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群峰惟苍岩 周末自驾出游苍岩山(组图)(4)
http://tour.sina.com.cn 2008年04月02日18:25 乐途网
观殿:千丈虹桥望入微,天光云彩共楼飞
沿山路走不到10分钟的样子,便可以抬头看见一座气势非凡的石桥架立在两座悬崖之间,桥上并建有一个古老华丽的大殿,这就是鼎鼎有名的桥楼殿了。
清幽的山涧架立如此精彩的建筑,无不让人感叹建筑者的手笔之独特。据了解桥楼殿乃是我国三大悬空寺之一,第一是山西恒山的悬空寺,第二是青海北山的北禅寺。沿陡峭的石级一路攀爬,就可以通过大殿走到桥上,扶栏下眺,云气生寒。石桥为单孔石拱桥,长15米、宽9米,飞架在对峙的断崖之间,桥楼殿就坐落在这临深约70米的桥上。桥楼殿为二层重檐楼阁式建筑,金色琉璃瓦顶和朱红色殿柱映在蓝天绿峰中,各显辉煌。殿内有佛、菩萨、十八罗汉像及壁画。古人赞美这一壮观景象:“千丈虹桥望入微,天光云彩共楼飞。“据考证,此桥为隋时所建,先于赵州桥。相传当年鲁班将柴草垛满山涧,搭起桥拱,当地称“柴牛”,一夜修了一座二十二道拱旋的天桥。随即火烧“柴牛”,灰落桥出。鲁班有了这般先见,便领圣旨,胸有成竹地去赵州府修赵州桥了。如此看来,这石桥是鲁班为赵州桥而小试了一下身手,不过论资排辈的话还要算是赵州桥的前辈了,除去名声因素,仅从建筑风格来说,我觉得赵州桥的气势远不如桥楼殿,一座架构于小河之上的桥怎能与架构于悬崖间的桥媲美呢?不过也许当初赵州桥下的流水很急,且为民造福的现实意义要远高过现在的桥楼殿,才得以如此广为流传。桥楼殿坐西朝东,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面出廊。重檐歇山顶,上覆红绿相间琉璃瓦。桥与殿浑然一体,如飞虹横架峡谷一线处。且不论赵州桥与桥楼殿哪个辉煌,这样精巧的建筑奇观确实让人对先人的聪明与智慧肃然起敬。
从桥楼殿沿着绝壁上的一条石板路往前走大约两百米的样子,再回头看这座桥就会更加惊叹其与山谷浑然天成的景致。无怪乎《卧虎藏龙》会选择这里作为其最后一个场景的拍摄地,清幽的山谷,挺立的绝壁,似乎飘在云中的楼阁,无不让人觉得尘世的一切仿佛都已释然,只需从桥上款款走过,爱人在远方,心若飘零。在我相机的镜头里,似乎又看见玉娇龙从桥上纵身跃入山谷飘逸的身影。
品月:殿前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天色已晚,没有赶着回京,就在山底住了下来。这里提供住宿的场所不少,我们打听一番决定住在苍岩山宾馆,旅游淡季,游人不多,清静的秋夜正好可以赏月,月是下弦月,华北清亮的夜空可以看见如锋芒般光亮的月牙儿。这比满月的感觉更要好些,记得有一首诗里这样说“太圆满的事物让我感到悲伤。”正好这样的夜晚可以认真享受无人打扰的宁静。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卧虎藏龙》里悠扬的主题曲《月光爱人》。
我们随便吃了些东西,便在夜里的山路上散步,此时山的影子显得更魁伟,月光照在山上寺庙的楼殿屋阁上,显出幽幽的清丽。想起白天在山中福庆寺寺门处的门楣上看到的一幅对联,上联:殿前无灯凭月照;下联:山门不锁待云封。多么有禅意的句子,不知是哪位高僧所书,想必也是非常喜欢这山间的明月和白云了。不过也许在城市呆惯了,开始的时候反而不习惯走这样没有路灯的夜路,不过一旦走出来,才发觉我们很久以来已经遗失的美景就在自己跟前。断断续续的秋虫在路边的草丛里叫,那是童年的声音;远处有母亲喊孩子回家吃饭,那是乡村的的声音;路边有几个收了摊的小贩偶尔还问问你要不要买一些山货,那是生活的声音。我们象梦游一样在这个陌生的地方转悠,此时的月光似乎不再是欣赏的对象,而象当地混熟了的乡亲一样开始在你身边陪你拉家常。旅游不仅在于怎样行走,更在于怎样感受,惟此心才可以在游走的脚步中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