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埇桥马戏艺术的前身是始于明末清初的民间杂技,到清朝末年已具有相当规模。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在埇桥区的篙沟、桃沟、柳沟一带,杂技艺人们率先将马、猴子、狗等动物表演引入演出,很受观众喜爱,后又开始尝试用杂技表演的形式来驯化动物,并很快收到成效。至30年代末,诸如狗熊站立行走、羊蹬花瓶、猴子拉车、老虎钻圈、小狗识数等演出节目已经成熟,埇桥区真正意义上的马戏艺术由此逐步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在民间演出团的基础上,宿县政府组建了我国第一家国有性质的“大众动物表演团”(后更名为宿县动物表演团)和“宿县杂技团”。1977年,宿县动物表演团推出了一台精彩节目,排演出《狮虎大坐》、《狮虎过桥跨人》、《狗熊走钢丝》等高难度节目,每天观众上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以篙沟乡为中心的民营马戏艺术得到迅速发展,到90年代,已有民营马戏团近160家,驯兽水平和演出效果也得到很大提高。近年来,在埇桥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民营马戏队伍更是空前发展,以安徽明星大马戏团为代表的马戏艺术大军已步入全国一流的马戏队伍,相继拍摄了十几部电影、电视剧。2001年,安徽明星大马戏团(原宿县动物表演团)首次参加第八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以《驯狮虎》这一节目夺得金狮特别奖;2002年,该节目又在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节上荣获黄鹤铜奖。目前,全区拥有近300家马戏团,万余名马戏艺人常年巡回全国各地演出,年创收2亿多元,牢牢占据着全国马戏演出市场的半壁江山。2006年6月,经中国文联、中国杂技家协会严格考评,埇桥区独特的马戏文化和艺术贡献得到了一致认可,并由此确认“杂技的中心在吴桥,马戏的中心在埇桥”。2006年9月,宿州埇桥区被正式授予“中国马戏之乡”称号,成为我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此荣誉的县区。
为更好地展示埇桥马戏的风采,埇桥区还在2006年10月19日至23日举办“中国·埇桥首届马戏艺术节”,多台马戏大棚竞相献艺,大型民俗表演、唢呐方阵、扇舞方阵、腰鼓方阵共同助兴,还有能够体现当地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特色的奇石、乐石、根艺、剪纸、皮影等参加展览,给广大观众带来无限惊喜。
为进一步繁荣埇桥马戏文化,埇桥区委、区政府从多方面入手振兴马戏事业,力争做大做强马戏产业,使其早日打入国际市场。 2007年,在厦门举办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向全球寻求投资者,希望采取合资、合作或独资的方式在宿州五柳风景区建设“马戏大世界”。筹建中的“马戏大世界”预计投资1.8亿元,以马戏文化产业为主线,以马戏、杂技表演、动物观赏为特色,打造“东方迪士尼”。
宿州市是安徽的北大门,位于黄淮平原南端,处在淮海经济区腹地、长江三角洲经济带西缘,是陇海经济带的龙头,又是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与苏、鲁、豫3省11县接壤,北邻江苏徐州市和山东菏泽市,西接河南永城市,东连..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