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三江沿岸15座大小桥梁凌空两岸,犹如15条彩虹。铜仁老城一面倚山,三面临水,发源于梵净的两条江自西自北而来,汇于铜仁,称锦江;锦江绕城半周,然后东去流入湖南沅水。锦江沿岸有壮观雄奇的六龙山溶洞群。其中已开发的九龙洞为贵州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在市内西门码头乘船就可以游览九龙洞及锦江风景区。铜仁是杰出的红军将..
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城东17公里的骂龙溪右侧观音山山腰,是贵州省首批确定的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相..
更多>>
梵净山不仅是贵州的第一山,更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是屹立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大斜坡上的巨人,位..
在铜仁市区,住宿没什么问题。但游客通常会选择在梵净山上住宿一晚,那里条件艰苦,遇到节假日还可能爆满,建议早早上山去预定,越早越好。
航空
贵阳、重庆、广州、深圳等地每天有班机到铜仁大兴机场。大兴机场在铜仁地区松桃县大兴镇,到铜仁市区不超过半小时。每班航班到达,都会有机场大巴把游客送到铜仁市区,到了具体位置告诉司机一声就可以了。票价10元。
铁路
从贵阳到铜仁,可乘旅游火车直接抵达,也可由玉屏转入;北京、上海、广州方向的旅客可先乘火车至怀化,然后转汽车抵铜仁;重庆方向的游客还可沿乌江乘快艇至贵州沿河,在沿河转汽车。
公路
贵阳到铜仁:有卧铺班车直接到。但是建议不要乘坐,比较脏乱。
镇远到铜仁:可从镇远坐车前去玉屏,2小时车程,每人10元,不过不能直达,必须到一个叫羊坪的地方,从那里转车;羊坪有面的到玉屏,每人3元,车程20分钟。到玉屏后,直接在车站坐到铜仁的依维柯,高速路1小时左右,每人15—20元,1.5个小时。
出租车
市区内尽可以乘坐出租车,车价出人想象的便宜,并且像公共汽车一样,十分方便快捷。铜仁市内乘出租,不分车型,3公里内起步价每车次1人乘坐3元,2人乘坐4元,3人以上乘坐5元,计价器打表每超过1公里每车次加价1元。反正三元左右就可以在市内逛上一圈,晚上会贵一些,但也就多那么一两块钱。
从铜仁到玉屏、江口,也都可以在铜仁汽车站乘出租车,夏利车15—20元/人,只比中巴车多几块钱。司机往往要塞满四个人才走,不过不用担心,司机自己会在车站附近四处拉客,挺晚了都还有。背包客记得挑有后备箱的出租车,可以放大包。
公交车
市内中巴车白天为7毛/人,晚上11点后到凌晨6点为1元/人;市郊中巴车则要贵上三五毛左右。
在西门桥的桥东、解放路一段,是铜仁市的步行街。步行街一带有一些特产及衣物专卖店,但其实并没有多少富有特色的东西,如果时间宽裕的话可以去逛逛,时间紧则可不必去。
【特产推荐】
猕猴桃 猕猴桃哪里都有,梵净山的猕猴桃由于没有污染、个头适中、汁液丰富,所以口感不错,深得游客喜欢。
傩面具 是一种木雕工艺品,既可作傩戏的面具,又是一种装饰工艺品,造型古朴,题材多为鬼怪动物等。
思州石砚 简称思砚或思州砚,又名金星石砚,为岑巩县特产。石质细腻,内含金星,经磨耐用。造型奇巧而精细,结构复杂而严谨,表面光可鉴人。思州石砚自古以来被文人墨客视为珍品,备受青睐,是我国“八大名砚”之一。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誉之为“珙璧”,清康熙皇帝作为御砚,是当地历代官府进奉朝廷的珍贵贡品。
天麻 天麻是著名中药材,有提气益神等功能。贵州是我国天麻的主产地,所产天麻个大肥厚、饱满坚实,是为上品。
土家族麻糖酒 居住在沿河县一带的土家族,冬月家家户户都要酿造麻糖酒。只有20度左右,颜色金黄透明,味道绵甜可口。风味独特,清凉解渴。
铜仁当地的菜有些偏咸,但不是太辣,小吃都很便宜,一般一两块钱一份;当地还有一种类似火锅的大排档,很有味道。如果是在梵净山脚,可以住在农家,尝尝新鲜的农家土鸡、野菜、小青菜等。
夜市在很多路段都有,小十字、铜仁市五小附近一带更多,晚上七八点钟就很热闹了,有的一直营业到通宵。价格不贵,十多元钱就可以吃到心满意足。
【美食推荐】
包谷酸辣子 包谷打成面,和剁碎的红辣椒拌好,舂成坨后放到坛子里腌起来。吃的时候把腌好的包谷酸辣坨坨从坛子里取出,用茶油或菜油炒熟就可以了。吃起来酸辣爽口,非常送饭。还有种糯米酸辣子,和包谷酸辣子一样的做法,只不过将包谷面换成了糯米粉。
锅巴粉、盘子粉 和西安的凉皮很像。盘子粉通常是凉吃或者煮了吃,锅巴粉则还要加青菜打浆,在锅里烙起锅巴后才行,做好的锅巴粉色泽金黄,十分诱人。
蕨菜炒腊肉 梵净山盛产蕨菜,又称“鸡爪菜”,日常做菜可清炒或凉拌。用蕨菜的根磨粉做出的蕨粑也很受欢迎,将半透明状的蕨粑切成条或块,与腊肉同炒,加上辣椒、大蒜,香味绵滑,入口韧性十足。
苗族上刀山
也称“上刀梯”,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刀梯由一根高12米的铁柱,72把锋利无比的钢刀和顶端上边3把寒光逼人的钢叉组成。每当赶年场、或是重大的节日,都有勇士表演。表演者身着民族服装,赤脚、光膀,双手抓住银光闪闪、寒气逼人的刀刃步步登高。爬上三十六把横档刀,领头人在梯顶上吹响海螺,下面的勇士便接踵而上,一个个神态自然,若走平梯。
过赶年
所谓“赶年”,就是比汉人提前一天过年。 分布在沿河、印江、德江等县的土家人“过赶年”时,清扫房屋,杀年猪,敬家神,祭祖宗,吃团年饭。除夕夜烧旺火守岁。第二日清晨早早起床,不点灯,不用刀具,不乱泼水,不高声说话,全家团聚吃隔夜做好的现菜现饭。这个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别具特色。
赶坳
各坳日期不同,但都是在风景优美的山坳或草坪上。“赶坳”以青年男女居多,身着盛装,男戴斗篷,女打花伞,在坳场上各找对象,相互对歌传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坳场也成了侗族群众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