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阳春渐近,杭州一家IT公司的项目经理王新宇酝酿了一个出游计划。目的地是建德市新叶镇,大片油菜花田和古民居群是当地的两大“看点”。
受一位媒体朋友的影响,这位“70后”把这次短途出游定位为“一边观光,一边行善”,打算在出发前买些课外读物,带给新叶镇的一所农村小学。他还计划拉上一位曾在大学图书馆打工的朋友一道出行,“可以帮助中小学建立图书借阅和管理制度,并培训学生管理员”。
如今,这种“边观光,边行善”的旅行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国人的关注。据悉,这种旅行方式在欧美国家已成为风尚,被命名为“义工旅行”,也称“公益旅行”,主张旅行者在旅游中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如参与保护野生动植物,或帮助目的地改善卫生、教育、文化等状况。全球知名的旅游指南公司“孤独行星 ”(Lonely Planet)已将“义工旅行”列为一个专门的旅游项目加以介绍。
都市、乡村皆有“义工”身影
上海一家物流公司的客户经理肖国钰初次接触“义工旅行”是在2007年。那时,他在网上无意中发现了“多背一公斤”活动,一下子就被这个理念所吸引。肖国钰认为,这种“负责任的旅行”最重要的作用在于让“公益”易于接近。
现今,肖国钰已经是“义工旅行”的“铁杆”支持者之一,他和一批志同道合的爱好者搭建了一个交流、组织“义工旅行”的网络平台——“益游天下”。类似的平台还有“圣地户外”和“多背一公斤”,前者致力于敦促旅行者不忘保护环境,后者致力于改善乡村教育。其中启动较早的“多背一公斤”可谓名声在外,目前已有7000多名注册会员,遍布全国各地。2008年,参与者更进行了超过250次活动,并收集了近400所乡村学校信息。
事实上,“义工旅行”并不限于去偏远的乡村,繁华都市中也有“义工游客”的身影,他们或在博物馆里协助引导秩序,或帮助清洗道路交通标志。
情感交流重于物质捐赠
“我们期待,每一个热爱旅行的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每一次旅程变成一次改变世界的行动,不要轻视自己的小小行动。中国每年有超过三亿人次前往乡村地区旅游,他们当中如有百分之一、或是千分之一能‘多背一公斤’,带给乡村孩子们的物资和欢乐就无可限量。”这是“多背一公斤”网站上阐述愿景的一段话。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栭锕€绠犻柟鐗堟緲绾惧潡鏌曢崼婵囶棡闁告瑥绻橀弻銊╂偆閸屾稑顏�闂備浇宕垫慨椋庝焊閵娾晛绠柨鐕傛嫹闂傚倷娴囧畷鍨叏瀹ュ绀冩い顓熷灣缁辨挻淇婇悙顏勨偓鏍涢幋锕€绠柨鐕傛嫹 | 闂傚倷娴囧畷鐢稿磻閻愮數鐭欓柟瀵稿仧闂勫嫰鏌¢崘銊モ偓鑽ょ不閺冨牊鐓熼柡鍌涘閹叉悂鏌嶇紒妯活棃闁哄瞼鍠栭獮鍡氼槻闁哄棝浜跺濠氬椽閸愨晛顏� |
|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