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洞穴里睡觉像睡在玉皇大帝的龙宫之内
在今年国庆,徐广俊刚刚带队完成一处新的洞穴发现。根据洞穴的特点,他们把这个被他们发现的“处女洞”命名为观音山竖井。
其实,发现新洞穴对于徐广俊他们这些资深探洞人而言,并不是一件多么惊天动地的事。这一次洞穴探险之所以特别,还因为这一次的旅程多了一位特别的探险者———62岁的香港老人坚叔。虽然坚叔是第一次进行洞穴探险,却没有丝毫的胆怯。坚叔是一个有趣的人,他因为前一晚拉肚子,导致第二天体力不支,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被允许下洞,因此也错过了对竖井进行“深度探访”。徐广俊搬出坚叔这个事例,是想说明洞穴探险并非儿戏,有稍微一点身体问题,都是需要被禁止下洞的。
有没有试过在洞穴里睡觉?对于这个问题,徐广俊当然是肯定的。他说他有一次比较特别的睡眠经历,就是在大石围的地下河旁边支起了帐篷,在绝对黑暗的世界里享受大自然的惊喜:从层层包裹的防水袋中拿出睡袋,钻进睡袋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成虫蛹般,再抬头欣赏起洞顶上那些美丽的钟乳石。在不算高的洞顶上,毫无规律地生长着绵延的石幔、石钟乳和无数根几十厘米长的鹅管,藏奇纳秀的洞穴让他感觉就是睡在天庭仙境,睡在玉皇大帝的龙宫之内。
涉猎洞穴探险之前,关于洞穴,我只有三种世俗意象:
一种是虚假。这要拜五花八门的商业溶洞旅游所赐。洞穴游变成灯光幻影游,洞穴奇景不是八仙过海就是十八罗汉,无中生有。
另一种是苦逼。新闻时有播报,某某地又发生洞穴塌陷,死伤无数。非法矿工们为了生计,在对洞穴进行资源掠夺的同时,还进行着对自己身体的百般摧残。
还有一种是猎奇。这应该追述到小时候,在乡村简陋的小学后山中,总是有各种小山洞,与班干部对着干最为牛逼的事就是带领一帮小屁孩,充当敢死队冲进这些小山洞,然后冲出来。那时候,让人好奇的洞穴景象不是蝙蝠,不是野花,而是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臭屎味。
如今列举这三种洞穴意象,应该说,只有童年的天真与徐广俊(洞穴探险爱好者)他们的洞穴探险在精神意识上擦点边,至少都是始于好奇心的驱使。
但小时候是为了显摆,并没有思量太多,没有把洞穴探险当做一个险象环生的游戏。很多人会把徐广俊他们笼统地归结为“挑战极限,在运动中强大自己的生命力”,其实这种形容太过于虚幻,没有具体指向性,更不能彰显洞穴探险的魅力所在。
在“探洞”中,从万丈深渊到阳光明媚的地表,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实: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对黑暗的不安以及对方向感丧失的无助。洞穴探险与登山探险最大的区别是,探洞者并不能像登山者那样看得见他们期望的成功目标,他们也不知道终点是什么。这不属于个人逞能,而是一个团队技术活,个人还要具有一定的攀爬技术、观测水文能力。但突如其来的事故常常让人措手不及,比如天上突降大雨,由于洞内外的温差,洞里水蒸汽弥漫,灯光不起作用,迷路在所难免。
在洞里被困上一夜,怎么办?只有索性“秉烛夜谈”了,要么阅读《地心历险记》壮胆,要么就着洞穴而寝,想象自己历经世人所不能,能在“天宫”借宿一晚,等待天亮梦醒。
智投·资讯 | 行业专区 |
|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