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饮食:
一说内蒙,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奶茶和手把肉,而这两样食物也确实不孚众望,虽然在克旗的饮食风味以内蒙古传统食品为主。但一些当地特有的风味小吃依旧能够带给你克什克腾饮食文化里最美味的享受。在经棚当地可以尝到不少克旗当地美食,餐厅,宾馆主要集中在应昌路和解放路一带。在热水塘镇餐饮场所不多,可以在当地一些宾馆就餐,热水塘镇不大,可以在街边转转,寻找一下当地小吃。
推荐餐饮
珠穆沁茶馆
这家店门脸不大,吃饭的当地人很多,屋内装饰相当普通,菜量很大,味道相当正宗。
手机:15048383955 地址:经棚镇政府楼下 推荐菜:奶豆腐,手把肉,奶茶。
内蒙古克旗当地美食
赤峰对夹
对夹是一种烧饼里夹薰肉的特殊食品,吃起来香脆适口,味道鲜美,就餐时买上几个,亦饭亦菜,十分方便,是人们喜爱的大众化食品。赤峰对夹自1917年苏文玉创建“复生隆”对夹铺后而逐渐闻名四方。对夹源于一种“杈子烧饼”,这种烧饼与普通芝麻烧饼除了在和面和制作工艺上有所不同外,还在于从吊炉取出之后,再摆到一种铁制杈子上,回炉以微火重烤一遍,这样做成的烧饼,外脆内软,别有风味。对夹内的熏肉也十分讲究,精选十几种配料调味,香而不腻。2003年,“福兴楼对夹”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国名点”。
哈达火烧
哈达火烧又名杠子火烧,也叫火烧,在赤峰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哈达火烧的形状似上下合在一起的小圆盒子。制作方法比较特别,主要用盐和矾和面,再加黄油和白糖,反复揉搓后,再用杠子去压,直到结结实实,装进模子,放到烤炉中烤熟。特点是不怕挤压,不怕冷冻,不怕日晒,不发霉变质,装在车上,驮在马背上,放在搭涟里都行。所以旧时到过哈达街的人,都要装上一口袋“火烧”,或远途充饥,或赠送亲友,既方便又实惠,远近闻名。
烤全羊
烤全羊是蒙古族宴席名菜。选料精细,工艺考究,传统的方法是选择肥尾羯羊,用蒙古杀羊法宰杀,去皮,去内脏后,将佐料填装羊的胸,腹腔,将羊吊在专用烤炉中,烧烤约4-5小时。出炉的全羊,色泽红,皮酥脆,肉鲜嫩,味香浓。上席时将正羊以平卧状置于大木盘中。脖子上系一红带以示隆重。烤全羊是启位大菜,主人要先唱歌,献哈达,敬酒,在克什克腾这个地区,主人先用刀将羊头划成几小块,首先献给席上最尊贵的客人或长者,而后撤下羊头,再将羊背上划一刀后,从脊两边一块一块的割肉,逐个送给客人,客人品尝过这种烤全羊,齿颊久久留香,终身难忘。
奶茶
奶茶是克什克腾旗乃至整个内蒙地区最常食用的饮品。奶茶一般在吃各种干食时当水饮用,有时单独饮用,则既解渴又耐饥,比各种现代饮料更胜一筹。牧民喝奶茶时,还要泡着吃些炒米、黄油、奶豆腐和手把肉,这样既能温暖肚腹,抵御寒冷的侵袭,又能够帮助消化肉食,还能补充因吃不到蔬菜而缺少的维生素。所以,在牧区有一句俗话说:“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确,蒙古族牧民的一天就是从喝奶茶开始的。这种嗜好在蒙古族是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表现延续至今。当你每天早晨吃早点的时候,新老朋友拥壶而坐,一面细细品尝令人饴情清心的奶茶,品尝富有蒙古民族特点的炒米、奶油和糕点,一面谈心,论世事,喝得鼻尖冒出了汗,正是体现了俗话所说:“有茶之家何其美”的景象。假如你有机会来克旗做客,就能在茶香飘溢的奶茶馆里,享受这种历史文化带给人们的乐趣。当然在蒙古包里就更是别有一番情趣了。另外常喝奶茶对健康十分有益,奶茶可以去油腻、助消化、益思提神、利尿解毒、消除疲劳,也适合于急慢性肠炎、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人饮用。对酒精和麻醉药物中毒者,它还能发挥解毒作用。
华子鱼
瓦氏雅罗鱼,俗称华子鱼。产自内蒙古第二大内陆湖,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湖。达里诺尔湖水含盐5‰,还含有一定的碱分,水分滑腻,独特的水质,外来鱼种难以存活,所以湖内只产两种鱼,即鲫鱼、华子鱼。这些鱼都以肉鲜味美享誉四方。传说当年康熙大帝幸临草原,从达里诺尔湖捕鱼后,又在草原上采集了白蘑、山花椒一起烹制,鲜香美味使康熙帝胃口大开,并说吃了这里的鱼,朕便不想天下的鱼了。回到京城后,仍念念不忘,以后又多次派人来捕鱼,飞马送入京城。
奶豆腐
奶豆腐,蒙语称“胡乳达”,是蒙古族牧民家中常见的奶食品。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乳香浓郁,常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出远门当干粮,既解渴又充饥。还可以做成拔丝奶豆腐,软韧牵丝,是宴席上的一道风味名菜。
手把肉
手把肉是蒙古民族千百年来最喜欢、最常用的传统食品,也蒙古族牧民常用的待客佳品。这种草原牧区牧民们的传统吃法可以追溯到古代。据明《夷俗记·食用》中云:“其肉类皆半熟,以半熟者耐饥且养人也。”从营养学角度来讲,将肉煮至半熟,可以尽可能保存动物从青草中吸收的维生素及其他营养成份,人在食用后就可能吸收到最初级的营养成分。通常手把肉以在平原草场上放牧的、经常吃野韭菜、野葱的羊,肉味最为鲜美。它的具体做法是选用肥嫩的小口羯羊,就地宰杀后,切开胸腔拉断动脉,剥皮去内脏(血盛于器皿中以备煮制灌肠),然后洗净,去头、蹄,再把整羊卸成若干块,不加任何调味品放入白水锅中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盘中上桌。席间,大家各执蒙古刀一大块一大块地割着吃,或用手撕着吃,所以称为“手把肉”。
█ 行程规划
本次蒸汽机车旅游摄影活动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举办。采用蒸汽机车单机或双机牵引列车。整个行程可以安排4-5天时间,主要摄影活动集中在12月30日至1月2日之间,包括蒸汽机车节,达里湖冬捕节和银冬驼文化节,其中达里湖冬捕节和银冬驼文化节开幕式时间较为接近,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二者选其一或者匆匆赶场拍摄。另外,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在克旗境内沿途多停留两日,冬季的乌兰布统草原和阿斯哈图石林也绝对可以给旅途添加美丽的一笔。
具体行程可以参考和当地政府合作的内蒙古集通傲都旅行社的活动安排。
行程安排如下:
第一天:赤峰接站,大巴送克什克腾旗,晚餐后,安排入住酒店。
第二天:早餐后乘车赴达里诺尔湖参加冬捕节开幕仪式,后参加银驼节开幕仪式活动。
第三天:早餐后,参加经棚站举行的蒸汽机车国际旅游摄影节开幕式(影友追拍蒸汽机车牵引列车)。中餐,据列车时间安排午餐时间、地点)下午,机车运行经棚至大板区间(影友全程追拍蒸汽机车牵引列车)。
第四天:早餐后,蒸汽机车运行大板至经棚区间。(影友全程追拍蒸汽机车牵引列车)中餐。(据列车时间安排午餐的时间、地点)下午参观大板机务段。
第五天:上午补拍个别遗留景点,下午送赤峰,结束愉快的蒸汽机车摄影之旅。
█ 其他信息:
地拍摄蒸汽机车的摄影技巧
1.冬季是拍摄蒸汽机车的最佳季节。滴水成冰的天气与滚烫的蒸汽形成强烈反差,能将蒸汽机车吞云吐雾的磅礴之美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2.蒸汽机车起动或上坡时,为了保证足够的动力,通常要增加蒸汽排气量,因此更容易拍出蒸汽机车震撼人心的气势。相比之下,列车下坡时通常关闭气阀,效果稍差。
3.拍摄时应分析风向,因为风速与风向对蒸汽的走向影响很大。在拍摄时应尽量将蒸汽的整体轮廓包含到画面中,保证画面内容的完整。
4.桥梁与隧道相对来说更富于变化与特点,更易创作出精彩的作品。拍摄桥梁时可以更多地体现山谷的气势,而隧道则可以更好地体现喷涌的烟雾和独特的压迫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桥梁和隧道空间有限,因此,在接近桥梁上和隧道里拍摄时,应尽量选择在避车台和避车洞内拍摄,注意人身安全。
5.在山顶俯拍可以更好地将列车与景色结合。但有时冬季风大,蒸汽机车放出的烟雾可能会将车身全部包裹,造成主体不够突出。
6.蒸汽机车摄影除体现机车本身外,更强调烟雾的气势和光影效果,很多摄影作品的视觉重心也是机车迸发出的滚滚烟雾。因此逆光时往往更容易拍出独特的视觉效果。有时,在空旷的地区拍纯逆光图片,还可以拍摄剪影效果的迷人作品。
7.日出与日落时分,由于日照角度低,可以拍以红黄为主色调的低色温作品。特别是金色的阳光可将蒸汽机车喷出的烟雾染色,能够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8.由于蒸汽机车的原始与古朴,更能拉近人与机械的距离,因此蒸汽机车更适宜拍摄人与车之间的人文作品,以光影美感而动人……
克什克腾旗国际蒸汽机车节由来及历史背景
1814年,英国人斯蒂文森把瓦特的蒸汽机装在了火车上,时隔11年,这位被誉为“蒸汽机车之父”的英国人驾驶“旅行”号蒸汽机车行驶了31.8公里。1825年于是被认定为是蒸汽机车正式诞生的年份。又过了4年,他制造的“火箭”号蒸汽机车承载了30位旅客。从此,蒸汽机车在铁轨上开始了它的辉煌,那个时代是它的时代。
1952年12月,中国仿造成功第一台解放型机车,拉开了机车工业腾飞的序幕。1954年对胜利型进行仿制并于1956年投入批量生产。解放型以货运为主,胜利型以客运为主。其间还相继仿造研制了建设型、人民型等客货运机车,解决了一时之需。
1955年初,第一机械工业部决定由大连机车工厂进行和平型机车的设计,这是中国在吸取世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首次自己设计的大功率机车,具有开创性意义。1956年国庆前夕,第一台和平型机车试制成功。机车性能安全可靠,功率等级和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当时世界蒸汽机车的先进水平。结合中国国情对机车的牵引热工性能方面几经改进。终于,新和平型蒸汽机车于1964年9月试制成功,该车经过4万多公里运用考核,创造了中国机车锅炉蒸发能力的先进水平。
和平型机车就此定型,成为铁路干线运输主力车型。从1965年4月由大同工厂作为唯一指定厂家开始批量生产。文革期间曾易名为反帝型, 1971年又更名前进型,取马克思“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语意。此前生产的和平型无论新老都统称前进型。据统计,截止到奉命停产时,该型车共制造4672台之多,最高年产量达325台,占国产蒸汽机车总量的近一半。在1988年底,前进型配属当时中国的18个铁路局,计100多个机务段和40多个路外单位,其产量为世界蒸汽机车单一型号之最。可以用一句话总结这段历史:前进型机车达到世界蒸汽机车最优秀的巅峰,它是中国铁路蒸汽机车的最后辉煌。
20世纪70年代,中国进入蒸汽机车的鼎盛时代,最高峰是在1979年,共有7899台蒸汽机在中国的铁路上奔跑,主力军就是前进型蒸汽机车。铁道部老部长吕正操在《中国蒸汽机车世纪集影》一书的《序言》中说,蒸汽机车“在中国达到了它发展史上的鼎盛”,其效用“发挥到了极致”。蒸汽机车成为当时中国运输业的功臣。
1995年,一个和国家铁路公司迥异的地方铁路公司——集通铁路公司成立了。集通铁路,西起内蒙乌兰察布市,东至通辽市,全长945公里,是中国最长的地方铁路。集通公司添置不起内燃机车,当时一辆内燃机车的售价300多万元。而从国家铁路公司转让一台蒸汽机车只要20到30万元。集通铁路公司先后从全国各地收购了120台蒸气机车。经过修修补补后,这批本已退役的蒸汽机车在内蒙集通线上发挥余热,又继续奔驰了10年,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使用蒸汽机车为动力的铁路运输线路。发挥“夕阳红”精神的蒸汽机车给自己的一生找到了最后的舞台。中国的集通线,这条铁路注定成为运输方式的“绝唱”。
1996年,集通公司的货运量只有504万吨,但是,到了2004年,集通公司的货运量已突破1300万吨,并在不断增长。2005年,仅内蒙古的胜利煤田每年就有1000万吨的货运需求,再加上我国第三大的黄岗梁铁矿,集通公司的运输能力面临着市场需求的巨大考验。
蒸汽机车由锅炉作动力 ,整个装置又大又笨,车身长296米,重168吨,庞大的机车头由长长的倒挂式锅炉和水箱组成,狭小的驾驶室里到处是管线和拉杆,还有台球那么大的红色获绿色按钮,一个巨大的炉膛挡住了 火车正前方的全部视线。蒸气的压力和温度不能过高,而排气压力又不能太低,热能消耗很大,双机牵引一次拉2000吨的货物,每行驶200至300公里就需要加煤加水。蒸汽机车有司机、副司机和司炉,三个人一组,在锅炉后3平方米多的狭窄空间里紧密合作。在这个三人小组里,司机负责把握车辆的前进、后退、停靠。而副司机则既要帮司机观察路况,还经常要和司炉一起给机车加煤。一台蒸汽机车一次要加22.5吨煤,都是副司机和司炉工一锨一锨加到锅炉中的。
1998年大同机车厂停止生产蒸气机车后,蒸汽机车的配件无处可买,小毛病还能对付维修,大毛病只能当作废钢烂铜处理掉。曾经叱咤风云的巨轮再也追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2005年底,内燃机车一统集通铁路线,世界上最后一辆蒸汽机车在内蒙古草原光荣退出历史舞台。
“人类历史上最后27辆尚在运营的蒸汽机车,将于2005年10月30日在中国内蒙集通线正式停运。”《国际先驱导报》刊登的这则报道吸引了全世界无数蒸汽机车爱好者、摄影爱好者蜂拥而来,他们都想把握住这最后的机会与蒸汽机车告别。
于是,在中国内蒙集(宁)通(辽)线上,经常有外国人从雾气中突然冒出来,当地人对此并不感到奇怪。这里每年都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蒸汽机车迷,他们在集通线的各个站点出没,拍摄甚至驾车追逐蒸汽机车这个历史巨人的雄姿。在他们眼里,这些喘着粗气的蒸汽机车是一道无比亮丽的风景线。
世事大多如此,当它消去或行将消去时人们才悟其弥足珍贵。当中国的铁路加紧提速换型时,国外因为蒸汽机淡出历史而早就兴起了蒸汽机车热,且日渐火热。尤其在它的祖籍英国,每年要举行蒸汽机车节来纪念这位对人类社会作出卓越贡献的功臣。集通铁路因为蒸汽机车多、沿线环境有山有水有坡有桥有草原,而且双机牵引气势恢宏,在空旷的内蒙草原上,当你听到一声响彻云天的汽笛、听到铿锵有力的排气声时,便会看到锃黑闪亮的蒸汽机车,拖着一列钢铁巨龙在祟山竣岭中奔驰。它喷着长长的黑烟、夹杂着白气直冲云霄,蔚为壮观,这就是在世界铁路上飞奔了180多年的蒸汽机火车。
集通铁路自1995年到2005年的10年间,共接待了约6000多前来参观蒸汽机车的外国游人。每年都有来自美洲、欧洲的旅行者和摄影家赶来观看、拍照,有的外国人还专门用录音机录下火车运行的声音,蒸汽机车上的零件、牌子、工人用过的笔记本都成了游客高价收买的对象。
为了满足国内外蒸汽机摄影爱好者的创作需求,把蒸汽机车作为一道永远的风景留给世界,2007年,克什克腾旗人民政府与集通公司决定:从2007年开始把每年的12月24日至第二年的元月1日举办克什克腾国际蒸汽机摄影节,届时全世界的蒸汽机车爱好者可汇集集通铁路克旗段观光摄影,让喜爱蒸汽机车的人,在蒸汽机车已退出历史舞台的今天,仍能在蒸汽机车摄影胜地——克什克腾的铁路线上看到真实的、飞奔的蒸汽机车,感受那段磅礴雄浑、荡气回肠的历史场景。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