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人间仙境 新疆喀纳斯冬季自助游攻略(7)

喜欢
大字
小字
远方网 微博 | 2011年10月19日15:50

  冬游喀纳斯个人必备品

  1、money 够用即可

  2、一个健康的身体

  3、一个功能强大的肠胃,热爱烤羊肉,奶茶

  4、护肤防晒用品(防晒霜、晒后修复霜、太阳镜、润唇膏)

  5、药品(感冒药、治疗拉肚子的药品、抗生素、金嗓子喉宝)

  6、摄影器材(照相机、充电器、SD卡等存储器、备用相机电池、三脚架、反光板,后两个可选)

  7、通讯与上网器材(移动通讯设备:手机、手持式对讲机、可无线上网的笔记本)

  8、杂项(卷筒纸、用于装垃圾的塑料袋若干、各种充电器、两张1寸照片用于办理边境证等,手电筒、用于阻挡跳骚等的廉价睡袋)

  9、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对于所到之处的不同文化的尊重、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互助精神)

  10、冬季衣物(喀纳斯冬季夜晚最低温度可达零下42摄氏度,因此御寒衣物需准备充足)

  (1)毛袜子至少两双,脚汗大的朋友可以准备上一打

  (2)厚实的保暖内衣一套

  (3)厚毛裤

  (4)厚毛衣

  (5)厚手套 推荐OR牌子的雪地手套

  (6)质量较好的登山鞋,要能套得进毛袜子,而且脚还应该能有一定活动空间,不要那种大小恰好合适的

  (7)雪套

  (8)加厚的滑雪裤

  (9)带有加厚抓绒衣的冲锋衣

  (10)羊毛厚围巾

  (11)羊毛厚滑雪帽

  (12)质量好些的雪镜 保护遮盖面积较大的

  (13)土匪帽 推荐OR牌子的,就是那种只露出眼睛和嘴的套头帽,这玩意在喀纳斯的冬季堪称极品装备。

  历史沿革

  喀纳斯景区位于阿尔泰山之阳,这一地域古来为北方诸多民族游牧之地。额尔齐斯河北岸细石器遗址的发现说明,这里早在八九千年以前就有人从事狩猎、渔猎的人类活动。历史上先后或同时有塞人、呼揭、匈奴、鲜卑、柔然、突厥、铁勒、蒙古、哈萨克等草原民族部落在此生活。在历史演进过程中,这一地域曾先后隶属部族地方政权鲜卑汗国、柔然汗国、突厥汗国、铁勒汗国、回纥汗国、蒙古汗国、准噶尔汗国辖理。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平定准噶尔部,这一地域归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管辖。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隶科布多参赞大臣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廷将居住在阿尔泰山之阳的阿尔泰乌梁海人编为七旗,次年又分编为左右两翼,设翼长总管,分授总管印信,喀纳斯地域东西部分别属于左翼和右翼。同治六年(1867),隶布伦托海办事大臣,同治八年(1869),布伦托海办事大臣裁撤,仍隶科布多参赞大臣,清光绪三十年(1904),实行“科(科布多)、阿(阿尔泰)分治”,此地隶阿尔泰办事大臣,此时,阿尔泰办事大臣所辖区域直属清廷理藩院,为中央特别行政区。民国初年,沿袭清末旧制,阿尔泰地方仍直属中央政府管辖,设阿尔泰办事长官。民国元年(1912)、民国3年(1914)相继设置哈巴河民政分局、布尔津河民政分局,喀纳斯为其辖区北境。民国8年(1919)、阿尔泰地方归并新疆,设阿山道,是年设布尔津县,喀纳斯地域隶属新疆省阿山道布尔津县,民国19年(1930)哈巴河置县后,今喀纳斯景区西部区域隶哈巴河县。新中国成立后,198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喀纳斯自然保护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管理。2000年,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移交阿勒泰地区,成立“喀纳斯环境与旅游管理委员会”机构隶属布尔津县。2003年,喀纳斯管理机构上划阿勒泰地区,改“喀纳斯环境与旅游管理委员会”为“喀纳斯环境与旅游管理局”。2006年,《大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批准实施后,是年7月,撤销原机构,成立喀纳斯景区管理委员会,行使准政府职能,对喀纳斯地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实行统一管理。

  喀纳斯“湖怪”

  喀纳斯湖另一奇观是湖中有巨型“湖怪”。据当地图瓦人民间传说,喀纳斯湖中有巨大的怪兽,能喷雾行云,常常吞食岸边的牛羊马匹,这类传说,从古到今,绵延不短。近年来,有众多的游客和科学考察人员从山顶亲眼观察到巨型大鱼,成群结队、掀波作浪、长达数十米的黑色物体在湖中慢游,一时间把“湖怪”传得沸沸扬扬,神乎其神,又为美丽的喀纳斯湖增加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1985年7月下旬,新疆大学动物学教授向礼陔率领的考察队在湖边工作时,突然发现数十条巨型鱼在湖面出现,两天后袁国映带领的新疆环境科学研究所的考察队也在“一览亭”上观察到了湖中的巨型鱼群,并摄得了许多照片和一段录相,从而开始了喀纳斯湖“湖怪”之谜的研究。

  喀纳斯湖的神秘大概和湖怪的传说有关。据一些专家经过考察推断,所谓湖怪其实是那些喜欢成群结队活动的大红鱼。这是一种生长在深冷湖水中的“长寿鱼”,其寿命最长可达200岁以上,而且行踪诡秘,没有经验的人是很难捕捉到它的。当地的图瓦人并不相信这种说法,在他们的传说中,湖怪能吃掉整头牛。但湖怪到底长什么样,谁也说不清。他们的前辈还有过两次捕捉湖怪的尝试,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至今图瓦人不到湖里打鱼,也不在湖边放牧。

  至于“湖怪”与大红鱼(哲罗鲑)是不是一回事,至今还是个迷。

  阿合贡盖提草原石人

  “阿合贡盖提”,蒙古语,意为“阳光普照的地方”。位于布尔津县城至喀纳斯公路96千米处,这里属于中低山带的一个小盆地,水草丰茂,边缘生长着一些桦树和云杉,植被覆盖度在85%以上,盛夏季节,气候凉爽宜人,冬季较平原区温和。草原上零散座落着19座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石人雕像。这些石人像中,有高壮的成人,也有矮小的儿童,有男的也有女的,最高的有3米多,最矮的约70厘米,服饰的衣领多呈圆形。石人像均选用整块岩石雕凿而成。有的雕凿了全身,头部、脸部、身躯,生动逼真,有的佩戴的饰物件件可数,造型细腻。也有仅仅在一块石头上刻划几条细线,粗略显出脸部轮廓的。据初步考证,这些石人分别出现于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和隋唐时期,与中国历史记载的鬼方、丁零和突厥人的文化有着密切关系。这些石人千百年伫立在大草原上,他们历尽沧桑而不改其形,昂首面向东方、似乎在执着地期待着什么。面对他们,常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感悟。

  吐鲁克岩画

  喀纳斯景区的山岩上先后发现有10多处岩画,其中的两处位于喀纳斯湖一道湾东岸高出湖面50~60米的羊背石上。一处在羊背石面磨光的刻蚀槽内,上面刻有山羊、野猪、刺猬、雪鸡等动物造型。一处在羊背石的小陡坎上,图案清晰,分上下两排,有马、羊、鹿、狼等动物造型。其中有一个造型似恐龙的动物,眼睛向湖的方向呈注视状,其余岩画散见于景区山体石壁上,内容有各种动物形态、狩猎、牧放场景,有征战,舞蹈图案,也有图腾崇拜的图案,这些岩画对研究古代社会史、民族史具有重要价值。

  民族风俗

  喀纳斯景区属山地环境、境内森林密布、水草丰茂,历史上曾是诸多民族游牧、逐鹿之地,清代至今,世居此境的主要有图瓦人和哈萨克族。景区内的图瓦人多信仰萨满教和喇嘛教,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

  节日庆典

  农历10月25日是图瓦人的点灯节,与图瓦人的春节、敖包节、麦德尔节不同的是,点灯节是图瓦人唯一一个与酒无关,没有庆祝活动的节日。现在的点灯节,家家户户已经只点一盏灯,而在传统的节日里,一般都是家里有几口人点几盏灯,另外多点一盏灯,是为家中的狗点的,而家中其他牲畜却没有这种殊荣,可见,这图瓦人的狗在图瓦人生活中的地位。

  图瓦春节,2008年春节期间,禾木哈纳斯乡举办了首届图瓦民俗文化节,蒙古图瓦人用他们传统的礼仪欢度春节,而禾木村与喀纳斯村也第一次再冬季春节期间迎来了近400名疆内外游客。

  蒙古族图瓦人的敖包节在每年农历的5月13日前后,当草原上鲜花怒放、气候宜人之时,当地的喇嘛选取天气最好的一天,定为敖包节,以喜庆丰收、祭奠英雄、祈福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吉祥。

  诺肉孜节是古代操突厥语民族的共同节日,节日一般在公历3月21日前后,即农历的春分。这一天北半球昼夜长短一样,人们将这阴阳平衡的日子看作新的一年的开端。哈萨克人在过节这一天,各家都用粮食、奶疙瘩和肉混合起来做成饭,称纳吾鲁孜饭。大家一起唱迎春的歌,亲友们相互拜访,祝福春回大地,一派融融乐意。

  摄影:小菜伊碟 小鲍鱼 欧阳摄影 于仲涛 享受新疆 亮子   顾问:亮子

  相关阅读:

  私奔喀纳斯:美丽风景下的旷世之恋(组图)

  冬游喀纳斯:感受蒙娜丽莎般神秘梦境(组图)

1 2 3 4 5 6 7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有话说

您还可以看看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大家发现

为我发现

发现攻略
    发现微博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立即注册
    X
    @明日香 提问中
    1/140
    此问题会同步到你的新浪微博
    提交问题