐在草席土榻上的突尼斯小伙儿主动和我这个亚洲面孔的稀客打招呼,还把手里的水烟递过来让我抽。我还没从呛人的烟草味道中缓过神来,坐在旁桌的一位女孩儿又主动向我微笑致意,她用极其标准的英语(这在以阿拉伯语和法语为主的突尼斯可真不多见)对我说,她曾去过上海,很喜欢中国。就这样,我和一群结识了仅仅数分钟的突尼斯人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亲切得就像一家人,临走时还免不了要合影留念。

  沿“草席咖啡馆”左侧的上行巷道走不多时,一个开阔的平台便出现在我面前,在淡紫色的暮色中,这里正上演着一幕风光大片:蓝白小镇静静地依偎在地中海蔚蓝色的怀抱中,圆形的屋顶和方形的宣礼塔被“淹没”在金光闪闪的海的背景当中,美得有些不真实。

  一定是被这迷人的海景所蛊惑,我的脑海中突然闪出一个念头:要是沿着这蔚蓝的海岸线走上一遭该有多爽!当晚,在品尝过酷似新疆手抓饭的北非经典美食库斯库斯(Cous Cous)和巨甜无比的几道点心之后,这个念头便迅速得到落实。作为欧洲人最热衷的度假地之一,实现这个想法实在再简单不过,因为这里的旅游配套服务早已非常完善。当地朋友的几个电话很快就搞定了一切,次日清晨,我顺利地登上了一位叫“萨拉”的突尼斯大叔的越野车,开始了我的“蔚蓝海岸之行”。

  大片的橄榄树自窗外掠过,这是突尼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却难掩北非的干旱与炎热。突然想起一位突尼斯医生给我的健康早餐“秘方”:一杯牛奶、两勺橄榄油、三四颗椰枣。生性快乐的萨拉大叔哼起一首俏皮的法国小调,歌词反反复复就一句:活着的时候尽情玩吧,等死去之后再休息。

  欢快的歌曲总是让人很轻易就能打发掉无聊的时光,似乎没过多久,我们的车便驶入了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一座名叫艾尔·杰姆(El Jem)的小城。抬眼间,我看到一座身形巨大的斗兽场如蘑菇云般“浮现”在破落的街巷之上,这景象让我有些目瞪口呆:我们难道把车开到了地中海彼岸的意大利?还是开进了《角斗士》的电影当中?

 我们当然还是在突尼斯。我面前的这座巨型建筑不是什么幻觉,而是意大利之外最大的斗兽场遗址,古罗马人留下的奇观
我们当然还是在突尼斯。我面前的这座巨型建筑不是什么幻觉,而是意大利之外最大的斗兽场遗址,古罗马人留下的奇观

  我们当然还是在突尼斯。我面前的这座巨型建筑不是什么幻觉,而是意大利之外最大的斗兽场遗址,古罗马人留下的奇观。在经过一个世纪的海上鏖战之后,古罗马人于公元前146年最终击溃了富甲天下的迦太基王国,随即在北非的土地上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从西北向东南,大约每隔60公里修建一座城市,目的是通过城市链条来防御已退入内地的柏柏尔人(Berbers,北非的土著居民)的侵扰,保护沿海城市与港口的安全。

  古罗马人的城市再小,也有两样设施是绝对不会少的:一是处于城市灵魂位置的神庙;二是包括公共浴池、圆形剧场以至斗兽场在内的娱乐设施。我面前这座建于公元 3世纪的斗兽场高达34米,至今都是此地最高大醒目的建筑,将一座娱乐范畴的建筑修得如此宏伟,古罗马人的娱乐精神由此可见一斑。难怪有人评价说:古罗马人需要娱乐,就像现代人需要面包。

  我一口气爬上斗兽场最高的一处平台,从当年古罗马皇帝观看斗兽表演的位置俯瞰整座建筑,正午的阳光下,这座椭圆形的巨大建筑反射着硬朗的光芒。我的斜下方是一层阶梯状的看台,据说以前是三层,可容纳3万名观众,也就是现在艾尔·杰姆全市的人口数。

  除了地表的恢弘建筑,斗兽场还有着一个迷宫般的地下世界,那些幽暗的地下石屋是当年用来关押角斗士和猛兽的,有升降梯连通到地面。传说斗兽场还有一条22公里长的地道,一直通到海边,是当初用来运送建筑石料的,不过直到现在为止,现代人还没有发现这条传说中的秘密地道。

  当然,当代的突尼斯人也并不缺乏娱乐精神,每逢夏夜,总会有受邀而至的欧洲交响乐团在斗兽场中举行音乐会,司机萨拉说,演出时场内会饰满烛光,极尽浪漫。

  我在太阳最毒的时候重新躲回车上,两三个时辰过后,终于在南部海滨获得了绿洲的庇护。这座迷人的海滨城市叫加贝斯(Gabes),在中世纪时,这里是来自非洲沙漠腹地的骆驼商队的终点站,于是此地的集市自古出名。我来到的时候正赶上周日赶集的日子,大街小巷被小商贩的摊位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挤得满满的,寸步难行,让我充分领略了这座“集市之城”的热闹。

  加贝斯最古老也是最出名的集市很好找,它守着全突尼斯最高的一座宣礼塔,这里在公元18世纪时曾是奴隶市场,如今以种类繁多的香料闻名。市场不大,也不如街上那般喧闹,正好可以从容逛来。

  闲逛间,一位小伙儿一把将我拉进他的手工艺店铺,神神秘秘地拿出一个“魔壶”。仔细看来,这壶是有些奇怪,除了侧面有个壶嘴,上下还都各有一个小孔。小伙儿把嘴凑到上面的那个孔上,吹了口气,我感到气从下面的小孔出来,看来是相通的。接着,他就像个魔术师般,煞有介事地从上面的小孔向壶身中注入了一些水,奇怪的事发生了:并没有一滴水从下面的小孔流出,却能从侧面的壶嘴中倒出。

  小伙儿表演完毕,得意地看着我,似乎在等我为那“魔壶”开出个大价钱。虽然我至今也没弄明白那壶是怎么回事,但很清楚那不过是逗人玩的小把戏,便顺着他说:“这壶真的很神奇啊,可我要它实在没用⋯⋯”突尼斯的小商贩很喜欢对游客出虚招,但大都不坏,也不会故意骗人,有时反倒有些拙得可爱。

  很快我在市场中又碰到了另一个“魔术表演”:凉棚下有一种很清爽的天然饮料售卖,是椰枣树的汁液,但如果装瓶在阳光中晒上个把小时,清爽的汁液便会迅速发酵变成酒,据说劲儿还不小呢。

  “ 呵呵,真是一个充满魔力的集市啊!”我回到车上,一边喝着椰枣树汁,一边愉快地回味着刚才的“奇遇”。乘着最后一抹余晖,我们的吉普车乘渡轮登上了突尼斯最为欧洲游客所青睐的度假胜地——杰尔巴岛(Djerba)。“这两天阿兰·德隆正在这里度假呢。”司机萨拉八卦道。看着车窗外光怪陆离的酒店、赌场、夜总会的霓虹灯广告牌,我不禁又生出游离于突尼斯——这个伊斯兰国家之外的错觉。

    然而当我一觉醒来,沐浴着晨光来到岛上的中央市场时,我知道我又“回到”了突尼斯。杰尔巴岛的集市以金银细工首饰出名,不过最有趣的部分却是在鲜鱼市场。鱼市在地中海沿岸实在不算新鲜,但杰尔巴岛的鱼市却绝对特别,因为这里还保留着拍卖鲜鱼的有趣传统。人们将一把椅子高高架在台案上,上坐一位底气十足、声似洪钟的大汉,不断有人将穿成串儿的鲜鱼递到他手中,他只管施展叫卖技巧引得市场中的顾客竞相出价。很多本地居民来这里似乎都不是为了买鱼,倒更像是享受拍卖的过程。当然,这个有“蓝白市场”之称的美丽市集的精彩还远不止于此,那些令人目不暇接的首饰、香料、精油、草编日用品、手工地毯、传统服装、水烟壶以及各种口味的烟草都拖得人迈不动步子。在市集上逛了整整一个上午之后,我几乎是逼着自己离开的。

  来到杰尔巴岛的渔港时早已过了热闹的渔归时间,五彩纹饰的渔船密密麻麻地泊于港湾之中,大部分渔工都休息去了,所剩不多的几个人一边打着哈哈一边坐在小山般的陶罐当中,将它们用绳子一个个穿起来,弄得整个码头跟我刚离开的手工艺品市场一般。打听后才知道,这些陶罐是用来捕捉章鱼的:将它们沉入海底,喜欢黑暗的章鱼便会不请自入。

1 2 3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有话说

您还可以看看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大家发现

为我发现

发现攻略
    发现微博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立即注册
    X
    @明日香 提问中
    1/140
    此问题会同步到你的新浪微博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