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市”,亦称“青城”。它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位于内蒙古中南部,南临黄河、北靠阴山,是一座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众多名胜古迹的塞外名城。市内遍布各种历史古迹和宗教寺庙,早在明清之际就因为召庙云集而被雅称为“召城”。呼和浩特的昭君墓广为人知,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衣冠冢,素有“青冢拥黛”的美名。此外..
大召,汉名“无量寺”。蒙语称“伊克为”,意为“大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前街。..
更多>>
辉腾锡勒是蒙语,汉意为寒冷的山梁。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中部,察哈尔右翼中旗科布尔镇南部,..
乌素图,是蒙古语,意为“有水的地方”。该召坐落在大青山南麓,呼和浩特市郊区攸攸板乡乌素图村西沟口..
昭君博物院位于呼和浩特市南9公里的大黑河南岸,是由昭君墓及其一系列纪念建筑设施组成。 王昭君,名嫱..
航空
呼和浩特白塔机场位于市区东郊9公里处,有多条航线往返北京、广州、深圳、西安、上海、武汉、赤峰、通辽、锡林浩特、乌兰浩特、海拉尔等大中城市,并且开通有往返蒙古乌兰巴托和俄罗斯赤塔等地的国际航线。
机场大巴
呼和浩特机场大巴路线为机场-新华广场,票价5元/人,车程约半小时。只要有落地航班,就有大巴班次发往市区。从市区发往机场的大巴在新华广场乘坐,每半小时发车一次,建议至少提前90分钟乘车。
机场公交
呼和浩特市内12路公交车可达机场。
铁路
呼和浩特地处京包铁路线上,有始发北京、成都、兰州等地的列车,还有通往天津、哈尔滨、沈阳、杭州、汉口、广州、石家庄、西安、银川等大中城市的车次。省内车次可始发乌海、二连浩特、鄂尔多斯、通辽、乌兰浩特、锡林浩特、海拉尔、满洲里等地,基本覆盖自治区内的地级市。每周三、四,有发往蒙古乌兰巴托的国际联运列车。
呼和浩特站地址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车站东街,市内乘坐1、2、5、7、13、17、22、23、24、29、302、303等多路公交车可到。
公路
先进的呼包高速公路已建成使用,已实现了各旗县通公路,许多世代闭塞的农牧区和边境地区也建起了公路,每日有数十班长途客运汽车开往附近各个城镇。还开辟了与蒙古、俄罗斯边境省区通车的多条客运班车路线。
出租车
呼和浩特市出租车起步价6元/2公里,之后1元/公里(夜间价格为1.1元/公里)。
公交车
呼和浩特市区内辟有40多条公交车线路,通往城区各地。公交车多为无人售票车。呼市市区内的主要景点,如白塔、五塔寺、大召、昭君墓、将军衙署、公主府遗址公园等,以及市内主要的购物场所等,都通有公交车。
旅游专线
23路:火车站-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从9:00-17:00每隔一小时发一次车。途经的景点还有公主府公园。
呼和浩特汇集了内蒙古各地的土特产品。买土特产品,可到街头集市贸易场所,相信是最佳选择。那里有当地最大的农副产品市场,各色土特产品琳琅满目,价廉物美,无所不有,令人目不暇接。买名特产品,可到新城西街的新世纪广场,中山西路的天元商厦,或五塔东街的满都拉商贸大厦。
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的首府,其餐饮特色别具风味,您可以到市内较大的餐馆去吃大餐,也可以到草原气息浓郁的地方品一品野味,有狍子肉、山鸡肉、山野菜、野生蘑菇、小米等多种谷类、野味。呼和浩特市内拥有数千冢餐馆,可供游客尽情享用。
山羊绒,系从山羊身上用铁丝子抓下来的细绒。按其颜色,分为白绒、紫绒、青绒三种。
这是一种稀有而高贵的纺织原料,在国外叫做“开士米”,被誉为“毛中之王”,可纺细呢和羊绒衫。内蒙古的羊毛绒量多、质优。在国际市场上十分行俏。
内蒙古的驼毛,其产量、细度、长度、色泽不仅居全国之首,在世界上也久负盛名。阿拉善盟所产的驼毛质量最好,俗称“王府驼毛”。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驼毛的主要集散地。驼毛御寒力强,且牢固耐久,可填充衣被,纺织呢绒、织毯等。
莜麦片,也叫燕麦片。内蒙古莜麦产量占全国的50%。莜麦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高达21%,比小麦高50%。
选用当地优质绵羊毛为原料,用化学颜料和植物颜料染色,再经过手工编织、化学水洗等工艺加工而成。
具有做工精细、弹性较强、手感柔软、光泽自然、图案多彩、经久耐用等特点。
主要品种有天然色地毯、仿古式地毯、汉宫地毯、美术式地毯、艺术挂毯等。此外,还有裁绒驼韂、马韂、马褥子、汽车垫、坐垫、拜垫等产品。
早在元朝以前,蒙古族即以使用银器闻名。藏古族银器品种有银碗、蒙古刀、蒙古银壶、饮酒器皿、头饰银簪、各种马具鞍花等。
特点:大方淳朴,精巧细致,色彩纹样古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其中的桦木镶银(蒙古碗)是获奖产品。
呼和浩特的餐饮多具蒙古族特色,风味小吃也不少,如烧麦、杂碎、背子、奶茶、麻页、果条等。
特色佳肴:
烤全羊、手把肉、烤羊腿、奶皮子、奶豆腐、马奶酒、昭君酒等。
推荐:其中手把肉和烤全羊最为出色,火焰上整只肥羊烤得哔叭作响,脆皮焦黄,遍体流油,香气扑鼻,令人垂涎。
呼和浩特地区的特色饮食主要有羊背子、烤全羊、涮羊肉、手把羊肉、烤羊腿、血肠、肉肠、羊杂碎汤、稍麦(烧麦)、莜面、马奶酒、奶茶、奶皮子、奶豆腐、奶酪、油香、麻花、馓子等,还有地方特色与传统风味完美结合的托县炖鱼、和林炖羊肉等也闻名于呼市地区。
呼和浩特的某些特定场所,有精彩的蒙古歌舞表演;
城内有赛马、赛骆驼、摔跤表演;
城外还可参加骑马、乘驼、射箭、摔跤。
远距离的越野赛马,男女均可参加。
推荐:
可到呼伦北路的内蒙古赛马场,一睹惊心动魄的赛马实况;
还可到新华大街的内蒙古体育馆,饱览各类富有刺激的竞技比赛。
内蒙古草原旅游节 每年8月前后
呼和浩特一年一度的大型旅游交易节自从1991年9月举办了第一届以后,每年的8月前后都会举行。它是在那达慕大会的基础上融经贸洽谈、物资交流和竞技比赛、文娱活动于一体的民间传统节日,其规模、形式和内容远比过去的那达幕大会要丰富。
看点:盛会一般都会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赛马场举行开幕式,并邀请来自世界各国、港台及国内各界人士参加,节日隆重热烈,有摩托车队、骆驼队、马术队、武术队、安代舞、摔跤(即搏克)等表演节目,最引人注目的是男子“三艺”比赛。
内蒙古乌兰牧骑艺术节 每两年一次
每两年在呼和浩特市举办一次,各旗、县乌兰牧骑均前来参加会演,而且组织专家评审,定出名次。乌兰牧骑,蒙古语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他们为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事业作出了可喜的贡献。
乌兰牧骑艺术节有时与内蒙草原旅游节、内蒙那达慕大会(蒙古游戏节)同时举行,既可增添节日欢庆气氛,又为开展草原旅游事业助兴,是内蒙人民最喜爱的节日之一。
乌兰牧骑建队以来,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艺术人才,他们多为艺术院校毕业生,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和艺术修养。如著名作曲家图力古尔;歌唱家牧兰、拉苏荣、朝鲁;舞蹈家熬德木勒、敖登格日勒;曲艺表演艺术家道尔吉仁钦;马头琴演奏家达日玛等。
昭君文化节 每年7-8月
在呼和浩特市南郊,坐落着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以纪念在历史上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做出杰出贡献的王昭君。呼和浩特市将文化节以“昭君”命名,旨在“弘扬昭君文化,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
昭君文化节的前身是昭君庙会,当时主要是集中在呼和浩特市昭君墓举行一些民俗文化活动,1999年始改称昭君文化节,经过几年发展,昭君文化节已成为一项集文化、经贸、体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节庆活动。每年的昭君文化节期间,呼和浩特市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文化界、商界名流及游客参加,昭君文化节已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100个民间艺术游活动之一。
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节与青岛国际啤酒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宁波国际服装节等同时被评为2007年中国十大影响力节庆称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