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走向的南锣鼓巷和与之交汇东西走向的胡同,形成了北京独特的“蜈蚣街”,临近巷子北口东侧的菊儿胡同似乎并不为人所知。
南锣鼓巷荣膺时代周刊评选的亚洲最佳风情之地是2009年的事,殊不知菊儿胡同早在20年前,就因为吴良镛院士设计的北京首例“新四合院”,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等数不清的奖项与赞誉。
两进院四围楼
勾出“长高”四合院
从南锣鼓巷的热闹拐进菊儿胡同,只走了20多米就可以把喧嚣抛之脑后。这片新四合院历经20年,原本浅色的外墙已经泛出陈旧的灰色,只是因为三层的层高和那徽派建筑飞檐的设计让人觉得与众不同。离胡同口较近的是41号院。走进院门,午后的宁静让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在门道里都有了回声。
走过门道,从平房“长”高至三层的建筑四面围拢,围出了个不小的院子,院里放着几辆电动自行车和一辆颇为“朋克”的挎斗摩托。从院子西侧的过道向里走,里面又有一进院。无论是格局还是两进院落,给人的层层进深之感,都符合老北京四合院的“形”,而前后院的两棵几乎比楼还高的大榆树,颇能让人遐想盛夏之时绿意盎然,“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的典型老北京四合院生活。
遍寻不见老街坊
一个院多半租给老外
原本想遇见个爱聊天的老街坊给讲讲菊儿胡同的历史、变迁和现在,但连着转了41号院、19号院,却不见居民出入,最“老”的“住户”就是41号院里的两棵榆树。
到社区居委会一打听,一位大姐说,现在想找老街坊,估计得等到年末收房租的时候。“一个院大概有30多户吧,超过一半都出租了,因为很多外国人都特别喜欢。”外国人给的租金多,两居的房子一个月租金至少得6000多块钱。”怪不得这春节刚刚过去不到半个月,院里几乎没见着春联和窗花的影子。
果然,21号院里,一个“老外”正站在二层的阳台上抽烟(如图)。隔着一层楼用“嗨”打了个招呼,替代了原本该在这样的胡同、这样的院子中出现的“吃了吗您呐?”他说,他来北京工作已经一年多,这个院子里租住的基本都是外国人。“我是法国人,我的邻居有美国的、加拿大的。”4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个月的租金是4500元,同样的价钱可以在CBD附近租上一个建成年代在2005年左右的高档小区的房子。“我觉得这里交通方便,房子非常美。”他一边说,一边把手指向了院子和依墙而栽的翠竹、墙壁上遇寒而枯的爬山虎。(文:王萍文)
Tips:
时间: 全天开放
地点: 东城区西北部,东起交道口南年夜街,西至南锣鼓巷
最佳时间: 四季皆可
门票价格: 免费
相关阅读: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