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繁华的中心区,很难寻得这样一隅角落,静静地从历史深处走来,坦然、悠闲,细细的步子慢慢地踱着,外面再喧嚣的世界,也仿若隔世。这里有上千年的民俗风情文化,也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这里是深圳改革开放农村变迁的一个缩影——深圳湾畔800年下沙村。
从历史深处走来 江夏黄氏居下沙
“耕山耘海八百年”。30年前,下沙村还是一个由东涌、大围、村仔、围仔、新村、东头村6个自然村组合的小村落,村民世世代代种田、捕鱼、养蚝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广袤的深圳湾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天地。直至深圳特区成立时,村民还基本是清一色的黄姓。
到下沙村的人们,是一定要去下沙博物馆转转的,大门敞开着,不用登记,不必买票,静静地走进去,慢慢呼吸着千年的文化。原汁原味的岭南人家、古老习俗的大盆菜、英勇的抗战故事,渔民村庄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一再现。走出来,整个改革开放的历程,还在嘴角细细咀嚼。
“沙头、梅林两乡,山川灵淑之气,钟奇毓秀,蔚为巨族,故历代以来,巨室大家甲于他姓,儒流闻望,济济翔翔,其仁孝之意,著于古而流于今;礼让之风,作于前而兴于后,洵非他族所能及者。”摘自清乾隆五十四年的《重修族谱序》被端端正正地刻在进门左上方。旁边的骏马雕塑气宇轩昂,象征着一路走来,奋勇前进的下沙人。再往里走,立村先祖黄峭山(俗称峭山公)、辛亥革命名将黄耀庭等下沙历史人物雕塑静静守望,这是下沙人引以为傲的先烈,雕塑底座撰写着先祖们走过的峥嵘岁月,一旁破旧卷了边的家谱告诉人们,从哪里来。
黄峭山是江夏黄氏的重要人物,也是下沙、上沙、福田和上梅林4村黄氏族人公认的共同始祖。据传说,黄峭山生活在唐朝末年,一生共娶上官、吴、郑三氏,有21个儿子。为了避免兄弟相煎、祸起萧墙,黄峭山在他80岁那年决定,将家产分成21份,三房各留一名长子,其余18个儿子各带家产一份、《黄氏家谱》一套,自行外出谋生,开拓创业,并写下“骏马堂堂出异方,任从随处立纲常……”如今这首《骏马》诗成为黄氏族人相认的“密码诗”,海内外黄氏后裔相认,都要吟诵此诗。
在博物馆里,三十年前的生活风貌也被凝固下来。灶台、瓦房、农具、床榻,跟很多电视作品中解放前的中国农村没什么两样,农民戴着斗笠在滩涂上耕种、养蚝、捕鱼。墙壁上珍贵的养蚝照片,尽管只有20来年,但已是村里可贵的文物资料。农城化以前,撑着滑板到靠近香港元朗和天水围的蚝田种蚝、收蚝的场景历历在目。
深圳是中国口岸最多和惟一拥有海陆空口岸的城市,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主要门户之一,有着强劲的经济支撑与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深圳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列内地城市第一。到2010年,深圳将建设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基..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